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读往来     
《今日科苑》2010,(11):126-127
李德华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 贵刊办得不错,尤其是“科技巨擘”栏目,我很喜欢看。在这个栏目中,你们相继报道了钱学森、孙家栋等科学家,很好,可读性强。希望贵刊能进一步做好这个栏目,更多的报道老科学家的事迹,展示老科学家的风采,因为这些老科学家所展示出的学术精神,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科学家学习的。希望贵刊越办越好,真正成为科学家的知心朋友,成为宣传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2.
编读往来     
《金秋科苑》2010,(11):126-127
李德华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教授 贵刊办得不错,尤其是“科技巨擘”栏目,我很喜欢看。在这个栏目中,你们相继报道了钱学森、孙家栋等科学家,很好,可读性强。希望贵刊能进一步做好这个栏目,更多的报道老科学家的事迹,展示老科学家的风采,因为这些老科学家所展示出的学术精神,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科学家学习的。希望贵刊越办越好,真正成为科学家的知心朋友,成为宣传科学技术的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正>卓越科学家钱学森是我国倡导科学学研究的第一人。在钱学森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为深切缅怀钱学森先生对我国科学学发展的杰出贡献,促进我国科学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由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大连理工大学科技伦理与科技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17日在  相似文献   

4.
不久之前.教育部长易人。钱学森逝世,留下关于“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的遗憾。安徽省11个教授联名上书新教育部长.希望他能够解答这个“钱学森之问”。近年来教育界可以说是风波不断.学术造假,学术品行不端的事件屡见报端,一些高校主抓基建的副校长纷纷落马,教育正在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领域。实际上,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家在科学研究领域难以摘取诺贝尔奖等重大国际奖项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科学家之间相互“攻击”得太少。只有学术上以不断“攻击”为主导的学术风气才能造就真正伟大的天才,才能创造经得起时代考验的伟大学术成果。为了科学,为了学术,我们与其相互吹捧,不如相互“攻击”。因为前者容易让人忘乎所以,只有后者才能让人更看清自己。  相似文献   

6.
高校科技管理--管理权与学术权的分离、交叉与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管理权与学术权的分离与整合,是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急需。在此,讨论了管理权与学术权的界定、分离、交叉、重叠和整合,认为管理权的行使应以“科技管理专家”为主,学术权应归属于“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入选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高被引科学家数据库中的物理学科高被引科学家为样本,从学术生产力与影响力的二维视角对科学家的学术年龄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主要有如下发现:(1)学术年龄在区间[1,25]之内时,学术影响力高于学术生产力;(2)学术影响力与生产力均存在较长的衰退期,但学术影响力活跃程度高于学术生产力;(3)学术影响力达到波峰时的学术年龄存在不确定性,而学术生产力可以唯一确定;(4)学术影响力与生产力最佳学术年龄区间均近似符合“黄金分割率”;(5)学术影响力和生产力与学术年龄之间的拟合关系均为三次多项式分布。同时,在文末分析了本文的研究不足;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学术型企业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学术型企业家”产生的背景着手,着重对“学术型企业家”的实质进行了探讨,提出兼备科学家创造力与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新型创业者将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观点,继而论述了学术型企业家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首次交叉科学学术讨论会于1985年4月17日-19日在北京召开,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照华、副秘书长沙洪,中国科协顾问裴丽生,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田夫、李宝恒,国家科委副主任吴明瑜、国家科委顾问王康等共一百多名老、中、青年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参加了大会。我国老一辈的科学家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在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钱学森同志指出:“所谓交叉科学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交叉地带生长山的一系列新生学科。交叉科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10,(11):24-24
“我个人觉得,我们必须下大功夫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在科学界和大学中大大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先生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科学道德建设论坛中对“钱学森之问”答案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11,(23):43-43
2011年12月1日,中国科协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弘扬钱学森科学精神,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钱学森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为中国科协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作为享誉中外的科学巨匠,其卓绝的学术功绩和思想光辉在学术界掀起探究热潮。在钱学森百岁诞辰之际,我们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历数他给我们留下的思想财富,试图展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钱学森科学思想体系。共词分析的结果表明, 他在“系统科学与工程”、“思维科学”、“大农业经济”、“科学学”、“技术科学”、“城市科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思想尤为后人关注,其中,“系统科学思想”作为核心思想始终贯穿于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学森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3.
《走近钱学森》的作者叶永烈曾经随机访问身边的“80后”、“90后”,问他们知道不知道钱学森?年轻人的答案几乎很标准:课本上说钱学森是“抵过五个师”的大科学家。再问知不知道钱学森别的事情?年轻人先是沉默,继而有几个犹豫的声音:“是造原子弹的吧?”叶永烈的感觉是震惊。继续问这些年轻人,将来想做什么?年轻人觉得他的问题很“OUT”,“这年头谁不想早点毕业,多挣些钱,早点买到房子、开上车子?”叶永烈因此决定,把《走近钱学森》这部传记的读者锁定在“80后”、“90后”身上。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10,(2):1-1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巨大贡献,堪称当代的民族英雄。而且他走过的人生道路,无论是学术成就还是幸福的婚姻,都堪称典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回望钱学森的成长历程和教育背景,是否也有值得教育界、学生父母和莘莘学子领悟和思考借鉴之处?全面发展的典范钱学森1 92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纵观钱学森的一生,德智体美无不达到顶峰。"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刘沪校长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参考了李秀果、陈益升、张碧晖和曾国屏等同志有关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以为,学术不端主要由“学术骗子”酿成,而“学术骗子”并非整齐划一。他们或可分三类:学术贩子、学术混子和学术棍子。对其进行立体观察,须要用三只眼。第一只眼看“学术贩子”不仅有天赋的才华,过人的精力,更有后天练就的学术实力。 (出身贫寒者,没有现成的社会资源可利用,只能埋头苦干)。“学术  相似文献   

17.
眭平 《科学学研究》2011,29(10):1449-1453
 凡在科学探索中取得辉煌成就的科学家,大多是知识面广泛、涉及研究范围开阔的“博学”者。这已成为科学史上一大事实。从钱学森的“博学”谈起,探讨科学大师的“博学”现象、“博学”动机,及 “博学”在科学探索中的创新作用,并对“博学”问题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8.
看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这一主题,便想到了杰出科学家钱学森。他所倡导的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这些堪称是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又与最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方面做出的典范。我认为,钱先生对待城市、建筑、园林学术问题上的科学思路、方法、精神以及民主意识等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领会和借鉴。故在此作一些回顾、介绍与思考并和同道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19.
“人体科学”是钱学森晚年致力于的研究之一。考察和研究钱学森的著作,发现钱学森的“人体科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不是凭空的和偶然的,有其深刻的思想基础,其中中国传统神秘文化的复兴与有机自然观的复活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对钱学森“人体科学”概念的提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郝霖 《今日科苑》2010,(1):74-75
2009年10月31日,我国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同志逝世。11月6日上午,钱学森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在钱老遗体前方,摆放着夫人蒋英敬献的花圈,挽联上写着“学森安心走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