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从暴露-敏感性和恢复力两个方面,构建湘江流域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对湘江流域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湘江流域城市生态环境脆弱性较为显著,长沙、株洲、岳阳和永州处于轻微脆弱性状态,湘潭、衡阳、郴州和娄底处于中度脆弱性状态;从流域空间看,上游城市永州脆弱性指数较低,中游城市衡阳和郴州脆弱性指数较高,下游城市脆弱性指数差异较大,高低各异,其中长沙、株洲和岳阳脆弱性指数较低,湘潭和娄底脆弱性指数高。  相似文献   

2.
面对需求的多变性、技术的复杂性和资源的有限性,单个企业结成网络进行合作研发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力的必然途径。然而,动态的外部环境与复杂的内部结构使得研发网络具有一定脆弱性,严重影响了研发网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研发网络脆弱性的概念、脆弱性的表现特征和构成因素,从外部环境、内部结构、成员关系、网络治理能力、风险应对能力五个方面构建了研发网络脆弱性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于序关系-变异系数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通过引入正态云模型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研发网络脆弱性评价方法。通过对Z生物医药研发网络的脆弱性进行评价分析,识别出了成员间产品竞争程度和风险规避能力两个关键脆弱因素,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该研究对于降低研发合作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把脆弱性研究范式引入科技评价领域,在分析科技脆弱性内涵基础上,从敏感性和恢复性两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运用函数模型法对2000—2014年山东省科技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结论:敏感性保持在较低水平且变化趋势不明显;恢复性总体呈现持续上升趋势;脆弱性经历了一个"先上升、再下降、后上升"的演变过程,以降低为主导趋势,科技系统遭受的不利影响和损害可能性较低。根据科技系统自身特点,从降低科技敏感性和提高科技恢复性两方面提出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省际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慧强  廉倩文  论宇超  席建超 《资源科学》2019,41(12):2248-2261
开展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是制定旅游经济科学发展策略,提高区域旅游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本文在探讨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内涵的基础上,从旅游经济系统敏感性和应对能力两个方面来构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脆弱性评价指数模型、地理探测器等研究方法,对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元(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中国旅游经济系统整体处于较高脆弱、中等敏感、较高应对能力状态,且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敏感性和应对能力省际空间分异明显;②中国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均呈现“集群化”和“极差化”分布特征,东部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较高,且内部差异显著,中部和西部地区脆弱性较低,内部差异较不明显;③中国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是不同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对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大,旅游外汇收入占旅游总收入比重对脆弱性空间分异的影响最小。研究结果可丰富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为解决旅游经济质量提升问题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君  李贵芳  王育红 《资源科学》2015,37(6):1266-1278
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是中国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在对国内外有关脆弱性及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的研究文献进行搜集整理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从资源型城市脆弱性内涵、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规避建议等方面进行梳理分类,发现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的研究不仅存在内涵尚未统一、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有待完善,规避建议缺乏针对性等问题,还存在重现象研究轻演变剖析、重治理规避轻防范预警、重局部分析轻整体研究等不足。最后,从完善脆弱性内涵和评价理论体系、加强演化机理和预警机制研究、延展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研究范围等方面对资源型城市脆弱性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水土资源对旱涝灾害的承险脆弱性研究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龙鑫  成升魁  甄霖  杨莉  姜鲁光 《资源科学》2010,32(5):1000-1005
本文从水土资源作为自然灾害承险体的角度,探讨水土资源对旱涝灾害的承险脆弱性。研究构建了影响水土资源承险体的脆弱性评价关键指标体系。并结合通用脆弱性指数(PVI)对影响水土资源的承险脆弱性的指标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物理暴露量以受灾面积以及灾害的等级和发生的频率来表征,内在脆弱性以土地利用类型和水质来表征,区域应灾能力分为基础应灾能力和专项应灾能力,基础应灾能力以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两个指标表示,对旱灾的专项应灾能力以有效灌溉面积、水库库容量、机井数目、水田缺水率和旱地失灌率表示,涝灾以提防长度和水库库容量来度量。通过评价水土资源的承险脆弱性,可以为减灾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资源管理和减灾投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城市矿产"是工业及城镇化过程产生的电子、金属、橡胶、塑料等废弃资源。从社会化大循环背景出发,研究我国"城市矿产"产业上、中、下游生态链的网络结构,从供应、回收、处理、市场4个环节分析其产业脆弱性结构以其影响因素,提炼产业系统脆弱性因子;根据产业集聚过程的内、外动因,从管理水平、企业规模、技术水平等8个方面构建三级产业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分析各项指标及权重,寻找影响系统稳定的关键因子并进行客观评价;最后提出"微观调节、中观协调、宏观调控"的系统性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科技与金融的耦合发展在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给金融稳定带来一定的冲击。从脆弱性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函数模型对2000-2016年湖北省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耦合脆弱性指数经历了一个“先下降、再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过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发生脆弱性事故的可能性较小。敏感性和恢复力对耦合脆弱性的贡献度都很高,从降低敏感性和提高恢复力两个角度提出了控制湖北省科技与金融耦合系统脆弱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拉萨河流域湿地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摆万奇  尚二萍  张镱锂 《资源科学》2012,34(9):1761-1768
引入生物完整性理论,在敏感性指标和人为干扰脆弱性指标基础上,增加了16个反映湿地植被、鸟类和鱼类状况的生物完整性指标。按照层次分析法构建指标体系,综合指数法计算湿地脆弱度,对拉萨河流域主要湿地的脆弱性进行多尺度评价。结果表明:①在村级、乡镇级和县级3个尺度上,拉鲁湿地、甲玛湿地、塘嘎郭湿地和茶巴朗湿地的脆弱度(R)分别为(3.6767,3.7337,1.9138,2.1757)、(2.7058,3.5844,2.8329,2.8461)和(3.5962、3.5923、2.9239、2.9371)。村级和县级尺度结果相近,与乡镇级尺度相差较大;②拉鲁湿地和甲玛湿地的脆弱性来源主要是放牧活动和气候因素,塘嘎郭湿地和茶巴朗湿地多由气候因素引起;③生物完整性是湿地脆弱性最直接的表现,通过湿地特有的生物群落状态直观地反映湿地的脆弱性,对改进湿地脆弱性评价方法、开展针对性的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回顾相关文献,对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价的研究基础、研究背景、评价思路、评价体系框架、评价内容等几个方面的主要观点、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重要基础设施脆弱性评价以系统脆弱性分析为基础,是在识别出威胁的基础上对于系统要素和系统整体失效模式的分析,它是开展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对基础设施系统分析的深入,评价思路逐渐成熟,即基于对系统进行"系统-子系统-要素"的分解,通过对每一环节所面临的威胁情景进行分析,进而对要素受损可能性进行判断,最终通过打分实现对脆弱性的定量评价。从评价体系框架的形成来看,主要可以分为"空间"到"时间"和从"物质"到"社会"两条路径,并且由于两条路径的不断交叉融合,形成了包含四个维度的评价体系框架,而目前的评价内容正是由此细化而来。评价内容主要涉及了地质条件与衰变、设施的报废与更新、地理位置与内部结构、相关性、中断威胁、政策与政治环境、保护与保障措施、容量与可用性八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基于WPI模型的赣江流域水资源贫困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曹茜  刘锐 《资源科学》2012,34(7):1306-1311
以流域为单元对水资源贫困水平进行评价,可以为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以水贫困理论为基础,在调查和分析赣江流域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应用WPI方法,从水资源状况、供水设施状况、资源利用能力、资源使用效率及资源利用对环境状况的影响五个方面选择16个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综合指数模型,建立一套流域水资源贫困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赣江流域水资源贫困水平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赣江流域水资源贫困状况有所改善,水环境质量呈逐年变好趋势,从水资源管理角度来看,环保投资指数成为影响水资源贫困水平的主要控制因子。  相似文献   

12.
脆弱性是全球环境变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与热点问题。本文基于脆弱性评价模型、因子贡献度模型和熵权法,通过构建自然-社会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各乡镇的自然-社会系统的暴露度、敏感性、适应能力和脆弱性,以及各指标和各要素层对自然-社会系统脆弱性的贡献度。研究结果表明:①甘肃省河西地区中度、较高度和高度脆弱性区域占河西地区总面积的70.85%,脆弱程度高;②河西地区南部高海拔山区的脆弱性明显高于北部低海拔地区;③从三大内陆河流域来看,疏勒河流域脆弱性的程度最高,黑河流域次之,石羊河流域最低;④河西地区以自然适应能力、社会经济敏感性、自然敏感性和自然暴露度为主要贡献因子的地区分别占河西面积的91.77%、87.23%、67.85%和56.53%,降低河西地区自然适应能力、社会经济敏感性、自然敏感性和自然暴露度是降低脆弱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西部江河上游地区是我国的重点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生态脆弱区。流域尺度生态重建与水资源调控是构筑西部生态屏障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基于生态重建的流域水资源调控模式研究尚属探索阶段,加强其水资源调控机理认知、政策模拟与模式构建的系统研究,合理选择适合西部实情的流域水资源管理模式和政策体系,才能有效推进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有机结合,实现水资源调控从工程性、资源性的“供给管理”模式向生态化、社会化的“需求管理“模式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九龙江流域水资源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文俊  曹文志  王飞飞  陈劲松  曹娣 《资源科学》2012,34(10):1905-1912
以虚拟水为基础的水足迹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水资源概念,本文运用该理论对福建省九龙江流域进行了水足迹计算,并应用了水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对水足迹计算结果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其他研究结论和水资源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水足迹计算结果表明:九龙江流域人均水足迹计算值为1440.695m3/(capy)。水资源利用评价结果表明:流域水自给率为96.26%,进口依赖度仅为3.74%,对内部水资源依赖度较高;内部效益均不大,万吨水足迹人口密度为6.94人/万t,水足迹经济效益23.81元/m3,水足迹土地密度为36.4万m3/km2;水资源净贸易输出量为3.53亿m3,贡献率为3.80%,呈现较高的外向型;水资源匮乏指数为54%,水资源压力指数为57.80%。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水足迹计算值显著大于水资源公报数据,人均水足迹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水匮乏度极低,水自给率较高。总体而言,九龙江流域水资源状况较为理想,但也面临巨大的压力和风险,因此需要加强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新形势下黄河流域水资源配置战略调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绍凤  梁媛 《资源科学》2020,42(1):29-36
黄河流域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对流域水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既要为保护生态系统提供助力,也要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水沙形势发生剧烈变化,径流量显著减少,但近期有所回升,来沙量急剧减少。为保障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面对黄河水沙变化、区域水资源供需变化等新形势,本文估算预留生态(含输沙)水量(80亿~120亿m 3)、下游南水北调及海水利用可替代黄河供水量(25亿~45亿m 3)及上中游部分产业发展需水,研究向黄河上中游分配更多水量指标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方案,并提出完善水权转让与补偿制度、探索用水指标与土地指标调控的联动机制,以推动新的水资源配置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苏贤保  李勋贵  赵军峰 《资源科学》2018,40(5):1016-1025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和合理规划意义重大。针对目前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研究中存在研究重点考虑不足,研究方法存在误差等问题,以甘肃省17个流域为评价单元,从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阈值入手,提出新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来量化研究区2015年、2020年、2030年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结果表明:本研究所用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方法较现有的相对水资源承载力方法更符合实际;甘肃省大部分区域的水资源系统承载力呈超载状态,超载的流域集中在西北,不超载的流域集中在东南,承载力、承载规模和开发潜力均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分布格局;综合来看,河西内陆河流域和湟水流域不具备开发潜力,黄河干流区间和泾河流域开发潜力较小,嘉陵江、渭河、洮河、大通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最大,其他流域开发潜力居中;水资源对水资源系统综合承载力的影响较水环境更强;对比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资源系统开发潜力与水资源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发现三者的分布格局基本吻合,这一现象揭示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系统承载力计算,以及水资源合理规划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华北平原地下水的功能特征与功能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华北地下水评价中偏重资源而对地下水的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重视不足的问题,立足于华北平原地下水系统,从地下水的自然属性切入,以综合发挥地下水的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为目标,应用系统论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地下水功能的基本理念及其评价关键技术,包括如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成果区划应用分析方法,将地下水的资源供给功能、生态维持功能和地质环境稳定功能统一在水循环系统中科学评价,以达到充分发挥地下水主要功能的综合效益最佳的目标。最后,以华北滹沱河流域作为示范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划分以资源功能为主或以地质环境功能保护为主的适宜区域,这为调控区域地下水的资源功能与地质环境功能之间矛盾方面提供重要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中南部海域我国九段线内油气资源不断受到周边国家的蚕食,严重影响我国海洋能源安全。本文以南海中南部海域主要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资源现状与潜力、招标和开采情况等数据为基础,采用SAVEE方法,结合GIS技术,对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进行定量评价,为我国勘探和开发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的积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资源现状与潜力控制,消极因子影响价值主要由油气盆地的地理空间位置及其他国家的招标和开采情况控制。南海中南部海域油气资源开发战略价值呈明显的梯度分布特征,中建南盆地和北康盆地最高,万安盆地、南薇西盆地、曾母盆地和礼乐盆地次之,西北巴拉望盆地和文莱-沙巴盆地较低,南沙海槽盆地和南薇东盆地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