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高化肥利用率新途径的研究我国已上升为世界第一化肥用量大国 ,氮肥用量每年 2 5 0 0万T(折纯量 )。但是氮肥在农业施用中却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氮肥利用率低 ,据中国农科院原子能利用所示踪法测定资料 ,碳铵 2 7%、尿素35 %、硫铵 45 %、硝铵为 2 5 %左右 ,其余除少量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外 ,大部分以氨的挥发、硝态氮的淋溶以及微生物呼吸作用变为气态而损失 ,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是肥效期短 ,在大田作物生育期内 ,氮肥需多次施用才能满足作物一季生长的营养供给 ,不但费工费时 ,又可能受天气干旱或阴雨连绵不能及时追施 ,引起作物减…  相似文献   

2.
《预测》1989,(3)
化肥:1988年全国资源1.2亿吨,其中我国计划生产8500万吨,国家进口1800万吨,1987年底库存1700万吨,供求相当。根据我国人口增长及对粮食的需求,预计1989年需求化肥1.05—1.1亿吨,化工部计划生产8500万吨,预计完成9000万吨,若进口化肥持1988年水平,则可供求平衡。但复合肥及尿素仍呈紧张状态。  相似文献   

3.
关乎我国资源、环境、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化肥产业   总被引:56,自引:1,他引:56  
本文根据多年研究结果,总结和分析了我国化肥生产消费与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指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化肥生产消费大国,到2002年,化肥生产量达到0.379×108t,化肥消费量为0.434×108t,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5%和30.7%,并且化肥品种向高浓度化发展.化肥消费的增多,保证了我国粮食安全,减缓了土壤养分缺乏,但目前主要作物施肥量较高,与先进国家相比,养分效率偏低,有大量有机养分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化肥生产需要消耗磷硫钾氨资源,特别是磷矿资源浪费严重,隐藏危机.化肥产业的发展还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包括重金属和氮磷排放等方面需要引起重视.化肥发展要适度规模,核心问题是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4.
道路运输行业通过物质流动调节供给的数量和价格,所以运输业是影响供求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及时、合理的运输能把不同地区的商品运到需要该商品的市场,使供求趋于平衡,从而起到稳定市场物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小麦的耕地竞争及其对小麦供求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格  刘爱民 《资源科学》2005,27(1):60-63
本文对我国小麦主产区与小麦具有耕地竞争关系的不同农作物之间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小麦主产区中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两省小麦种植面积下降,但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扩大,长江中下游麦区中的湖北、四川和东北麦区中的黑龙江小麦播种面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研究结果说明,在耕地资源有限并且不断减少的情况下,由于各主产区的小麦成本收益率较低,部分地区的小麦品质较差,小麦的耕地竞争优势下降,从而导致小麦种植面积持续下降,小麦产量不断减少.但优质专用小麦的品质和生产效益较好,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同时,产量下降会直接影响我国小麦市场的供求平衡,通过对建立的中国小麦供求平衡表分析,如果我国小麦种植面积继续减少,今后2年~3年内我国小麦供求格局将会发生逆转,国内小麦供给总量不能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将对我国小麦的国际贸易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预测》1983,(Z2)
施用化肥,农民确能得到经济实惠。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农作物可显著增产。如陕西省乾县阳洪公社农民算了一笔账:一亩地从种到收,施用碳铵50斤,尿素20斤,化肥成本支出9.25元,可增产玉米200斤。增产粮食按国家收购牌价每斤0.15元计算,扣除化肥支出可净得20多元。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逐步推广和不断完善,农民生产积极性日益高涨,迫切需要农业生产资料,特别是化肥。据统计,1982年全国供销社系统农业生产资料零售总值达209亿元,比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前的1978年增长30.7%;其中化肥零售额占75.4%。与1978年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化肥利用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忠  隋晓晨 《资源科学》2008,30(6):822-828
以化肥区划中的一二级分区为研究单元,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化肥施用现状,以及不同区域在化肥施肥量和肥料比例等方面的特征及差异。结过表明:黄淮海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区和东北区是我国化肥消费的主要区域,化肥消费.6-量占到了全国消费总量的2/3多;其次为西南、华南和北部高原区,占全国化肥消费总量的30%;各一级区单质氮肥和磷肥的比例在逐步下降,而复合肥和单质钾肥的比例再逐步提高。但总体而言,磷氮比近几年各一级区变化不大,稳定在0.6左右,钾氯比还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各区域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从1983年到2004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东北区、西南区和西北区历年均为全国施肥水平最低的区域,而北部高原区、华南区、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为历年全国施肥水平最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科技资源配置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科技资源供求均衡或供给适当超前是指科技资源的供给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保持均衡或科技资源供给适当超前,是一种动态的相对均衡或适当超前,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这已为各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所证实.我国经过十多年的科技经济体制改革,科技资源供求的现状如何?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畜禽粪便养分资源总量及替代化肥潜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确畜禽粪便资源数量及养分总量,计算其替代化肥潜力,对指导实现化肥零增长和减施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畜禽种类包括牛、马、驴、骡、猪、羊、家禽和兔,利用排泄系数法估算了1980—2016年中国畜禽粪便的养分资源总量,并计算畜禽粪便替代化肥潜力。结果显示:①1980—2016年畜禽粪便和养分资源总量呈快速增长—稳定发展的趋势,2016年含量分别达到2.38×109t和4.71×107t,相比1980年增幅为45.7%和49.8%。②以2016年化肥实际施用总量5.98×107t计算,若2016年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由60%提高到75%,化学氮肥、钾肥和磷肥施用量理论上分别可减少3.7%、17.5%和44.2%,考虑畜禽粪便目前已有资源化利用量,其化肥替代潜力计算值更具有参考价值。③中国畜禽粪便替代化肥潜力巨大,但受种养分离、农田污染负荷等因素的影响,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率有待提升。基于以上发现,应通过优化畜牧业布局、合理规划畜禽粪便还田量等措施加快实现畜禽粪便利用率提高和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梁青青 《软科学》2017,(1):81-84
以1995~2014年农业能源消耗为基础数据,利用碳排放估算公式对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规模、强度和结构进行测算。基于改进的Kaya等式与LMDI分解法,结合计量模型,对碳排放驱动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碳排放量逐年增加,1995年为3882.8293万吨,2014年达到8385.9491万吨,年均增长4.15%。农药、化肥等所产生的碳排放量随着经济增长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农业人均碳排放总量、单位耕地面积碳排放量不断递增。化肥、农药、农膜和农用柴油与农业碳排放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化肥消费需求影响因素及走势分析——Ⅰ化肥供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化肥的要素特征来说,供应条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消费需求,中国这一特征更加明显。由于我国资源基础薄弱,生产技术整体较低,化肥供应不足,导致化肥消费在建国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较低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资源开发力度加大,化肥生产技术日渐成熟,我国化肥产业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氮肥已自给有余,磷肥自给率达到94%,高浓度化肥正在逐渐替代低浓度化肥,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消费。但随着氮磷肥的供需总量趋于平衡,供应对需求的制约和影响正在降低,需求拉动供应的时期即将开始。但我国化肥供应仍存在空间不平衡的问题,化肥消费主要集中在化肥产业发达地区。随着资源缺乏和价格变化,化肥工业将不断向部分资源产地集中,化肥品种结构也将持续向高浓度发展,这将直接导致化肥消费的空间差异进一步扩大,化肥消费品种进一步改变。在资源价格波动影响下,我国化肥价格持续升高,但中国化肥需求价格弹性趋于稳定,在整体经济环境不发生大的波动的情况下,化肥价格变化对化肥需求的影响比较微弱。总之,我国化肥供应对化肥消费的驱动作用正在逐步减弱,通过合理消费来引导化肥产业的健康发展将是未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陆秸秆露天焚烧的量的估算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根据2001年~2003年各省市农作物的产量和谷草比值,计算了全国和各省市农业秸秆的总量,全国农业秸秆产生量约6×108t/年,其中稻谷、小麦、玉米3种秸秆共占总量的76%左右;结合各地区所处气候带、农村生活水平、植被覆盖现状和各种农作物的主要产量等,预估了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比例,为0~50%,并由此计算了各年份我国大陆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总量及各省市的清单,并进一步细化到县、区级行政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给出了0.2°×0.2°的单位面积秸秆被露天焚烧量的分布图。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习惯的不同,农业秸秆被露天焚烧的量在地区间的分布不均衡,量较大的包括华东、东北地区的各省市;单位面积秸秆被露天焚烧的量较高的地区由东北至华东呈带状分布。最后,提出了控制秸秆露天焚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不同途径输入的养分和植株带出的养分,计算了我国烤烟生产体系中氮.磷、钾3种大量元素的输入输出量及其平衡状况.并对烤烟生产中的养分利用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以2003年养分平衡结果为例.我国烤烟生产中年投入的纯养分总量分别为氮137万吨(其中化肥氮115万吨)、磷109万吨(其中化肥磷108万吨).钾26.0万吨(其中化肥钾25.9万吨)化肥氮、磷、钾养分的投入量分别占烤烟生产中养分投入总量的834%、99.2%和99.4%烟株(包括根茎叶)带出的氮、磷、钾养分量为7.3万吨,0.8万吨和7.2万吨.分别占氮、磷.钾养分投入总量的52.8%、76%和27.7%;烤烟生产中投入的氮、磷.钾化肥养分占全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养分投入量的比例分别为0.5%、1.5%和5.9%.  相似文献   

14.
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安全是指在维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同时,资源供给能持续稳定地保障需求,其侧重点在于资源的供求平衡,但这种供求平衡缺乏与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宏观关联.文章选取能矿资源为对象,以能矿资源禀赋地区差异为切入点,分析了能矿资源禀赋地区差异条件下的地区发展状况及原因.结论为通过地区要素权利、能矿资源行为主体的权利倾斜性配置和能矿资源用益物权制度创新采实现社会学意义上的资源安全,通过法律使因能矿资源禀赋差异所致群体进行理性的诉求与政府进行理性的规制,将资源安全置于法律与市场的规范之下,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恒  牛叔文  陈辉 《资源科学》2010,32(5):917-923
中国城乡发展差异显著,消费水平不一,造成人口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差距较大。本文探究城乡不同消费群体的资源环境影响效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城乡科学协调发展。基于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单位人概念,研究了1957年-2005年中国城乡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时序变化及相对状况。结果表明,当前1个单位人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相当于1950年代6~7个单位人的压力;1个城镇居民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约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消费占用的空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超过农村居民约20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增加了34.2倍,农村居民增加了8.33倍;1957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36.09%、农村居民占63.91%,2005年城镇居民占68.05%、农村居民为31.95%;1997年之前农村人口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较大份额,1997年以来城镇人口消费成为资源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蒋自立 《内江科技》1995,16(3):49-52
本文根据美国农业部的统计资料来介绍美国施用化肥和农药的概况。 美国拥有辽阔的土地资源,据1991年统计,耕地面积1.878亿公顷,灌溉面积1880万公顷,其农产品产量足以保证人口增长所需要的粮食工业原料的供给,而且还出口25—30%。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是农作物种植专业化,将农作物集中成片种植在土壤、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不同区域化肥资源利用特征与合理配置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本文把中国分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3个区域,根据1980-1995年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不同区域化肥施用变化特征及其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计算了在现有施肥技术水平和施肥条件下,不同区域的化肥边际产量,并估算了边际产量为0时全国化肥总需求量和可能达到的粮食产量,分别是4.649×104t和62378×104t。比较了不同区域施用化肥的增产效果,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在区域间进行化肥资源合理配置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永东 《科技风》2013,(13):17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耗也越来越大。我国建筑能耗在总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在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本文主要探讨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改造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主要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衡量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要考虑其有效经济产出,而且要考虑到被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忽略掉的负效产出。通过对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耕地、开采的农用淡水和化肥等主要农业资源消耗系数的计算,可以评估该国或该地区的农业资源效率,结果表明,我国耕地资源的平均消耗系数为2.15m2/kg粮食,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而开采的农用淡水的平均消耗系数为1.102m3/kg粮食,化肥的平均消耗系数为0.069kg/kg粮食,分别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80%和197%,说明在世界范围内,我国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较高,而农用淡水资源和化肥资源利用效率很低。针对较高的耕地资源效率和很低的水资源、化肥资源效率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农业发展中资源效率至上的管理战略:①管理日趋短缺的耕地资源,关键在于保护耕地面积在今后50a内不跌破1.29×108hm2;②管理日趋势短缺的水资源,关键在于一方面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来更新我国沿用数千年的传统自流灌溉技术,另一方面则须提高“人为廉价灌溉水”的价格。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于2004年6月组建,其前身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挂靠所内的有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南方高原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大学-云南省农业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