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杜永强  迟国泰 《科研管理》2015,36(9):119-127
本文从绿色产业内涵出发,以国内外权威机构经典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环境三个方面海选指标。利用相关分析与关键指标甄别相结合的方法筛选指标,构建了绿色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特色:一是根据有、无特定指标对评价对象的排序是否产生差异,确定删除的指标是否为关键指标,删除对评价对象排序无影响的指标,保证了筛选出的指标对评价结果有显著影响。二是通过相关分析删除同一准则层内相关系数大的指标,避免了指标反映信息重复。三是研究表明: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煤炭消费总量等23个指标是评估绿色产业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大城市能耗变化的影响因素分解及其区域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飞  刘毅  金凤君 《资源科学》2013,35(2):240-249
特大城市的能耗已从生产领域转向城市功能和自身发展方面,因此其能耗具有与中小城市不同的特性。本文首先分析2010年61个特大城市能耗的空间分布特点,再利用D氏数指分解法对1996年-2010年间32个特大城市的能耗变化做因素分解分析,在综合考虑城市经济增长、人口规模扩大和空间扩张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选取经济规模、单位产值能耗、人均能耗、人口密度、能源空间支持等5项指标,计算其对城市能耗的贡献率,分析共性与区域差异。结论显示:城市所处区域(特别是气候条件、资源禀赋)对其能耗量和能源利用方式有较大影响;经济因素仍是特大城市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因素贡献率较大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地区;人口因素在特大城市能耗变化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低碳型的生活方式是特大城市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紧凑型空间是城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应提倡精明增长,建设紧凑型城市可以有效地减少能源消耗。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省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水资源仅为全国平均的1/6,矿产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的49%,到2010年,全省45种主要矿产将有33种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山东在"十五"中期已由煤炭净调出省变为调入省,按照省"十一五"发展规划,2010年山东GDP将达到3万亿元,万元GDP能耗目标1吨标准煤,全省总能耗将达到3万亿吨标准煤,能源保障缺口巨大。为此应结合循环经济试点省工作,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应根据轻重缓急和节能降耗三大手段的特点制定工作措施,短期重点抓管理,中期重点抓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实行激励政策和约束机制等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反映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十一运会综合得分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结果发现十一运会综合得分与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皆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地方财政收入的影响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与十一运会综合得分相关,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与十一运会综合得分不相关,地方财政收入是影响竞技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5.
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广义迪氏指数分解法对其2006—2015年相关碳排放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量化其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发展对京津冀地区碳排放的促进作用最大,但是"十二五"期间京津冀碳排放量及地区生产总值逐年贡献率开始下降,说明其经济增长的同时CO2排放量在逐渐降低。(2)分解因素中能源消耗强度、能源消耗碳强度对碳排放呈微弱负作用,而产出碳强度对碳排放呈明显抑制作用且超过了其他所有抑制因素的总和,说明低碳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的决定性因素。(3)人口增长对碳排放起到拉动作用,而由于人口城镇化比率以及消费习惯的不同,人均碳排放在北京为抑制作用,在天津和河北呈现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各产业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论文以安徽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建筑业为主要产业能源消耗指标,借助单位根检验法构建产业能源消耗与地区生产总值之间的线性模型,验证二者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454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一是对传统绩效指标进行主成分处理获取主成分及其综合指标;二是计算主成分指标与EVA指标的Speama相关系数;三是构建主成分指标与EVA指标的计量经济模型,以验证EVA的有效性。研究表明,EVA、EPE及EPA与传统绩效指标及其主成分指标的相对排序显著相关,并且可互为因果构建统计模型,这说明用EVA特别是EPE和EPA指标衡量公司绩效与用传统绩效指标评价具有一致性,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为全面了解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决定因素,针对性的提出增收举措,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选取农村居民收入相关的16项指标,采用浙江省2001—2017年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多元回归模型,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决定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农村居民收入决定性的因素主要聚焦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要素投入水平、发展环境水平,其中关联程度最强的是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影响乌兰察布市卷烟销售结构的主要因素,利用Spss软件对乌兰察布市2009年~2017年9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经济指标进行了分析,得出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卷烟单箱批发价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关系;以地区生产总值为例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二次项曲线预测模型,该研究对卷烟需求预测、品牌培育、货源投放等卷烟营销工作的顺利开展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区域间虚拟水贸易模型及其在山西省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水贸易是实现水资源区域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现状进行分析,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区域间贸易模型和各地产业用水系数,构建虚拟水贸易模型,以模拟区域间的虚拟水贸易格局。选取山西省为案例区,利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中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年鉴等相关数据,计算山西省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直接用水系数和完全用水系数,结合山西省与全国其他省区的贸易关系,估算山西与其他省区的虚拟水贸易量,揭示山西虚拟水贸易的空间格局。主要结论有:①2007年,山西省用水总量为58.71亿m^3,通过工农业产品贸易共产生了1.53亿m^3的虚拟水净调入量,对本省水资源短缺局面有缓解作用;②通过农业贸易净调入虚拟水4.89亿m^3,主要来自于新疆、陕西、河北、安徽等省区;通过工业产品贸易净调出虚拟水3-36亿m^3,主要调往河北、江苏、山东、湖北、浙江和广东等省;③山西省虚拟水的来源地主要是我国西部和东北地区,输出地则主要是东部沿海省份,与传统的虚拟水战略相违背;④在工业部门,主要的调出部门是能源相关行业,主要净调入部门则是制造业。建议山西省积极推行虚拟水政策,发展节水产业,通过工农业产品贸易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入虚拟水,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水资源利用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1.
刘顺艳  孙根年 《资源科学》2009,31(11):1880-1886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历史阶段,经济发展对能源(尤其是煤炭)需求巨大,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必会带动能源消费的快速增加.能源的大量消耗会引起环境问题,进而阻碍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缓解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之间的矛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是急需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运用1997年~2006年我国30个省区人均GDP与煤炭消费的有关数据,分析了人均GDP与人均煤炭消费量的关系,依据这两个指标构建二维组合矩阵,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增长与煤炭消费划分为4种类型,即高经济增长-低煤炭消费增长、高经济增长-高煤炭消费增长、低经济增长-高煤炭消费增长、低经济增长-低煤炭消费增长4种类型,并从这4种类型中选取7个典型省区,分析了人均GDP与人均煤炭消费量增长的关系,预测了经济增长过程中煤炭消费的拐点,研究结论可为构建节能型社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磊  韩梦  CarolA.Dahl 《资源科学》2013,35(10):1977-1983
需求弹性是经济学中的基础概念,也是我国煤炭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研究对象.不同于以往的宽泛研究,本文分别从国家维度、时间维度和区域维度对1995-2010年间的我国煤炭需求弹性展开系统化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发现全国煤炭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59,煤炭在所考察期间总体呈现出刚性需求现象,但基于截面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各考察年份的煤炭需求弹性为负值且存在着较大的时间波动,而各区域时间序列的回归结果表明煤炭需求弹性的区际差异: 煤炭主产地其值为负,消费地其值为正.分析发现以国家维度和时间维度的研究结论相互矛盾,而以区域维度的研究结果更加科学合理,具有更为可靠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世祥  刘江宜  张莉  成金华 《资源科学》2013,35(8):1625-1634
煤炭高消耗省份逐年增加的煤炭消费和碳排放,是促进还是阻碍了区域经济绩效?本文基于13个煤炭消费大省1995-2010年的投入产出面板数据,利用Malmquist指数法,实证测算这些地区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以考察这些区域的经济绩效状况.结果发现,1995-2010年期间,国内13个煤炭消费大省的经济绩效普遍得到了持续改善;而且,煤炭消费规模较大地区的经济绩效增速相对快于煤炭消费规模较小地区,煤炭消费增速较快地区的经济绩效增速相对快于煤炭消费增速较慢地区;此外,主要煤炭消费区域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是由技术进步引起的,效率贡献非常有限.这意味着,政府在分解节能减排目标时,应适度允许煤炭消费大省在节能减排目标方面的灵活性;同时,煤炭消费大省经济绩效提升的重点在于理顺要素市场配置机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王保忠  黄解宇  王保庆 《资源科学》2009,31(6):1069-1080
在对煤炭资源价格机制形成的历史过程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以1978年~2004年间山西煤炭产量、消费量与山西经济增长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认为山西煤炭生产量与GDP增长不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而山西煤炭的消费量与GDP增长有着很好的同步关系,煤炭消费量的变化最终影响了经济的增长。该结论解释了山西煤炭“资源诅咒”的现象。山西资源经济要健康可持续发展,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实选择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从理论层面到实际操作层面面临诸多障碍,其中制度障碍对于资源富集地区显得尤为突出。循环经济必须以经济循环为前提,经济性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条件。从企业角度看,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的形成必将克服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本障碍;从政府角度看,煤炭企业生产开采的外部负效应,单独依靠企业自身努力不能克服,而必须由政府从宏观调控及立法的角度对煤炭企业的税费制度进行配套改革,最终与企业内部努力形成合力,以解决煤炭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因此,一个市场化的科学的煤炭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以及合理的相关税费政策是富煤省份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5.
河西煤矿巷口井位于丰城市梅林镇低山村委会境内,B4煤层为区内主要可采煤层,依据其煤质化验指标,属中灰、中高硫、高热值瘦煤,可作炼焦配煤,动力用煤,工业锅炉、火力发电等用煤及民用煤。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煤炭资源跨期配置的理论分析,认为实现煤炭资源代际公平的跨期配置不能只依靠煤企和市场力量,也不能单纯依赖政府和相关调控制度,而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建构一个政府引导下以市场配置为基础的跨期配置机制。本文尝试从微观(煤炭企业、煤炭市场)和宏观(政府、相关制度)两个角度,将两大因素置于一个完整的分析框架内,建立起一个能够实现代际公平的煤炭资源跨期配置机制。强调在煤炭资源跨期配置机制中,由省级政府作为其利益代言人,纳入配置体系当中,体现富煤大省(如晋陕蒙等省区)的区域经济利益;同时,将煤炭资源代际配置利用的"制度"作为后代人的利益代言人纳入配置机制中,体现煤炭资源配置的代际公平。  相似文献   

17.
试论我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金祥 《资源科学》2003,25(4):9-13
煤炭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多年来,关于我国煤炭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状况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一些研究者认为我国煤炭产业在国际上有一定的竞争力,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我国煤炭产业较缺乏国际竞争力。根本原因是对其缺乏一个客观的、定量化的指标或判别参数。该文在广泛参阅前人著作和文献的基础上,应用REP和TSC参数,对我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了较为定量化的分析和讨论,认为我国煤炭产业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同时,为探讨我国煤炭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来源,简要分析了我国煤炭产业的比较优势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中心—腹地模式观,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晋陕豫冀蒙组成的煤炭资源聚集地区内省区之间的科技协同创新绩效水平。结果表明,山西省与豫冀蒙三省区之间的科技协同创新绩效相对不理想,晋陕科技协同创新绩效较高,协同投入与产出比相对良好,集聚了省内主要科技资源的太原市和西安市在形成中心—腹地模式科技协同创新关系方面的潜力较大。将来有较大可能形成科技资源以西安市为中心向山西省境内城市辐射的局面,因此,提出山西省应主动承接陕西省科技辐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煤炭开采综合效益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赵国浩  卢晓庆 《资源科学》2011,33(10):1924-1931
本文通过研究我国煤炭资源的特点及开采的概括,分析得出影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具有应用价值的煤炭开采综合效益模型。运用DPSv7.5.5软件,结合焦作市住村矿相关数据,计算出各年份该矿的实际综合效益,并对影响煤炭资源开采回采率的要素对回采率的影响程度进行确定,得出相关要素的最优组合。为今后煤矿企业的科学开采提供参考。对于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的提高,合理的要素投入组合的选择,实现煤炭资源开采综合效益最大化,其研究结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煤炭企业生产代价不仅制约我国煤炭生产,更影响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目标。应用全国煤炭生产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我国煤炭企业生产代价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