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19,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2.
贺勇  廖诺  张紫君 《科研管理》2006,40(11):247-256
构建“人才集聚-人才资本-经济增长”(T-C-E)的人才经济价值转化链,测算人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计算1990-2014年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人才集聚度和人才资本水平;然后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计算各地区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并采用聚类算法构建“人才集聚度-人才资本贡献率”矩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省际区域的人才集聚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市人才集聚水平最高,其平均集聚度达到22.31%,青海省人才集聚度最低,其平均人才集聚度仅为0.51%;人才集聚水平不同,其区域的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北京等九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35%,宁夏等八个区域的人才资本贡献率低于10%;总体而言,人才集聚水平较高的区域,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较高,但两者之间并不具有严格的正向关系。  相似文献   

3.
考虑人力资本的异质性,采用基于人力资本分类的生产函数模型,将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分为基础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本,结合麦迪逊系数法对2001—2010年间上海地区的要素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比较人才资本与基础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差异,发现人才资本的贡献率最高,并得出加快经济转型应由依赖基础人力资本向依靠人才资本转变,要加强人才资本投资以促进经济发展,人才红利将成为继"人口红利"之后的又一大红利。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省相关统计资料为依据,实证研究了典型行业的人才集聚度对贡献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人才集聚程度越显著,对产业的贡献率就越高;人才集聚的子效应对产业贡献率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对于产业贡献率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构建人才的引进机制、培养机制和环境机制对提升人才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论人才资本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人力资本理论中引出人才资本,通过人才资本和人力资本和对人力资本的对比分析,找出人才资本之所以有巨大增值潜力的原因是其隐性资本,论断出人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高度正相关关系,人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关键在于其隐形资本,并通过美日两个国家的实例说明人才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科创人才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使用京津冀地区2000-2019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别从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与创新能力、宜居程度以及社会保障四个维度,分析了京津冀人才集聚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三地的科创人才集聚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的人才集聚模式为"经济-宜居主导型",天津为"经济-社会保障主导型",河北为"经济-教育-宜居主导型".人均GDP、平均工资水平、产业结构和高等教育资源、医疗便捷度以及社会保障水平对科创人才集聚水平有显著的正影响.从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改善环境质量以及搭建人才平台三个维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6—2015年中国30个省份国际人才和区域创新的数据,利用区位商、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分析区域国际人才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国际人才集聚度总体较低,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高"集聚省份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低-低"集聚省份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趋势不断强化;国际人才数量每增加1%,区域专利数增长0.23%,国际人才集聚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根据研究发现,提出中国进一步吸引国际人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新兴经济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加体现在实现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的高效转化程度上。人才资本的数量和质量是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非常关键的要素。本文对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我国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三个推动力,提出了人才资本的价值量包括隐形资本和显形资本两部分,人才资本的三种价值形态,以及基于语言值的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的模型。  相似文献   

9.
内容:本文基于2006-2015年30个省市国际人才和区域创新的数据,利用区位商、探索性空间分析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分析了我国区域国际人才集聚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及其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国际人才集聚度总体较低,区域之间发展不均衡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HH集聚省域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LL集聚省域主要分布于中西部地区。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趋势不断强化;国际人才数量每增加1%,区域专利数增长0.23%,国际人才集聚显著提升了区域创新能力。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吸引国际人才,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层次人才集聚模式与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更加紧迫,同时人才流动的自由度也越来越大。高层次人才集聚作为人才流动的一个特殊行为,促进人才价值的实现,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深入分析了高层次人才的涵义和特征,构建了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高层次人才的四种集聚模式并分析其效应,进而探讨了高层次人才集聚的保障机制,提出了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发展战略,并指出应加强人才政策的演化博弈分析和团队建设,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社会资本功能,增强组织智能。  相似文献   

11.
利用Eviews软件,通过对宁夏自治区1990—2008年间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人力资本在宁夏省经济增长中的贡献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这十几年间宁夏省的人力资本投入有所提高,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拉动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应该继续重视人才的发展问题,加快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本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济增长的分配理论为基础,推导出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测算公式,并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模型。对中国的测算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增长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平均贡献率达到22%。值得注意的是,人力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递减趋势,分析了出现这种递减趋势的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管理与激励方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人才是企业非常稀缺的一种人力资本,对于企业技术创新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适合采用团队管理的方法,以此为前提,进行团队构建、绩效考核、薪酬管理、人力资本增值、创新个体文化等五方面的管理,形成一种具有针对性的相对科学合理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在薪酬管理中,项目EVA分成率法以技术创新人才作为人力资本参与企业的经济利润分配,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激励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创新驱动发展背景,提出把包容理念融合到人才开发模式中,系统构建驱动员工创新的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并引入心理资本作为中介变量,实证研究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高校教师创新行为的影响机理。实证研究发现:(1)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从员工能力、机会和动机提升三个方面涵盖五个因素: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员工的优势;员工与组织双赢;理性包容员工的创新思想与失败;公平对待员工;(2)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对教师创新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其中发挥员工的优势、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对创新意识具有显著影响,发挥员工的优势、员工与组织双赢、公平对待员工对创新成果具有显著影响;(3)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与心理资本正向相关,其中发挥员工的优势、多元化人才队伍建设对心理资本有显著影响;(4)心理资本是包容型人才开发模式中"发挥员工的优势"作用于教师创新行为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5.
汪群  梁秋璐  张勤 《科技管理研究》2021,41(21):119-128
基于勒温的场论和ERG理论,遵循"外部环境——心理认知——行为倾向"的逻辑,探讨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通过中介变量人才成长预期对于人才根植意愿的影响.研究表明,(1)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的四个维度中,经济发展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对人才根植意愿具有正向影响;(2)经济发展环境、生活环境、人才政策环境、文化环境对人才成长预期有正向影响;(3)人才成长预期对人才根植意愿有正向影响;(4)人才成长预期在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与人才根植意愿间起中介作用;(5)东道国人才生态环境的四个维度及人才成长预期对人才根植意愿影响的总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经济发展环境、文化环境、生活环境、人才政策环境、人才成长预期.  相似文献   

16.
假定技术进步为中性的研究方法,忽略了融合在资本中的体现式技术进步,导致其无法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不断降低同时并存的现象进行解释。本文打破传统测算方法,建立新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测算模型,以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为研究对象,尝试对上述悖反现象进行新的诠释。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明显偏向资本;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对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为12.15%,占整个资本贡献率的16.95%,传统研究由于没有将这部分内容测算在内,因而低估了技术进步的作用。在三类行业中,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最高,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的水平最低,资本密集型行业则大多处于中间阶段。在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中,以外资引进为主的设备资本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但目前已进入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人力资本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最缺乏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分层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逯进 《软科学》2008,22(2):43-48
在有效劳动模型的框架内,基于人力资本内生增长的研究视角,对人力资本的身体素质、脑力素质及其二者共同形成的综合人力资本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与综合人力资本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各省区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最强,但人力资本的身体素质、脑力素质、综合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都较为明显,而且三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有相似的趋势,但身体素质的影响力相对较弱,它对综合人力资本有"稀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