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科研信息化发展态势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分析了科研信息化发展态势,认为当前科研信息化发展将进入第三阶段即"一体化"阶段,并将发展态势凝练为"五新":大数据驱动科研范式变革成为"新亮点",开放科学借力科研信息化成为"新趋势",科研移动应用成为科研创新的"新动力",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性能及规模加速发展和升级成为"新常态",科研信息化推动企业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成为"新模式"。指出了我国在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与应用领域面临的挑战;介绍了中科院在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科学大数据、科研信息化应用3个方面的发展部署;提出了针对我国科研信息化的发展建议,包括建立国家科研信息化发展体系,实施国家级科研信息化工程,建设面向全国科技界提供科技资源和信息化资源的综合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2.
刘伟  宋鸿 《科技与管理》2012,14(3):69-73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的灵魂,一个国家的创新主要通过基本的市场细胞--企业来完成。作为当今市场经济中的活跃主体,微型企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作为市场主体中的"弱势群体",微型企业在创新的实力、对创新的认识和对创新机会的把握方面都处于劣势,要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扶持与支持,通过契约式联合等形式形成集群创新联盟,进行"组团创新",也是微型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发展的持续性的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3.
张鹏  雷家骕 《科学学研究》2015,33(9):1313-1323
依据创新的原始动力,这篇文章将技术创新划分为"基于科学的创新"与"基于技术的创新",对应地将产业划分为"基于科学的产业"和"基于技术的产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许多基于技术的产业领域成功赶超发达国家,而在基于科学的产业领域发达国家相对于我国一直保持着较为稳定、强劲的竞争优势,我国难以超越。其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该类创新形成和产业演化认识不足。这篇文章运用理论和专利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科学的创新、产业"的相关概念内涵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基于科学"和"基于技术"的典型产业进行了识别。提出了"产业-科学关联度指数",并实现了国民经济中大多数产业"基于科学"倾向的排序。  相似文献   

4.
现代企业已不再是纯粹的"经济人",而是与多元利益相关者共生发展的"社会人",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也逐渐成为共识。为此,企业有必要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以反映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规划及相应措施,通过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提升企业的声誉及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40年坚持不懈改革和开放,中国企业通过充分利用两点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取得了经济上的瞩目成就。比较优势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而后发优势则是建立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的再创新,即"二次创新"。它是一个引进层次不断提升更新的动态过程,也是创新能力不断积累和进化的动态过程。它通过工艺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本地化掌握,通过产品创新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挖潜增效,通过更新颖技术的融入实现创新能力的质的跃升。改革开放40年中国企业通过"二次创新"充分发挥出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合理配置全球优势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显著提升了创新能力,增强了竞争优势,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追赶"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发展,并成功追赶和超越其他发达国家成为全球光伏产业领导者。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本研究探索中国光伏产业追赶与超越的机制。通过对中国光伏企业的案例分析发现,在进入阶段,中国光伏企业利用国际市场需求机会窗口,通过嵌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进行技术引进、建立合法性、获取国际资本来提高企业绩效。在追赶和超越阶段,中国光伏企业利用创新生态系统互补性技术机会窗口,通过选择性地知识共享、上下游合作创新、形成全产业链及集聚效应、互补性技术创新来建立本地创新生态系统,以提高绩效并实现追赶和超越。此外,在超越阶段,中国政府帮助光伏企业培育本地下游市场需求,中国光伏企业利用制度政策机会窗口稳固了本地创新生态系统,有效协调生态上下游企业共同创新,保持了中国光伏产业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7.
《云南科技管理》2018,(1):92-93
正创新驱动发展,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大战略。红河卷烟厂(以下简称"红烟")在发展的历程中,始终结合自身实际推动创新,与时俱进,创造辉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全员微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1做实"两篇文章",促进管理创新管理创新的落脚点在人,只有人的精益才能成就事的精益,因此,红烟以促进人的活力激发和能力提升为出发点,做实"两篇文章",一篇为"全面  相似文献   

8.
正当下,我国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很重视创新。几乎所有大学的校训都有创新二字。工厂、企业提倡技术创新,领导号召我们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创新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更值得注意的是早在1998年,科学院就实行了以"知识创新工程"为名的"改革",为了对这项"工程"制造理论根据,还反复强调科学精神的"本质是崇尚创新"、"鼓励创新"、"注重创新已经成为最具时代特征的价值取向"。这给我们一种印象,似乎创新就是科学最重要的品格,或者说,科学实质上就是创新。于是有些从事科学方法论的学者也跟随着宣讲这种说法,似乎创新真的就  相似文献   

9.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但是,我国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遇到了困境,未能顺利推进。许多参与主体缺乏对"协同"的深刻认识,在实施上手足无措。互惠性偏好理论的发展为产学研协同创新在"协同"上的突破指明了方向。演化博弈分析表明,在适当的市场条件下,互惠性偏好及演化可以实现产学研互惠性合作,实现对传统合作模式的超越,进而克服"协同"瓶颈,完成真正的"协同",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迈上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标志着科普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河南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的目标,激发出中原大地磅礴的发展新动能,铺陈开叠彩的时代新画卷。做强科学普及之翼、厚植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土壤,成为助力中原出彩的时代所需、民众所盼。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40年,中车株洲所,从一个完全依靠国家事业经费的小研究所,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型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回顾了中车株洲所依靠创新实现产业大发展的历程,总结出"科技立所、产业兴所、资本强所"的企业"精气神",梳理、拓印出支持创新发展的知识产权工作的初心、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给出了科学发展的一般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范式概念揭示的.真正的创新,从根本上说是范式的转变,是一场革命,它必然引起经济、政治以致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创新与范式具有内在关联.通过对二者关系的研究,可以探究创新的一般性规律:创新是一种解谜过程,在解谜过程中不断扩展研究区域从而引起原有体系结构的改变;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阻力,首先来自原有范式的制约,这种制约需要创新主体具有的科学思维、科学精神来超越;突破并超越原有范式的制约后,需要把新前景作为创新的动力;在多元范式竞争后出现的新范式就成为根本性创新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地市级供电企业肩负着基层群众性创新创效、生产运营技术问题处理、与地区发展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工作管理提升的首要任务,在地区变革创新发展空前的机遇下,推行供电企业科技工作"四化"管理,通过科技管理知识"普及化",提升科技管理人员理论知识水平,通过科技项目过程管理"精益化",提升项目成果管理实效,通过科技工作管理思路"开拓化",提升科研工作深度广度,科技成果培育推荐"层次化",提升公司科技成果影响力,对全面提升地市供电企业科技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才需求由"人才紧缺"到"优化剩余",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校企合作应运而生,即采用学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按社会需求帮助、引导学生优化专业选择,实现"人才对口"培养,注重人才对专业的"实用性"与"时效性",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为企业提供对口人才。学生在专业实践中,有企业作后盾,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在学校的帮助下解决问题,从而得到创新发展,实现学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5.
云南云景林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景公司)是以当地森林资源开发及木材永续利用为出发点投资建设的全国第一家林纸一体化企业.云景公司历来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以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为目标,秉承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科学理念,积极实施科技创新强企战略,大力加强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工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在工业原料林培育、新产品开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和总结出了一条林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之路,创造了破解"三农"难题的"生态有利、林农有利、企业有利"的"云景模式",实现了林农增收、财政增长和企业增效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60多年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已成为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作为世界性科技革命的追赶者,是实行自主创新政策的极少数发展中国家之一。中国正在向世界科技强国迈进,科技实力已居世界第二位,与美国的相对差距迅速缩小。文章对中国实现科学技术的追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的自主创新道路进行了梳理概括:从"向科学进军"到"打破常规,跨越式发展",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战略"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建设创新型国家"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出,中国未来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原因:中国特有的历史基因和历史传统,中国特有的大国特征和大国优势,中国未来实现"中国梦"大战略的客观需要和巨大需求,中国对人类发展的责任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小微企业是新常态下稳就业、保收入、促民生的"急先锋",创新发展是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寻找生存机会、应对竞争挑战、实现持续发展的源动力。文章分析了新常态下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小微企业创新发展的思路构想。  相似文献   

18.
以华大基因为典型案例,分析后发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并实现赶超的过程。结果发现,引种式创新是后发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一种主要形式。一些常常源发于发达国家的科学发现带来科学前景和创新前景,产生了新研究对象、新研究方法、新型科学家、新型科学工具、新型科研组织、新型研究材料等,形成了多重元素组成的复合体,即"研究种子"。后发企业在科学发现推动产生的相关产业尚未兴起和成熟之前,及时、快速地引入"研究种子"用于解决本土科学问题,并通过开展新兴科学研究和社会应用之间的转化活动、互促活动、融通活动进行可持续性的创新,即为引种式创新。引种式创新为后发企业如何在开放条件下发挥"科学"的创新驱动作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战略任务,明确要求要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当前,在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扩大开放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要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双目标",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取向就要从依赖以要素、投资规模为基础的粗放发展模式转化为实施以科技为基础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对我县工业经济创新发展的做法和经验的调查研究,深入了解企业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寻求对策,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索系统性赶超的企业创新路径,已经成为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议题,以"意义"为基础的企业创新战略开始获得关注。在有意义的创新范式下,研究关注企业创新战略的决策框架、认知基础与赶超路径:构建基于意义的企业决策框架并系统论述框架中各空间场域的特征与意义;探索以价值理性为核心的意义管理认知基础,提出系统化运用整合思维、反领域思维、反思思维与启发思维是企业发现与管理创新意义的关键;强调以意义为核心的认知与决策框架有利于创新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全面提升,实现基于范式跃迁的系统性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