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实践社团,提出了一个知识转换与知识共享、创新的分析框架和方法.首先在综合国内外实践社团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实践社团与组织持续学习力,以及影响知识转换的关键因素,结合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知识转换、流动的生态空间模型,并引入生态能值作为实践社团知识转换测算因子,从而为组织知识转换与学习能力提供评价依据.  相似文献   

2.
卫桥  陆惠文 《科技管理研究》2014,(7):133-136,148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企业必须紧密依靠人力资本,然而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和流动性特征对企业过分依赖人力资本埋下较大的隐患,如何将员工个体人力资本转化成为企业组织资本成为企业日益关注的焦点。知识共享和组织学习是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转化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机制。实践社团作为一种关注于共享、学习与创新的自组织结构,能够提供知识共享与创造、互动学习的平台与情境,促进组织学习,进而实现人力资本向组织资本的转化。企业应该支持和培育实践社团。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践社团实现组织知识共享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知识管理领域,实践社区日益成为组织知识共享的重要形式。从本质上说,实践社区是非正式团体,参加者有共同的兴趣、主题或者联系。本文在分析实践社团的概念、功能和构成三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发展和培育实践社团时应注意的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实现"软"知识管理的有效方式——实践社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实践社团作了一个综合性的论述。首先介绍了实践社团与知识管理的关系以及实践社团的相关基础理论问题,重点探讨了实践社团在企业“软”知识管理中的作用,然后从虚拟社团和实践社团与博客的关系这两方面介绍了实践社团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系统框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一直是学术界和应用领域重点研究且难以突破的问题,本文从本体论(Ontology)出发,分析了本体论在隐性知识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了基于本体论的企业隐性知识转化与共享系统框架,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信息共享空间之所以具有较强的时代适应性是因为它是一个知识转化和创新的空间。但是这种转化和创新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知识螺旋模型,而这种模型有其局限性:单维、闭合和线性。基于此,分析了共享空间内知识转化的三个条件:理论模型基础、发生空间和动力机制,然后据此多维度、多层次、非线性地分析了开放性共享空间的知识螺旋转动,全面揭示了螺旋转动、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的内在关系与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7.
SECI框架下的多层次组织知识转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知识转化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在提出知识的四种基本类型、知识转化的起点、终点和周期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SECI框架下以知识共享和知识应用为目的的层级间知识转化和基于个体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组织间知识转化,并对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知识的隐含性、分散性和知识价值作为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并考虑了知识共享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建立了一个概念框架;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企业内员工知识共享的因素以及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共享对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的隐含性和分散性对企业内知识共享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果对于大型组织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共享主体的SECI细分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知识共享活动的特征,提出了知识共享三要素——共享对象、共享手段、共享主体,并在知识类型转化的SECI模型基础上,根据知识共享主体的不同提出了知识共享的16种细分模式,并对这16种模式进行了界定,从而有助于组织明确知识共享这一过程,促进个人、团队、组织间的有效知识共享。  相似文献   

10.
知识共享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原理、工艺、管理、市场等多元知识流动的驱动力。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界定为两个层次,即关键稀缺知识共享和基于社会网络的知识共享,在此基础上挖掘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共享的内在规律性,提出强弱联结交叉融合的知识共享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知识溢出与知识转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的研究重点从生产系统转向了知识系统,其中知识溢出关系到集群知识系统的知识源问题,知识转化关系到产业集群的知识利用和配置问题,集群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是通过这两个过程完成的.首先对产业集群知识溢出进行了多层次的解析,其次探讨了集群知识转化的SECI过程,最后分析了知识溢出和知识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将知识管理理论中的知识转化理论和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理论结合在一起研究知识共享,并把这两个理论运用到目前发展迅速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管理咨询公司中。针对管理咨询公司的特点区分管理咨询公司中的三种知识类型,详细探讨在企业内部知识市场的框架下,管理咨询公司内部各种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构建管理咨询公司内部知识市场中的知识共享机制。  相似文献   

13.
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转化一直是学术界和应用领域重点研究的课题。本文从个体因素分析出发,分析了隐性知识转化过程中知识型员工的个体因素特征,建立了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转化的激励模式,以促进组织实现知识型员工隐性知识转化和共享。  相似文献   

14.
王楠  陈详详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9,37(6):1071-1078
通过设置虚拟社区奖励鼓励用户分享知识,已成为众多社区促进用户知识共享行为的重要措施。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问题已经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但其效果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行为划分为隐性知识共享和显性知识共享两种类型,探讨了虚拟社区奖励对两类知识共享行为的相对影响及其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虚拟社区奖励能够显著促进用户的显性知识共享,而与隐性知识共享存在倒U型的曲线关系;愉悦感和自我效能感在虚拟社区奖励与隐性知识共享之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该研究结论不仅加深了对虚拟社区奖励对知识共享行为影响的理解,并且探索了虚拟社区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对社区合理设计虚拟社区奖励以促进用户的知识共享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对知识创新的基本认识及军校图书馆针对知识创新问题在知识组织、知识共享、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等方面所进行的实践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知识共享理论和实践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评析了知识共享的内涵、类型、过程、模式、实践。对知识共享内涵的认识有信息技术、沟通、组织学习、市场、系统等角度;对知识共享的类型的认识有共享的主体、共享的知识类型等角度;对知识共享的过程的认识有交流、知识主体等角度;知识共享的模式包括SECI模式、行动—结果的模式、基于信息传递的模式、正式和非正式的模式。对知识共享的实践主要总结了一些著名公司的做法和成绩。  相似文献   

17.
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给电子商务带来商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虚拟社区、电子商务、知识共享的关系,分析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的形式,结合实践论述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给电子商务带来的商机,提出了激励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活动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了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促进图书馆隐性知识共享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即采取激励机制加强隐性知识共享的规范化管理;通过网络技术创新,构建有利于隐性知识共享的信息平台等。  相似文献   

19.
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转化模式与知识共享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项目管理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多类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其中蕴含着大量的不同方面不同类型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共享是提高科技项目管理工作与各类科技人员自身水平的需要,具有促进科技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结合辽宁省科技基金项目管理的实际经验,提出了科技项目管理中引入知识共享的必要性,进行了知识共享需求的动因分析,在知识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类知识在知识共享过程中的转化模式,给出了科技项目管理中知识共享的实施办法,并对科技项目管理中的知识共享进行了有效性评价,建立了知识共享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可拓理论的知识共享综合评价算法。  相似文献   

20.
物质激励、知识所有权与组织知识共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辉  杨忠  冯帆 《科学学研究》2011,29(7):1036-1045
 组织知识管理实践发现个体间知识共享无法通过强制方式得以实现,而是依赖于组织对个体的激励。本研究运用理性行为理论,以通讯行业的185名知识型员工为调查对象,深入剖析了物质激励和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对个体知识共享意愿及行为的作用机理,得出如下结论:(1)虽然物质激励对个体知识共享主观规范有积极的影响,却并不能直接改变个体对知识共享的态度;(2)个体知识共享的态度和共享主观规范可以促进个体知识共享意愿的提高,知识共享意愿进而可以有效预测知识共享行为的发生;(3)知识共享的主观规范与知识共享的态度正相关;(4)感知的知识所有权在物质激励与知识共享主观规范的关系间起到调解作用没有得到证实。本研究为组织设计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