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提高我国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率,缩短与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差距,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向高能级发展,基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理论,从科技成果转化的流程、模式及其相关发展要素等方面对我国生物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创新研发导向偏差、全国性知识网络转化不畅、专项资金支撑不足等是当前影响最为深刻的三大制约因素;据此提出应增强政府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成果转化效能、全方位打造多层次科技成果转化金融体系等战略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物医药产业为世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将逐步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产业之一。抓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是大理州抓重点产业的必然选择。推进大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强化科技创新,增强竞争力等,把大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融入全省整体规划中。  相似文献   

3.
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典型代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育和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是形成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关键,因而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系统有其特殊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提出了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经济系统事实上是由两个不同性质的集群(科技集群和产业集群)在大量中介机构和平台的媒介和联系作用下密切互动而形成,并分别从科技集群的培育、科技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两方面深入剖析了生物医药创新集群的产业组织特征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
探索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组合模式,进一步拓展对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组合模式宏微观的系统性研究。运用社会网络理论,基于2013—2021年相关专利合作数据,构建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合作网络,宏观上分析整体网络特征与创新组合模式变化趋势,微观上通过个体中心度分析掌握核心主体。结果发现: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技术创新合作生态系统;创新组合模式由链式化结构向模块化结构再向集群化结构演变,产学研组织创新合作模式是主流力量,高校和科研院所体现出巨大优势,但处于网络中心的多为企业。最后提出了促进江苏省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形成链式、模块化和集群化生态性创新组合模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出现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技术体系复杂导致供给困难,技术开发时间长、风险高。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加强对策,包括:依托政府克服市场失灵现象,通过组织创新克服组织失灵现象,由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企业集群供给产业共性技术,对产业共性技术供给模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6.
完善创新机制,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使生物医药产业成为提高社会健康水平、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新途径。通过总结考察美国休斯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对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特征与成长过程进行研究,针对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和不足,探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进程,提出通过加强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生物医药服务业、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等途径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日,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副会长、正大基因团队首席专家秦义龙就基因组医学的应用问题,接受了采访。对于记者提出的诸如基因科技在医疗模式改进中的作用、个体医疗距离百姓有多远、如何改善基因研究的应用推广、如何让企业更多的参与科技创新、在基因组医学指导下的保健模式等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点在于创新驱动。目前京津冀形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及协同模式,但还存在原始创新不足、体制壁垒制约科技创新要素整合、顶层设计尚不完善、科技创新市场化程度不高、科技创新带动作用不足等问题。在京津冀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方向及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从凝聚科技创新要素、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科技协作平台、共建创新驱动示范区、出台科技战略规划、探索跨区域利益共享、完善社会政策环境等方面,探讨首都科技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武汉生物医药科技孵化器是在武汉市人民政府倡导下,经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批准组建的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也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湖北)基地核心园区--武汉医药科技产业园创业服务中心.经过七个多月的组建与运营,孵化器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在创新生物医药孵化器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生物孵化器专业技术平台体系、探索生物医药专业领域科技中介途径、打造特色鲜明的专业化服务品牌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尝试与有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检索并分析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的相关专利情报信息,基于专利转让和专利许可这两种主要的科技成果转化形式,研究我国高等院校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技术转化现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生物医药专利转化率偏低,约为6.1%,但处于持续上升态势,其中专利转让居主导地位,约占82.4%,且未来仍可能持续保持该现状;高等院校内部组建团队或加强与外部专业化知识产权技术转化机构合作,是提升其生物医药专利转化效率的重要途径;专利的转让与许可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鉴于生物医药领域的复杂技术特性,高等院校选择相应专利转化策略时,应结合转化目的、技术特性、企业情况等综合权衡。  相似文献   

11.
朱灏  邹萍 《科研管理》2016,37(5):1-9
在大跨度时间范围内,考察钢铁业国际转移和钢铁技术平台创新之间的关系。发现的主要规律是,钢铁冶炼技术处于持续变革之中,钢铁技术变革需要本地钢铁业的支撑。钢铁技术创新中心位于传统钢铁业大国,革命性的技术平台创新通常实施于新兴地区,推动异域的钢铁业形成和提升,从而引发钢铁业的国际转移。传统技术无法抗衡新技术的冲击。我国已经成为钢铁生产中心,需要加速钢铁技术创新,以延长我国钢铁业寿命。创新不仅要寻求差异化,而且要技术配套,在满足产品多样化的市场需求的同时紧盯技术平台转型的发展方向,以钢铁技术平台创新推动我国钢铁业的转型和提升。  相似文献   

12.
我国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知识越来越深地卷入经济过程,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促进技术创新往往变成多个部门、产业或企业协作的事情,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技术创新本身的过程性、系统性已经成为其主要的特征。本文从主体、协同体系、中介服务、社会支撑四个角度出发,构建和完善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技术产业分布、区域创新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但决定着国家的国际竞争力,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对国家的创新能力也有重要的影响。从总体和行业视角分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区域分布及其与区域创新能力的相互联系。研究表明,高技术产业和区域创新能力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且二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区域创新能力对高技术产业分布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4.
赖红波  施浩 《科研管理》2021,42(11):16-24
现有的创新效率研究,多是站在“技术给定”的逻辑基点上完成,忽略各产业技术发展特征,导致医药制造业相关研究没有“药味”。首先,借鉴技术体制理论,将医药制造业的“创造性积累”创新模式,从一般的“创造性破坏”模式中区分出来。然后,将技术积累水平,纳入创新效率评价模型中,对中国2009—2016年区域医药制造业创新效率进行再评价。结果表明:(1)含技术积累因素模型的评价结果,显著优于传统模型,测度结果更贴近产业实际;(2)规模效率低是制约产业创新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而产业集聚度和技术引进投入对创新效率的提升有促进作用;(3)从创新效率角度看,我国区域医药制造业呈金字塔型分布,且缺乏效率次优组,存在大量基础层的重复建设。最后,提出继续淘汰医药制造业的落后产能,促进优质企业技术有效积累,弥补全国制药业产业结构短板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联盟任务、联盟成员等角度出发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发展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广东省电动汽车省部产学研创新联盟、浙江省电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武汉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四家代表性联盟对其技术创新模式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的发展,体现了全球科技前沿的发展趋势,更是打造我国产业升级新引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新需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逐步发展和孕育未来产业的过程中,不断开辟新方向,拓展新领域,但也带来了新问题,对原始创新、要素市场和产业生态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这些新要求和新问题,文章从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完善要素市场、构建良好产业创新生态体系、优化产业分工和空间布局,以及创新领域管理模式、持续扩大对外和对内开放、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王学东  汪园 《现代情报》2017,37(9):144-149
作为以创新为主导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究其本质是创新驱动型产业。在创新过程中,专利作为一种标准化、客观化的文献,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区域科研成果转化的潜力,是衡量领域技术创新的合理指标。因此本文基于专利数据统计和分析的视角,以武汉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信息技术产业的专利申请态势、专利申请人、以及专利法律状态的相关指标进行了量化分析,来展示专利视角的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现状。最后对量化数据所体现的创新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结论表明,武汉市信息技术产业有着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但其产业创新主体规模小、创新成果较为集中,且合作创新程度偏低,这些问题不利于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交流传递,从而会限制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需在今后的产业创新发展中重点改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是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广泛调研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加快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是我国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在这一过程中,要准确把握中央提出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内涵,以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加强政策协调,形成政策合力,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大幅度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龚轶  王铮  顾高翔 《科研管理》2015,36(8):44-51
本文以产业结构进化理论、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应用基于自主体的建模方法构建了一个具有微观基础及内生创新机制的产业进化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对企业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过程创新更加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规模的上升都使产业结构向更合理的方向演进。2.在产业结构高级化方面,过程创新更利于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而产品创新对工业中重工业比例上升的推动作用非常明显。随着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规模的增加,产业结构中非农产业增加值比重都在上升,同时产品创新规模的上升促进了霍夫曼系数的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