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3 毫秒
1.
基于区域比较的东北地区科技投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民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05-107
科技投入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文章将借鉴把中国大陆分为八大经济区域的观点,以八大区域为分析单元,从科技人员和R&D经费两方面将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与其他区域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八大区域及东北地区的科技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详细研究,旨在为东北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形态,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建设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学研各方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分析产学研战略联盟内涵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它的八大特点,进而剖析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存在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为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共赢机制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八大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及其变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本文借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划分八大经济区的观点,以八大经济区为分析单元,利用布局系数指标和顺序分布模型,从区域“特化”角度对我国八大经济区专利结构分布、变动的差异和基本特征进行考察,以期为我国科技力量布局优化和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技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核心要义,科技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从战略体系视角,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全局中系统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国建设,具体包含:(1)界定科技强国战略内涵,建立“战略环境-战略目标-战略能力-战略行动”战略体系分析框架;(2)分析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环境,准确研判长远发展大势,牢牢把握科技战略机遇;(3)丰富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目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前列,建成世界科技强国;(4)提升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能力,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国家战略人才力量;(5)深入推进科技强国建设战略行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5.
如何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是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不断深化的区域一体化能否驱动科技创新以及如何提升科技创新?首先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和组织机制剖析了区域一体化驱动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并将经济韧性的中介效应纳入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2003—2021年中国28个省、直辖市和291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法对区域一体化影响科技创新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区域一体化显著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2)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显著提高了经济韧性,具体地:政策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表现出正向的区域联动性。(3)资源韧性对科技创新表现为倒U型结构,区域一体化要避免“资源诅咒”效应。(4)案例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京津冀城市在“区域一体化”政策事件之后,科技创新变动均值的差值显著为正。(5)分组检验发现,私营经济占比、东部城市、经济水平以及外商投资水平对科技创新回归系数为正,具有显著性,表明科技创新依托私营资本、外资资本的参与,在东部城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县(市)科技的发展是“科教兴市(县)”战略的实施基础,地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分析了制定县(市)科技发展战略的原则,程序与内容,并指出要创造有利于县(市)科技发展的环境,实施县(市)科技发展的战略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我国区域R&D产出效率差异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综合考虑区域科技与经济状况及统计资料获取可行性的基础上,将我国大陆地区划分为7个科技区域,并引入Theil指标对区域间及区域内部的R&D产出效率差距及其变迁轨迹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全要素能源效率指数是能源消费的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值。本文采用中国大陆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比较了1998-2005年中国八大经济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呈现东南向西北逐步下降,并且与区域发展水平呈“U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创新资源分布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加快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构建是促进科技创新资源流动共享、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缩小区域创新差距的重要途径。以专利转移为视角构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利用31个省份1990—2020年有关数据,并划分1990—2000年、2001—2010年、2011—2020年3个时间段,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和弦图揭示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究其演化的邻近性机制,为促进区域创新资源流动共享、创新主体合作互惠、创新成果有效转化及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结果显示:(1)中国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向复杂网络演化,网络连接同配性与异配性并存;(2)网络通达性与技术转移效率显著提高,小世界特征明显;(3)网络空间分布失衡,梯度差异明显;(4)“核心-边缘”格局不断强化,路径依赖与路径创造并存;(5)地理邻近、经济邻近显著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技术邻近、认知邻近、产业邻近显著抑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的演化。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专利交易机制、推进科技创新网络向多中心多层级结构演变和充分发挥中介省份桥梁作用等,促进中国科技创新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战略简介通过对中国制造结构现状和价值链的分析,本研究提出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中国制造竞争力的战略构思,其根本宗旨是:加强科技和经济的进一步一体化结合,以区域特色经济为核心重组国家科技资源,以中国制造竞争力提高为基础核心,具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对于这一战略构思的具体细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