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音乐科技史是音乐史学与科学技术史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对于音乐史、科学技术史来说,均为一新开拓的研究领域。为了发展音乐科技史研究,文章试对音乐史中的音乐科技研究成果及当代音乐科技研究的主要课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技术史是一部闪烁着中华民族勤劳、智慧象征的科学史诗。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交流中外学者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心得、体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浙江大学和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将于1992年8月25日至30日  相似文献   

3.
论走向科学技术学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从多角度考察了走向科学技术学的趋势 ,讨论了科学技术学以科技哲学、科技史、科技社会学、科技政策和管理为基础学科构架的问题 ,以及需要中国自然辩证法界、科学技术史界和科学学界的协调努力。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之初,科技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议题得到国家的重视。195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的成立标志着科技史学科在中国的建制化及研究队伍的职业化。在整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科技史学者主要开展学科史和专题史的研究。1978年以来,科技史学科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和高校研究单元陆续成立,多种学术期刊问世,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国际化进程加快。同时,研究工作从古代延伸到近现代,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不断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近年来,高校的科技史学科在不断调整,带来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地理环境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不仅古代如此,现代亦然.因此,地理环境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应成为科学技术史与科技哲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但是,在迄今流行的科技史、科技哲学的著作与教材中,关于地理环境与科学技术关系的内容未能占有一席之地.因而,有必要开拓科技地理史及科技地理学研究方向,并作为科技史与科技哲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尝试提出地理环境影响科技创新的四种基本方式,并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深入阐述了地理环境如何通过恩赐、挑战、地缘、远因等四种方式,对人类科技创新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科学中国人》2008,(1):128
日前.第三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评奖结果揭晓,共有三部科技史著作获得这一奖项,它们是:席泽宗院士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卷)获得二等奖;周魁一撰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水利卷)获三等奖:田淼撰写的《中国数学的西化历程》获得提名奖。此外,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史料》2004,25(2):187-187
第八届全国技术史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4月5—6日在清华大学图书馆举行。会议主办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技术史专业委员会和清华大学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协办者有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内蒙古师范大学科技史与科技管理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德马普科学史伙伴小组。来自国内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台湾的代表有新竹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黄一农教授、台湾大学化学系主任刘广定教授、南台科技大学林聪益博士。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5月定价:88元本书是《数学·历史·社会》(数学史论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的姊妹篇,是作者杜石然在中国科学技术史方面的一部自选论文集,分古代科技与社会、中国近代科技史、中外科技交流、科技人物研究、附录等部分,内容包括历史文化背景下中国科技潮起潮落,略论两汉科技与两汉社会等。本书探讨了 "通史"所应该特别关切问题的探索和回答,也包含了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史相关的内容,概括出科学史家杜石然后半生的主要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当代中国科技史如同"两弹一星"史、农垦史、三线建设史一样,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社会主义特色,都是新中国历史的亮点。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几乎一片空白,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还不到五百人。但新中国成立后仅过了三年,人数就翻了四番,达到8000人;到1960年又翻了三番多,增至9万人;在改革开放之始的1978年,又翻了近两番,达到31万人;到2005年,仅科学家和工程师就合计多达136万人。  相似文献   

10.
试论口述科技史的客观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述科技史的客观性是个弹性概念,由于受访主体的特殊性,其客观性程度较其他类型的口述史要高一些.口述科技史的客观性体现于互动的过程之中,为了使口述科技史的实践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方向,追求客观性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文物古迹,是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生动历史见证.它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观照科技史的发展历程,追索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解释及改造的过程中,科学技术所起的核心和支柱作用.本文以晋式青铜器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器物,追溯其发展脉络、铜料的采集、冶炼和制作工艺过程,并通过对其中一些铜器所蕴含的天文学、音学、机械学等科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和探讨,试图为科技史的研究和地方文化的繁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我于1 96 3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整整工作了4 1年了。在这4 1年里,根据工作性质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 96 3年8月至1 983年4月,在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从事科技史研究,主要是化学史研究;为了解决两地分居,我忍痛割爱离开了北京,1 983年5月调至山西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室,从此,我的工作性质发生了重大转换,由单一从事科技史研究,转换为既从事科技史与科技哲学研究,又从事科技史与科技哲学教学工作,不但从事本科教学,还要从事硕士生、博士生教学工作;1 983年5月调至山大后,张家治教授要我抓一下由内部刊物《自然辩证法学习与探讨》变为公开刊…  相似文献   

13.
从社会需求与技术的根本关系、技术发育的自我增长性以及科学技术史的合理解读来看,阐述"技术工艺性目的与伦理无关"观点的种种"理由"均难以成立。这一观点本身也就不能成立了。与之相反,确认技术本身的伦理蕴涵这一技术伦理的应有之意,既有助于总结科技史上的经验教训,同时对指导技术的现实活动与未来实践也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2018年,笔者将与读者通过"画说科技史"系列文章,一起探寻中国古代科技史。一提到中国古代科技史,有的读者朋友可能会不以为然,因为我们不仅在教科书中接触过科技史,也能在各种通俗读物和电视节目中"耳濡目染"。所以一些读者可能会反问:"你这葫芦里究竟有没有新药?你到底有什么新的讲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批林批孔"运动期间发表的大量与中国科技史相关的论文以及少量著作进行分析研究,从科技史研究的意义、科技的创造者、科技的来源与发展、科技史与政治活动的关系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人的科技史观,并简要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发明创造国家名录农业、食品、医药技术类初选条目专家咨询会在京召开.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推荐.来自农业、食品、医药、科技史领域的8位专家和13位初选条目撰稿人参加了咨询会。  相似文献   

17.
日前,学科史研究试点项目中期检查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充分肯定了中国地质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华医学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联合)以及中国科技史学会四个课题组前期在研究队伍建设、充分调研、统一思路、达成共识等方面所做的工作项目进展顺利,并要求根据专家意见做进一步的修改。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临严重挑战。回顾历史可知,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起源与西方科学史有很大的不同,从一开始就是科学家自主的学科史研究,以考据为基础,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倾向。经过多年发展,科学技术史学科成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认定的一级学科,自有其内涵与外延,逐渐形成科学史、技术史、农学史、医学史、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几个方向。科学技术史学科本质上属于历史学,但目前定位于理科是合适的,折衷方案是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史具有教育、科学、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价值。中国特色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需要坚持科学技术史学科的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从理论、方法、应用三个层面进行思考学科体系;要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吸收一切可吸收的资源,开放办学,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面向应用层面,重构科学技术史的理论体系,从多种进路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9.
张佳静 《今日科苑》2018,(11):63-71
科技人物研究正在成为科技史研究领域的新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逐渐参与进来,并于去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人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在上月底召开的学会年会上,科技人物研究分会场共有48位学者与会,宣读论文18篇。本文除概述会议基本情况以外,还根据代表们提交的论文摘要和会上的发言记录,分单元对报告一一概述,以供大家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20.
<正>作者通过对自己早年家庭、求学生涯的回顾,并谈及一系列亲历的科学事件,包括在中国科学院三十年的经历、参与筹建中国工程院、与知名科学家的交往,等等,揭示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本书为研究两院院史,以及当代科技史与科学人物,提供了大量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