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遵循产业集群的规律,研究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三种典型组织模式:基于价值链裂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基于供应链整合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基于虚拟链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2.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系统协同效应的视角,揭示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理论根源,构建了资源协同、制度协同、集聚协同和竞争与协作协同共同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效应体系,设计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协同机制模型框架,提出了实现协同效应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力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群化是各国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集群风险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发展则是规避风险的根本。因此,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力,对维护高新技术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因素,可以从持续创新力、人才集聚力、市场应变力、风险防范力、协同竞争力和集群文化力六个方面评价。  相似文献   

4.
集群创新是北京市产业集群产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在北京已初步形成了两个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亦庄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形成了内生创新和外生创新相结合的“10创新模式”。基于产业集群10创新模型,分别从内生创新和外生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建议:企业内要拥有一流的研发团队、以人为本、激发企业的创造力,建立健全产业集群科技服务体系,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发挥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政府的作用等。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学科集群、产业集群与协同创新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加强湖北省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研究的必要性及其研究内容,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探索学科集群和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律,探求产业集群与创新集群的内在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分析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匹配度、形成原因与发展的协同创新机理,提出学科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和创建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李玲 《科技广场》2012,(12):98-101
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模式和创新机制.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机制,通过协同创新活动主体和模式的分析,以新余新能源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数据,总结出目前新余新能源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活动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产业集群研究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产业集群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动因及模式,探讨了目前国内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协同创新是加快产业集群升级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协同创新理论结合知识价值链理论对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构建协同创新下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研究分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指标权重结果给出了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成长中的创新价值链,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演化路径,并指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产业集群保持竞争优势的根本是技术创新和运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系统的一种重要实现方式.本文重点从地域空间角度客观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突出特征,总结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经验,提出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和政府政策行为选择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1.
研讨会围绕产业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范式、产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发展、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推进了产业哲学研究的进展,开拓了产业论与产业创新学科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2.
对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关系及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出两大产业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据此建立了基于DEA的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评价模型。基于全国30省市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归纳出我国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及协同发展的基本特征,揭示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协同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分析了部分区域高新技术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相互作用效率低下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测度我国高技术产业五大行业的知识管理效率,结论显示: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综合技术效率最高,其资源配置和资源使用都有效;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综合技术效率最低,主要因为其规模无效所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综合技术效率较低,是因为这两行业规模效率无效;医药制造业综合技术效率较低是因为其资源配置和资源使用低效导致。在此基础上提出高技术产业知识管理效率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情况,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运用2009—2016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数据,对各子系统有序度和复合系统协同度进行测量,并对各行业分析结果进行聚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整体偏低,行业间的差距较为显著,以通信设备制造和化学药品制造为代表的两类行业协同演化水平较高,航天器制造的创新吸收子系统有序度相对较低。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行业协同创新发展状况并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不断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运用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投入率和需求率,进一步运用非竞争型I-O,将制造业效率分解为国内增加值效率和进口产品效率,立足于制造业国内增加值效率,分析中美制造业对高技术服务业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大多数低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美国高,而美国高端制造业增加值效率比中国高。为此,中国应借鉴美国高端产业经验,采取加大高端产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融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16.
李平  张俊飚  徐卫涛  李树明  赵可 《资源科学》2011,33(11):2107-2115
本文利用我国1997年-2009年的面板数据,采取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探讨了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高技术产业发展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产业发展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其中产业研发经费支出与产业发展具有正向长期均衡关系,产业专利申请数与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反向长期均衡关系,而研发人员数量投入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尚不明显;②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产业发展的长期均衡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具体来讲,产业研发经费支出及研发人员投入变量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均衡存在短期修正效应,而产业专利申请数变量与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长期均衡不存在短期修正效应。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吸收、增加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投入是保持高技术产业R&D资源投入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将技术跨越理论与对高科技产业特征的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技术跨越战略的定义和中国高科技企业技术跨越战略实施过程框架,为中国部分已经具备一定资源和能力积累的高科技企业成功实施技术跨越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结合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在数字监控技术领域跨越式发展的案例,对以上理论框架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18.
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现实差距与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发展路径转变问题,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创新价值链的产出视角出发构建C-D生产效率函数,对中国各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进行测度,然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收敛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整体上出现逐渐上升的态势,但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和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呈现显著的集群趋势;考虑空间效应的中国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不仅存在着绝对收敛而且存在条件收敛,且固定资产投资对省域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了明显的杠杆效应,但市场竞争和政府支持对省域创新效率的影响表现为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产业集群的创新问题,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论文将生态学理论应用于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影响问题当中,提出了一个生物学模型,用以解释高技术产业集群创新模式。对于高技术集群企业,只要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共生效应大于竞争效应,选择合作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持续稳定,本文基于改进Lotka-Volterra模型来研究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关系的稳定性条件,并以长株潭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系统存在不稳定、鞍点均衡、长期稳定等多种状态;区域间协同影响系数的乘积小于1,是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系统稳定的关键条件。政府部门应针对区域间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关系稳定性的不同状态,发挥区域不同优势,制定差异化政策,优化区域间高技术产业专业化分工,为协同发展关系维持稳定,甚至向更高层次演化提供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