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以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以下简称"名医工作室")政策为背景,通过分析"名医工作室"知识转移中学习的内在机制来研究中医知识的有效转移。方法: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分析中医知识传承转移过程中的学习机制。结果:中医知识传承转移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也是一个社会学习过程。中医知识转移主要是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和转移,知识转移的内在模式是转移主体与环境之间不断地交互、反馈,共同促进知识转移的发生与发展。中医知识转移中学习的发生源于知识势差和知识接受方的需求与期待,但知识转移的根本动力在于环境的压力或激励以及系统内部适应性机制和竞争与合作机制的协同作用。结论:国家政策应有促进中医药隐性知识转移的措施,在促进知识转移的同时促进中医药文化转移,才能真正将中医药这种智慧型知识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
基于中医知识特点,引入知识管理,探索中医传承新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中医知识特点以及现存中医药传承的三种模式和名医工作室的作用,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既往中医传承模式大多是从个人知识到个人知识之间的流动,上升至组织知识明显不足.以致中医传承受到单个个体的原有知识体系、能动性、悟性等因素的制约";"存在于个体中的特别是名老中医中的大量的中医隐性知识未能充分得显性化,未能得到广泛运用"是中医传承突出的瓶颈.在广东省中医院的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如何将知识管理理念融入到中医传承中,建设中医药知识管理体系,探索中医药传承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环境下知识新特征给图书馆数据质量、技术要求、信息获取和服务以及隐性知识保护等方面带来的挑战和新机遇.从自组织的内涵出发,阐释了大数据环境下知识的自组织机制的内在价值与现实意义,在自组织跨边界重叠关系下,构建一种自组织知识转移机制框架,研究契机为实现图书馆知识组织工作在既有优势和成果基础上,积极参与到大数据环境下跨边界的知识自组织研究和发展中去.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激励政策、重组知识、跨组织边界与自组织知识转移之间的关系过程,能最大提高内部和外部嵌入式知识的有效性,促进图书馆跨组织边界合作、知识交流、学习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夏泥  胡斌 《科研管理》2016,37(5):141-149
针对隐性知识的隐蔽性、非结构化等特点,借鉴经验学习和知识转移理论,从任务视角出发用仿真方法研究了任务分配策略、任务到达速率、不同复杂任务比重对隐性知识学习的作用机制。仿真结果表明,以知识增长为目的的学习策略最有利于隐性知识学习;以当前时间成本最小化为目的的策略会引起原有知识的损失;随机分配策略对隐性知识学习无显著作用。任务到达速率衡量了员工的任务压力,适当增加员工任务压力能够极大地促进隐性知识学习。不同复杂任务的比重通过影响整体任务复杂度而作用于隐性知识学习,且任务复杂度与隐性知识学习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无论各种任务之间的比重如何,只要整体任务复杂度维持在适中水平,就可以显著促进隐性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5.
多种互补性知识的交互作用是推动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的内在动力,复杂产品系统创新网络为合作伙伴的跨组织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建立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与互补性知识间的函数关系,对跨组织学习提升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原理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数学分析。将复杂产品系统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分为低交互作用知识、高交互作用知识和中交互作用知识,分析了不同的组织治理机制对知识转移治理效果的差异,界定了不同组织治理机制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6.
孔德成  侯光明 《科学学研究》2012,(10):1558-1563,1592
针对如何实现复杂重大科技工程中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承这一问题,本文融合知识管理和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复杂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传承微分动力学模型,揭示工程中隐性知识传承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主要参数控制对实现隐性知识高效传承的影响效果;最后,基于管理学视角,提出通过构建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和培养知识创新意识实现复杂重大科技工程隐性知识的高效传承。  相似文献   

7.
环境审计在太湖水污染治理中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水污染治理是环境科学领域最复杂的难题,也是社会科学应用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太湖流域水污染审计治理模式.环境审计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实现机制是作用于刺激--反应模型,促进主体主动履行环境治理的适应和学习行为,生成流域水污染治理的新规则,并递延遗传.环境审计通过与府际治理、政策规制的耦合,实现治理路径创新,包括:利用环境政策审计,不断健全完善流域水污染监督激励合约;利用绿色经济责任审计,促进多部门、跨区域、多中心合作治污;利用环境绩效审计,促进政府提供优质环境公共产品;利用环境合规性审计,促进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遵从.  相似文献   

8.
牛桂卿 《现代情报》2012,32(6):83-86
分析隐性知识的内涵与层次,通过对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组织空间环境的分析,找出阻碍知识转移与共享的障碍因素,应用组织内的五度空间组织环境克服知识共享障碍,并构建出图书馆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组织机制管理体系,为图书馆的隐性知识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将复杂适应系统与生态学中达尔文、拉马克的演化观点相结合,引入Kene理论探讨技术的适应性演化问题,提出技术在环境中适应性演化的自然选择、学习和改变机理,完善Holland复杂适应系统体系中的“刺激—反应”理论,建立“刺激—反应”的三层模型.根据Kene的仿真界定和模型中的“If…Then…”规则编写程序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适应性演化会导致技术知识空间中原有的Kene数量减少,Kene的结构发生变化;但空间中的知识强度会随适应性演化过程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从多维角度分析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复杂机理,建立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模型,并从技术层面、文化层面、机制与制度层面、组织层面提出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策略,以探寻促进项目环境下知识转移的途径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培养名医须从中医基础教育入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中医教育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培养名医必须从中医基础教育入手,中医药学必须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规律来培养中医人员,不能走捷径,更不能揠苗助长,应该借鉴前辈名老中医的治学之道,来培养新一代名医。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5—2016年数据,采用层次回归模型,探讨中国中成药制造业的技术转移、内部研发能力影响其知识创新绩效、产品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外技术引进与产业的知识创新绩效存在负向相关性,与产业的产品创新绩效存在正"U"型相关关系;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国内技术购买与产业的知识创新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与产品创新绩效存在倒"U"型相关关系;中国中成药制造业内部研发能力对国内技术购买与技术创新绩效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对国外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绩效间关系不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崭新的视角对真人图书馆的知识交流过程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真人图书馆知识交流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对图书馆事业的认可度。将真人图书馆视为复杂系统并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复杂系统理论的序参量原理和混沌理论,对真人图书馆的知识交流过程予以研究。其中,运用序参量原理阐释"真人书"与读者之间形成认同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的内在原因;运用混沌理论阐释"真人书"与读者之间隐性知识高效转移的深层机理。通过对其内在因素和深层机理的分析,图书馆得以提供更人文化的服务、控制和干预其隐性知识转移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而提高真人图书馆知识交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隐性知识为企业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共享、整合和利用企业内外部隐性知识的研究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现有文献对如何促进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的关注甚少。本文选取中国东部地区的186家知识密集型企业为调查对象,探讨开放情境下核心企业的知识治理与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的关系。研究发现:知识治理对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具有正向影响,组织开放度在市场型和层级型知识治理对组织间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在社会型知识治理对组织间知识共享影响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该研究可为企业在创新网络中获得基于知识治理的创新和竞争优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以跨国公司对华子公司转移知识的不同属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转移结果的影响为研究选题,构建了知识转移属性与结果模型,其中,知识嵌入性为自变量,知识隐性为中介变量,转移结果为因变量.通过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发现人员、惯例嵌入特性会推动知识转移,隐性属性会阻碍知识转移;人员、工具、协作关系嵌入会通过改变知识的隐性程度对知识转移结果施加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摘要:技术转移能够实现企业间技术能力的传递,是发展中国家技术追赶的有效途径。在技术转移中,由于技术能力的主体是内含于其中的隐性知识体系,因而对隐性知识的系统转化能够有效促进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造。在系统识别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技术转移中的转化过程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企业网络与组织间学习的关系链模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毅  张子刚 《科研管理》2005,26(2):136-141,103
提出了企业网络与组织间学习的关系链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方面:企业网络形成的组织间学习观和企业网络的组织间学习功能。前者包括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驱动、企业缄默知识的高转移障碍以及企业网络转移缄默知识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后者包括企业网络的知识平台效应、学习途径关系及其提供的学习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复杂产品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研发周期长、系统组成复杂、技术难度和投资风险大等特点,传统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其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要求,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作为保障。以知识转移为视角,从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两方面设计了复杂产品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提出关系契约管理和非正式网络管理在复杂产品产学研创新活动中会协同发生作用,能有效促进创新主体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保证产学研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