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结果表示: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制度是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但主流经济理论对二者的关系还未达成共识。本文运用协同演化理论,研究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文章以我国电动汽车为例,以五年计划(规划)为产业发展节点,分析这一新兴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技术—制度协同演化过程,发现在产业孕育期和萌芽期是制度创新带动技术创新,在成长期是技术创新推动制度创新。为了更好地促进电动汽车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为技术和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郭蕊  吴贵生 《科研管理》2017,38(5):121-129
技术轨道理论是指导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重要理论,但存在局限。提出"商业模式轨道"概念,并通过中国百货零售产业中京东商城和天猫商城的创新案例对比分析了商业模式轨道的存在性、形成过程和对应的创新路径。基于商业模式要素的演化,以创造新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为导向的创新路径是商业模式轨道的形成结果。商业模式轨道理论扩展了技术轨道理论,为后发企业的创新路径选择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空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归纳性纵向案例研究方法,以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HTC)为研究对象,对其战略转型的驱动因素以及动态过程进行探究.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和通路创新共同驱动了HTC的战略转型;后发企业遵循先技术轨道升级,后价值链环节跃迁的路径进行转型;技术创新遵循先聚焦创新性,后转向自主性的演化路径;通路创新遵循先寻求沟通性,后寻求可控性的演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基于CAS理论视角,明确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概念模型图,找出组成该系统的产业技术创新流程及惯例,并阐述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机制。与此同时,构建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演化的遗传算法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的演化。结果表明,产业技术扩散对生物制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度有显著增强作用,而产业吸收能力作为技术创新惯例则在适应度函数的迭代计算中起到显著约束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与进步对区域旅游产业成长的演化路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演化博弈视角,针对技术创新周期的不同阶段,分析区域旅游产业成长技术创新价值链演进,构建技术创新与进步对区域旅游产业成长演化路径模型,认为演化的过程与结果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旅游产业成长存在路径依赖等一系列演化方向,从而探析运用技术创新与进步、演化理论推动区域旅游产业健康、快速、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7.
不连续性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提升以及企业网络能力对新资源的获得与整合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本文认为,不连续性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是实施不连续性技术创新的前提;技术扫描是不连续性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企业网络能力通过企业社会资本影响技术扫描,技术扫描通过网络的变化影响企业网络能力;战略选择包括获得新技术能力的策略和技术轨道跃迁时机选择;企业网络能力直接影响获得新技术能力的策略,间接地通过企业社会资本影响技术轨道跃迁时机选择;战略选择通过网略的变化影响企业网略能力。  相似文献   

8.
在演化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协同演化概念,梳理协同演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在协同演化框架下分析技术与制度的关系,认为二者既不是单向决定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相互决定关系,而是一种协同演化.以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为案例,讨论了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和制度的协同演化过程与机制,认为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技术和制度协同演化的结果,最后给出若干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企业演化与产业成长的根本动力。借鉴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分析了技术创新与进步对旅游产业成长的作用机理,探讨了旅游产业成长轨迹的特异性,分析技术创新与进步对旅游产业成长轨迹的影响。以张家界市旅游产业为例,探讨技术创新与进步促进区域旅游产业成长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群落生态学视角下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是特定产业领域中承担技术研发、应用和扩散职能的各种技术设施及创新单元,包括产业基础技术创新平台、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产业专用技术创新平台和产业技术创新支撑服务平台等4种主要类型。以群落生态学的视角和方法探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群落结构及演化机理,针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群落演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企业技术能力成长对所选择的技术存在着初始条件的高度敏感依赖性。以企业技术能力成长为出发点,分析了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阐述了技术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对企业技术能力成长中技术选择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技术轨道理论研究综述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技术轨道理论对技术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技术轨道跃升所实现的技术跨越在主导产业更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技术轨道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轨道跃升对传统技术体系冲击及影响的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3.
毛荐其  刘娜 《科研管理》2015,36(2):19-25
本研究从技术生态的视角尝试性地阐明技术的生态作用机制以及该机制对技术开发的影响。探讨技术竞争、技术共生、技术生态因子与生境因子对技术生成的作用机理并提出有关研究假设。以山东省技术密集型企业调研为样本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共生对技术生成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技术生态因子中的知识、技术元对技术生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生境因子中的技术研发资源与技术资料来源对技术生成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浩军  蒋天颖 《软科学》2007,21(2):96-101
在文献回顾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发展的一般路径,即通过对技术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和使用,企业技术能力沿着搜索、选择、获取、吸收、改进五阶段模式螺旋式上升;并且认为这一路径是技术后进地区或国家的企业发展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论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结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夏保华 《科学学研究》2002,20(5):534-538
企业持续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独特的组织行为 ,是由技术家族创新和战略技术创新两个阶段组成的多次循环往复的过程。本文分析了技术家族创新、战略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型企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技术中介对技术成交效率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交易效率可分成匹配效率和执行效率,通过理论建模的方法,系统分析技术中介对技术交易匹配效率的影响机制。①技术交易过程存在两个无效率障碍,来源:搜寻努力较高的外部性和匹配结果的不确定性;②技术中介活动对技术交易匹配效率存在双向的福利影响,正的福利影响降低交易双方匹配的不确定性,负的福利效应可能降低交易双方寻找交易伙伴的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17.
利用ISP生产率指数法,将环境和矿产资源纳入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体系,并从要素效率的角度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首先,从整体上来看,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以1.16%的速度增长,技术变化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其次,从细分行业来看,技术变化仍然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不少行业在各要素效率方面都存在远离有效前沿面的情况,行业要素效率分化严重.最后,基于实证结论,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专利的技术跃迁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鲁成  蔡爽 《科研管理》2009,30(2):64-69
文章首先用技术S曲线方法对技术轨道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简单说明,重点解释了技术突破和技术跃迁。然后说明了S曲线方法的局限性,接着介绍专利引用指标“技术循环时间”,并提出假设:“技术循环时间”曲线斜率的显著变化可以说明技术的更新换代及技术进步,并运用回归模型对假设进行了验证。文章最后探讨了技术循环时间与授权专利数量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现有研究对技术知识的片面认识使得其外延探索较难得到实质进展,既有研究框架仍未能对技术知识的产生机理做系统性阐释。从技术知识的内涵与产生机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评述,基于知识与技术间的关联,将技术前和技术后两种技术知识维度融合于静态和动态两大研究视角,构建技术知识诠释框架雏形,以期促进技术知识前沿理论问题的顺利探究,为知识观理论的应用提供有益的辨析思路。  相似文献   

20.
对创新网络中技术共同体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于技术共同体这一分析工具,对创新网络中共同的技术来源、环境和市场、利益规范,以及共有共享的技术整体等有关共同体的整体问题作了深入分析,对联系交融与创新成功之间互为因果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