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技术生态的技术自组织演化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荐其  刘娜  陈雷 《科学学研究》2011,29(6):819-824
 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的,不同技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使得技术演化与技术生态密不可分。在技术生态视野下,技术的自组织演化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物质、能量和信息,必定会受到技术生境的影响。在研究技术生态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自组织演化过程中技术系统的自创生行为、技术间的自适应特性和技术生态的自稳定功能;接着,进一步研究了技术生境对技术自组织演化的引导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1985~2009年的我国现代生物技术专利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借鉴离散型非线性模型——负二项式模型,测算技术生态位结构特征对技术变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技术变迁有较大影响的技术生态位特征因素主要是生态位密度、生态位多样性和生态位地位,其中生态位密度与技术变迁呈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生态位多样性、生态位地位对技术变迁均有正向影响,且生态位地位和区域重叠度之间存在负相关;而区域重叠度和技术变迁之间没有出现预期中的负相关。最后,说明了研究中的不足,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何郁冰  伍静 《科学学研究》2020,38(6):1108-1120
随着技术创新逐步走向系统化和生态化,企业需跳出单向的竞争或合作思维,重视与外部组织开展协同创新。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背景,探讨了企业在创新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位置(企业生态位)如何影响其与外部组织的合作,进而作用于技术协同创新绩效。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生态位宽度和态势对技术协同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重叠度对技术协同绩效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2)技术协同创新模式(技术交易、技术联盟)在企业生态位与技术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中都起到中介作用;(3)正式与非正式沟通匹配对各个维度企业生态位与技术协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不同程度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
生态红线约束下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的传导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生态红线约束,运用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出环境关心对绿色消费意图的传导机制模型,通过结构方程验证了两者之间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环境关心与绿色消费意图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环境关心显著正向影响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态度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绿色消费意图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通过态度的中介作用对绿色消费意图产生间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管理机制和技术知识资产对企业市场绩效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中国上市公司2009-2014年的数据,分析技术知识资产对企业市场绩效的作用,以及管理机制在此过程中的差异性作用。研究发现:技术知识资产对企业市场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激励机制在技术知识资产转化为市场绩效的过程中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其中CEO薪酬水平的调节作用强于CEO持股比例;监管机制中的外部董事持股比例起到正向的强化作用,而两职分离起到弱化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理论上深化了对管理机制与技术知识资产间关系的认识,同时对企业市场绩效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可视化技术对态势感知系统的支撑机制,构建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的态势感知可视化模型,以提取并识别合理的、科学的、适宜的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因子,为林业产业环境优化和生态位"扩态增势"提供整合性的决策依据。研究表明:第一,林业产业生态位演化是由资源、需求等利导因子,技术、政策和体制等限制因子共同推动,不同因子的优势度存在较大差异;第二,要不断强化高优势度的因子,也要持续关注低优势度的因子,以实现东北国有林区林业产业生态位优化和林业产业正向演化。  相似文献   

7.
以249家具有合作研发项目的企业为调查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合作研发中的控制机制、技术知识转化与合作研发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契约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具有正向作用,但对技术知识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没有显著作用;信任控制对技术知识显性转化、个体隐性转化和协同隐性转化都具有正向作用;技术知识转化对合作研发创新绩效和能力获取绩效均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技术生态对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方长 《科研管理》2005,26(4):8-14
技术创新离不开一定的技术生态,技术生态有着区别于技术系统的更广泛的构成和边界,它以组织为核心组分,具有层次性、时空性、自调节和自组织性、稳定性,并具有技术活动生存链结构。技术生态中不同技术之间的依存、相斥、排异的关系,将对技术创新产生相应的生态制约作用,环境因素对技术创新生存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非线性作用机制、多样性产生机制以及选择机制是技术创新的生态实现机制;而对技术生态与技术创新问题的探讨,将能为政府和技术创新组织制定技术创新方略提供新的思维启迪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基于种群生态学探究创新生态系统种群丰富度影响创新生态效应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基于315家电子信息企业数据,通过采用多元回归和Bootstrap法,得出以下结论:种群丰富度对创新生态效应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生态环境在其中发挥调节效应;价值共创模式和过程在种群丰富度与创新生态效应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创新生态机制正向调节价值共创模式和过程在种群丰富度和创新生态效应间的中介效应;创新生态位正向调节价值共创过程在种群丰富度和创新生态效应间的中介效应及价值共创模式在种群丰富度与同化效应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从价值共创视角构建了种群丰富度对创新生态效应转化内在机制,为企业构建多种群合作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恢复与环境保障技术及示范”主要针对我国水利水电等重大工程建设对河岸及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开展工程区河岸植被恢复、重要水生物种栖息和产卵生境恢复、洄游生物通道构建、生态需水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旨在为促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该项目下设四个课题,其中,由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承担的“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及标准规范研究”课题以多学科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模型模拟、相似系统论等多种方法,开展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技术研究,完善了水电工程生态保护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构建了涵盖河流生境保护、生态流调控、过鱼技术、增殖放流等一整套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保护关键技术,集成、更新了替代生境、多目标生态调度、数据库等生态保护管理工具,综合协调了河流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推动了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宗兵  李莉萍  王炬  曹宇芙 《资源科学》2022,44(5):1009-1021
探究不同技术水平下工业生态效率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是实现协同建设工业生态文明的基本前提。本文在考虑地区技术异质性的基础上,基于共同前沿理论,运用非期望产出SBM模型,测度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市、区)工业生态效率和区域间技术差距,并从无效率根源和外部环境两个维度检验了工业生态效率损失根源和外部影响因素。结果发现:①共同前沿下的中国工业生态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年均值由2008年的0.589上升至2018年的0.603,依然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②中国地区工业技术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内陆经济区明显低于沿海经济区,其中5个内陆经济区与全国最优技术水平存在30.0%以上的技术差距。③无效率分解发现,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区为高管理无效低技术无效型,其余经济区及全国为低管理无效高技术无效型;30个省(市、区)无效率类型各异,但主要由技术无效率所致。④经济水平、环境规制、产业集聚对全国工业生态效率提升有促进作用,而能源结构、外商投资有抑制作用;环境因素对八大经济区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明显不同,其中北部沿海区“波特假说”成立、长江中游和西南区“污染天堂假说”成立。本文可为探寻工业生态效率提升路径提供新视角,为协同建设工业生态文明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的SBM-Malmquist测度与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SBM-Malmquist模型对2005—2014年间全国31个省份的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进行空间和时间维度的测度。研究表明,林业产业的技术效率偏低、发展过于依赖规模的粗放型扩张;单靠技术效率的提升已不能解决林业生态安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技术进步指数偏低成为制约我国林业产业与林业生态协调发展的关键;不同省份林业产业生态安全效率发展不平衡且各有侧重,对效率安全区、技术效率主导的效率双高区、规模效率主导的低水平发展区和分解效率双低区等产业政策调整的侧重点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科技进步是生态效率增长的源泉,其对生态效率增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有四种实现途径和形式:人力资本积累、研究与开发、国际技术扩散和产业结构调整。基于2006~2015年的相关数据,本文应用三阶段DEA模型,将上述四种实现途径和形式作为环境变量,对广东省21个城市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测算,着重从科技进步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并根据三阶段DEA模型测算的结果,分析有效提升广东省生态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之间正向交互促进的变迁历史,证明长期系统的科技立法变革能引领、建构、保障和跟进科技创新范式的进化并形成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我国因促进科技创新范式进化的立法史短而法律量少且有空白,所建构的科技创新主体缺乏多元共生性、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动力不足、创新环境开放协调度不高,迫切需要尽快推动科技立法的变革,加大科技立法资源投入,通过法律促进创新主体的多样共生化和科技创新的市场化,明确政府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具体职能并提升科技创新环境的开放协同度,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范式向生态系统性创新范式的进化,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相较于物流供应链的传统技术,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物流供应链呈现智能化、共生化、短链化、智慧化的发展趋势。以农产品供应链为例,分析了大数据对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四方面主要影响,提出了大数据技术推动物流供应链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加快实现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创新生态系统有助于企业提高技术创新速度和分散技术创新风险,探究创新生态系统中多主体间的生态关系和网络结构洞位置对提升创新产出具有重要价值。综合考虑结构洞存在时不同位置主体之间的直接生态关系与间接生态关系,及不同生态关系类型与不同关系强度的交互作用,构建多主体创新产出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各主体创新产出演化态势,并以移动通信领域的授权发明专利数据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竞争共存生态关系下结构洞边缘主体之间传递的间接影响严重削弱占据结构洞位置主体的创新产出;寄生共生生态关系下结构洞边缘主体之间传递的间接影响对各主体创新产出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互惠共生生态关系下结构洞边缘主体之间传递的间接影响显著推动边缘主体双方的创新产出。  相似文献   

17.
运用SBM-DEA超效率模型、Getis-Ord Gi*指数、面板Tobit回归模型,在绿色技术创新视域下分析2004—2016年除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的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福利绩效水平、空间分类特征和冷热点区域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构建在企业高端化转型升级过程中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科研层-组织层-环境层(SROE)分析模型,采用因果树分析法找出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影响因素,并从静态角度进行定性分析得出关键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的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从动态角度对企业提升技术变迁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弹性分析与灵敏度分析,并观察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企业技术变迁能力提升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技术改进能力、R&D经费投入、城市化水平、团队协作等因素较其他因素来说重要程度更高,且对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但在短时期内,各因素对企业技术变迁能力的提升作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中举  程华 《科研管理》2014,35(7):60-66
以浙江省379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ogit回归分析等方法,在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措施进行测量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了其绩效。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丰富度偏低,受企业规模、年龄、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不同规模、年龄、行业与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对单项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采取具有差异性;一次性货币化奖励、科研条件扶持、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措施对科技人员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提拔晋升措施会显著削弱科技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创新驱动。目前京津冀形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及协同模式,但还存在原始创新不足、体制壁垒制约科技创新要素整合、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科技创新市场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带动作用不足等问题。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方向及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从凝聚科技创新要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技协作平台、共建创新驱动示范区、出台科技战略规划、探索跨区域利益共享、完善社会政策环境等方面,探讨首都科技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