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计算是全球新一轮IT革命最重要的标志性创新,已经成为引领未来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战略性关键技术和基础性创新平台,它对于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全面的。文章首先系统梳理了国外云计算发展的历程,之后通过对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概况和特点的分析,深入探讨了云计算技术与运维平台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其在我国电商和游戏领域的应用以及对相关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我们认为通过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基于应用的结合,才能使云计算业务支撑能力不断提升,通过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逐步向政府云、医疗云、教育云等市场方面规模扩散,云计算高性能和高可用的特性才能得到逐步发挥和市场认可。最后结合对国内外云计算发展情况的深入分析,从技术、人才、应用、安全、服务等方面对我国在云计算领域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代的发展,云计算逐步进入我们的生活,并将成为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主要根据云计算的相关概述,结合云计算的发展阶段以及发展现状,对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对策进行探析,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是云计算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中国新型的云计算企业是以后来者的身份进入云计算市场,还缺乏与产业深入融合的能力,因此在技术、产品、服务模式等领域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美国政府云计算研究和应用的基础;论述了美国政府在云计算方面开展研究和应用的情况,以及美国关于云计算发展计划的关键要点和实施云计算可能带来的效益;概述了美国云计算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从云服务模式、云服务架构、云安全以及我国政府云计算建设应着重关注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我国发展云计算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云计算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信息服务的进程,也为电子健康信息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然而云计算在我国电子健康信息服务领域的应用与我国的现状和发展要求仍有差距,云计算在电子健康信息服务的应用前景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探讨云计算在电子健康服务领域应用的优势和挑战,并据此提出了解决对策。针对云计算在电子健康信息服务的应用挑战,从有效降低投入成本、建立隐私机制、引入第三方认证、完善相关法律以及采取容错技术5个方面提出建设意见,以期能为电子健康信息服务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5,(24)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一项重要创新技术,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试图将云计算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以缓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资源无法共享等问题。本文首先对云计算的定义与特征进行了概述;然后分析了云计算应用于职业教育领域的虚拟化技术、数据管理技术与数据存储技术;最后深入探讨了云计算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结合云计算服务与电信运营商的相关内容,包括云计算在电信运营商中的应用背景、三大运营商与混合云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云计算对实现电信业务与IT业务的集成重要意义和应用探究,以及云计算在电信运营商中的基本规律及产业链,分析和探究云计算在电信运营商中的盈利模式,并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云计算正逐步成为美国政府IT发展的主要趋势。美国政府在大力推进新技术的同时,更加关注云计算所带来的隐私、安全等方面的挑战。为了缓解风险,美国政府重点采取了三方面措施:制定指导各级政府向云计算快速迁移的国家战略规划,加强相关标准和流程的研究制定以及创造安全的云计算应用环境。文章重点介绍了《美国联邦政府云计算战略》在统筹规划、标准制定、加强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对推动我国云计算技术、产业及应用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璐璐 《现代情报》2013,33(3):115-118
云计算的深入发展和应用,推动了云数据中心的构建和推广。通过对企业内部云数据中心的观察分析,总结企业内部云数据中心相对传统数据中心的优势,以及存在的安全、标准和成本问题。探讨当前企业私有云数据中心发展的重点,包括制定科学有效的云计算相关标准和推广混合云计算服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新时期社会发展下,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建设与发展内容,对当今大学生就业问题以及我国经济体系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与挑战。云计算以及云平台的产生与应用,推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革新,因此云平台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中的应用,已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重点课题。基于此,本文对基于微信云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云计算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创新,云技术在计算机仿真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提高了运算的效率和质量,能更快捷的为用户提供服务。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概念特征,着重分析了云计算在仿真领域的应用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1.
顾新  李久平  石娟 《软科学》2001,15(1):59-62,67
本文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深入研究了80年代以来四川省三次产业总体结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和效益结构)和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归纳出四川省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和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有效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在分析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以加快实现承接产业国际转移,优化产业结构,推动黑龙江省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产业生态化理论综述及若干思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生态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现有文献有关产业生态化的理论综述,多是从产业生态化理论产生、演变的历史角度来研究的,缺乏对产业生态化理论本身主要内容的归纳总结。基于此,本研究将有关产业生态化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清晰地呈现出当前产业生态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并针对各界对产业生态化理论的质疑提出若干思辨,最后指出产业生态化理论与实践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生态理论的科技服务业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泗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2):105-109
运用产业生态理论,阐述科技服务产业生态的基本要素和科技服务业生态体系构成,重点对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产业基础、综合科技实力、市场供求、从业者素质和机构信誉、公共基础设施等支撑条件,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科技服务业集群发展等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王兆华  武春友  王国红 《软科学》2002,16(2):11-14,18
本文运用工业生态学理论对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工业共生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丹麦卡伦堡和中国贵唐集团生态工业园的介绍,提出两种工业共生模式:自主实体共生模式和复合实体共生模式,并对这两种共生模式的运作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成功建设生态工业园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16.
曹晖 《科教文汇》2014,(19):227-228
经济工业园区的发展是推动地方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需要,要牢牢抓住建设“关中要天水经济区”的战略机遇,坚持“产业化富民,工业化强县”的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地加快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统筹协调发展县域经济,做大做强优势工业产业和优势工业产品,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吴彦敏 《科教文汇》2013,(17):204-205
产业升级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加快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保险业作为服务业的一种,不仅能以此为机遇,参与到产业升级的进程之中,而且具有的投资和保障功能又可以促进社会整体的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18.
试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在总结一般意义上的产业升级理论基础上,提出地方产业集群的升级应包含五个方面的升级即技术能力、创新能力、外向关联、社会资本和创新系统的升级。通过剖析我国台湾地区PC产业集群的升级历程,对我国大陆产业集群尤其是制造业集群的升级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随着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伐的加快,辽宁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迅速成长,但与先进地区和国家的产业集群比较起来,尚存在一些差距.文章概述辽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分析当前辽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辽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军  李廉水  王忠 《科研管理》2010,31(6):191-198
摘要:本文用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产业聚集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的条件下,产业聚集显著促进区域创新,但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略低于科技经费投入、科技人员投入和制度创新。分行业比较分析表明,不仅高技术产业聚集有利于区域创新,传统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也有正的影响,这为各地区结合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集群从而促进区域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持;多数资源依赖型产业聚集抑制区域创新,这主要是因为过度依赖资源对人力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投入产生了“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