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熊彼特的创新周期诠释经济增长周期理论,界定区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概念,构建区域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波动性和周期性的测度模型,利用中国科技创新景气指数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合成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指数,运用该指数对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中短周期波动性特征进行测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波动不是随机波动,而是具有一定周期性的波动;周期性波动的时间、振幅、频率、波峰、波谷、波动位势等指标受到外在环境变化影响,具有不等间隔、不重复、不对称等特征;外在环境变化对创新驱动增长波动性的冲击影响是微小暂时的,创新驱动增长的长期趋势平稳;在监测期内,中国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波动走势稳定,但实际水平亟待提高,科技创新原动力亟待增强。  相似文献   

2.
“双碳”目标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基因,科学降碳至关重要。文章基于理论模型阐释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原生演化关系,以“波特假说”剖析降碳减排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双向影响机制。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经济产出规模扩张,单位碳排放的经济贡献有所提升,而产业结构在低阶水平时,需要一定碳排放容忍度才能驱动结构升级。同时,CO2排放强度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调节效应具有较为复杂的动态演化规律,适度降碳约束能够撬动技术创新的最佳外延驱动力,而碳排放强度对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影响存在边际递减特征。此外,CO2排放强度的调节效应具有时空异质性,创新驱动力最佳的门槛阈值在经济产出维度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顺势传导轨迹,而低强度CO2排放约束普遍更有利于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由此,“双碳”推行要科学研判、循序渐进,在降碳挤压、经济增长与创新驱动之间,寻求多维平衡和动态优化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孙艺璇  程钰  刘娜 《资源科学》2021,43(1):82-93
科技创新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具有重要作用,也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中国30个省(区、市)为研究对象,利用Super-SBM模型测算2000—2017年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通过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机制,得出以下结论:①经济高质量发展效率在时间上整体呈上升态势,平均值从2000年的0.18上升至2017年的0.44,在空间上大致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递减;②从整体回归结果看,科技创新各要素(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较强,控制变量中的城镇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存在正向的驱动作用,而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③从四大地区的回归结果看,不同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受科技创新各要素的驱动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受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的驱动作用较强,专利授权数、R&D经费占GDP比重、R&D人员全时当量均对西部地区有正向驱动作用,而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只受专利授权数和R&D人员全时当量的驱动影响。本文可为国家和地区提高科技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从广义的创新概念出发,根据经济增长的共协理论方法,把国内生产总值分解为劳动报酬、资本收益和共协利益,建立劳动报酬函数、资本收益函数和共协利益函数,并利用DEA方法测算要素配置效率,从而推导出创新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测算公式,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提供理论基础和测算方法。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对创新、投资等因素的贡献率进行分析;并测算和分析中国1978—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等边际收益率的演化趋势,论证"投资单边驱动"的不可持续性,进而提出和论述"创新驱动—投资互动"战略,使中国经济进入创新驱动的、结构升级的新型经济状态。  相似文献   

5.
孟斌  李寅洁  包玉 《科研管理》2023,(9):182-192
航运是全球经济贸易的生命线,研究中美贸易战对航运市场的时变影响,对于全球经济走势的研判、航运市场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时变和结构性突变的视角,构建中美贸易冲突对航运市场影响的LT-TVP-VAR模型,对中美贸易战下的航运市场动态时变反应机制进行分析,从脉冲响应幅度与响应持续期这两个维度刻画政策贸易变化对航运市场的时变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航运市场对美方净出口额的响应强度大于中方净进口额,对中方外商直接投资的响应强度大于美方外商直接投资,二手船价格指数、集装箱吞吐量和全球运价指数的响应强度均大于新造船价格指数和全球海运贸易。(2)中美双边进出口额和中美外商直接投资对航运市场变量的影响均在3年以上,滞后3年的脉冲响应强度最大,中美双边关税对航运市场的影响更多体现为短期。(3)美方外商直接投资、中美双边关税对新造船价格指数影响具有周期性特征,中美双边进出口额、中美外商直接投资和中美双边关税对集装箱吞吐量影响呈现周期性波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樊华  周德群 《科研管理》2012,33(1):10-18,26
本文运用规模报酬可变的DEA模型测度2000-2007年中国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并分析其收敛性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效率具周期性波动演化特点;东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省域,西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快,赶上并超过了中部省域;西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具有绝对和条件收敛特征;全国和东中部省域科技创新效率条件收敛显著,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考察期内工业结构、对外开放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效应,而政府影响力具有负向作用。研究结果为国家及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政策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7.
如何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是促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当前不断深化的区域一体化能否驱动科技创新以及如何提升科技创新?首先从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作用机制和组织机制剖析了区域一体化驱动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并将经济韧性的中介效应纳入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2003—2021年中国28个省、直辖市和291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双重差分法对区域一体化影响科技创新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区域一体化显著提高了科技创新能力。(2)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区域一体化显著提高了经济韧性,具体地:政策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和市场优势表现出正向的区域联动性。(3)资源韧性对科技创新表现为倒U型结构,区域一体化要避免“资源诅咒”效应。(4)案例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京津冀城市在“区域一体化”政策事件之后,科技创新变动均值的差值显著为正。(5)分组检验发现,私营经济占比、东部城市、经济水平以及外商投资水平对科技创新回归系数为正,具有显著性,表明科技创新依托私营资本、外资资本的参与,在东部城市以及区域中心城市具有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创新创业共同体是创新模式实践进化和创新理论体系动态演化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创新资源组织形态,打破各创新主体边界,深化多主体协同创新,改变区域科技和经济的基本结构及运行逻辑,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创新创业共同体的概念出发,分析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特征,基于多螺旋理论从主体层、行为层、功能层、目标层4个层面构建了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9.
摘要:绿色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结合点。运用SBM模型测算2008-2018年全国内地28省市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以高技术产业集聚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国内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在研究期内稳步提升,但尚有较大提升空间;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特征,绿色创新效率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创新质量对高技术产业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存在基于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的双重门槛效应,企业规模、劳动者素质、政府行为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外开放显著抑制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不明显,从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的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减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省际科技创新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2001—2007年省区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DEA的VRS模型测度科技创新效率,并进行其收敛性与影响因素分析。实证表明:中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周期性波动演化特点,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提高快,赶上并超过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具有绝对和条件收敛特征;全国和东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效率条件收敛显著,但绝对收敛特征不明显;在考察期内工业结构、对外开放度、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对全国科技创新效率具有正影响效应,而政府影响力具有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长三角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本地及邻地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伴随地理距离增加,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呈现“由正转负”的阶段性变化,485千米为其有效溢出边界。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创新、产业集聚与外资流入均可正向中介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联系,并且在机制变量的调节下,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效应还存在梯度增强过程。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城市区位、城市规模和城市性质层面表现出显著的结构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我国海洋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2006—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海洋科技创新与海洋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洋产业结构升级对海洋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科技创新具有显著的影响;从短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对海洋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不明显,从长期来看海洋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海洋产业结构优化;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的正效应逐渐减弱,海洋产业结构升级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海洋经济增长是海洋科技创新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实践下,针对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路径以及动力来源多样化特征,基于中国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系统探究中国各行业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异质性结构,并从环境规制视角构建外部知识源化对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影响机理的面板门槛模型,探讨在不同行业环境规制异质效应下外部知识源化驱动高质量结构转型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当前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整体水平较低,行业异质性显著。外部知识源化对于制造业高质量结构转型的作用存在显著的环境规制异质门槛效应:较低的环境规制水平显著推动了外部知识源化对高质量结构转型的作用,随着环境规制水平的提升并突破“临界值”,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部知识源化的高质量结构转型效应,即外部知识源化与高质量结构转型呈先促进后抑制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良好的科技创新可以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章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例,选取了2016-2020年自创区内各地市级区域统计数据,在熵值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群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科技创新耦合协调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从科技创新发展水平看,自创区的科技创新发展综合水平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城市间差异显著;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看,各地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从时间趋势看,自创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总体呈现缓慢增长趋势;从空间格局看,耦合协调度在各地市间有所差距,厦门耦合协调度略高于福州,而泉州耦合协调度相对较低;创新发展与协调发展的关联性最强,福州的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子系统的关联性最高。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针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创新驱动系统的结构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创新驱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创新驱动系统的协同度测算模型,并利用此模型测算了中国专用设备制造业子系统内、子系统间及整个系统的协同度。研究结果表明:专用设备制造业创新驱动系统的协同度水平呈现波动性增长的趋势;创新驱动各子系统内的协同度存在较大差异,市场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度和管理创新驱动的协同度较高,而科技创新子系统和制度创新子系统的协同度较低;专用设备制造业创新驱动各子系统间的协同度水平也有所不同,科技创新子系统与市场创新子系统的协同水平低,而与制度创新的协同水平高;市场创新与管理创新及制度创新的协同度水平均不均衡;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度的平均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7.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本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从投入、环境、产出三个维度构建了科技服务业指标体系,采用2012—201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GRA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CRITIC权重法构建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指数,探究科技服务业三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助推效应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各指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指标的关联性较强,科技服务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好的助推作用;科技服务业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不断增强,同时综合助推效应指数的变化趋势与投入助推效应指数高度吻合,且投入助推效应指数是促进综合助推效应指数正向增长的核心指标,环境助推效应指数和产出助推效应指数是综合助推效应指数保持稳定变化的基础性指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业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应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8.
李华军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5):104-111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机制,实质是围绕如何解决当前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结构性失衡以及发展动力不足这三个核心问题而嵌入在区域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动态交互关系。基于VAR模型的要素交互关系实证分析以及耦合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同效应测度,揭示了技术、人才、资本等科技创新要素及相应驱动机制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反映了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影响因素。在新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发展高等教育促进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和提高知识创造及供给质量,建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创新驱动的能力,加快构建创新链、教育链、人才链、资本链和产业链多维度融合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提升区域创新驱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9.
侯建  王刚  陈建成 《科研管理》2020,41(3):91-100
针对开放式创新驱动与绿色发展融合下工业绿色增长路径及动力来源多元化特征,基于中国工业2009-2015省际面板数据,通过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算环境和能源约束下的工业绿色增长结构,并采用改进的动态门槛回归模型,从地区知识积累视角系统探究外部知识源化路径驱动工业绿色增长机制的知识积累动态门槛效应及其时空异质性。研究表明:中国工业绿色增长整体水平较低,地区异质性显著;总体上,外部知识源化对工业绿色增长起到了正向作用,但其存在显著的知识积累异质门槛特征:知识积累一旦突破了临界规模,外部知识源化路径驱动工业绿色增长的正向效应则呈现减弱,且知识积累门槛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当前经济发展的一大主线,其关键在于通过创新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考察企业去产能对创新决策的影响对于如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显示,去产能具有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融资约束较高、政府补贴较少和现金流水平较低的企业中更强。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增强了去产能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此外,在经济增速较慢和失业率较高的情形下,去产能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强。本文为如何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微观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