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建控制权动态配置模型,采用数值分析,寻求能使VC和EN达到次优努力水平的控制权配置类型及其激励机制。结论显示,通常情况下以企业业绩为信号的相机控制是最优的,当且仅当VC和EN之间谈判力悬殊时由谈判力弱的一方控制是最优的。研究结论验证了风险投资中广泛采用相机控制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之间的控制权分配以及风险企业股权结构形成了风险投资的有效激励机制.在风险企业家拥有完全控制权的情况下,讨论了事前合约中风险投资家的持股比例问题.与传统的风险投资激励机制研究不同之处在于,综合考虑了控制权分配以及持股比例对激励机制的影响,关注在一定控制权分配下,能规避事后再谈判的风险投资家持股比例的约束条件.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风险项目满足一个强约束时,不会发生道德风险;当风险项目满足一个弱约束而不能满足强约束时,存在一定约束下的持股比例以规避道德风险;而当风险项目甚至不能满足弱约束时,则事前持股比例的约定并不能规避道德风险,此时事后再谈判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丁川  李爱民 《科研管理》2020,41(5):213-230
企业家(EN)的努力对项目的现金流有着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EN的努力分为:质量努力和管理努力,并研究了三种控制权安排(EN控制、投资家控制和条件控制)中的合同设计问题。通过建模分析研究表明:(1)EN拥有控制权的合同很难达到社会有效率,出让部分控制权的条件控制权安排总是社会有效率的,出让全部控制权虽然不能保证社会有效率,却大大扩大了融资范围;(2)再谈判虽然能保证EN控制事前、事后有效率,但再谈判不总是可行的,而且再谈判成本也会造成效率流失;(3)股权分配虽然能解决风险投资家(VC)控制下的事后无效率,但这以牺牲事前效率为代价;(4)VC拥有控制权时,如果VC获得的支付大于好状态下的清算值,那么合同是社会有效率的,如果VC获得的支付不大于好状态下的清算值,那么合同事前激励为零,事后无效率,最终项目必然清算;(5)VC的保留效用会影响控制权的安排,如果VC的保留效用高于一阶努力水平下的社会最优福利时,VC拥有控制权是最优的控制权安排。当VC的保留效用低于一阶努力水平下的社会最优福利时,并且再谈判成本趋近于0时,EN拥有控制权是最优的控制权安排;当VC的保留效用低于一阶努力水平下的社会最优福利时,如果再谈判成本不是无穷小量,则条件控制是最优的控制权安排。  相似文献   

4.
对现有合作创新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强调了合作创新的不完全契约本质。基于不完全契约框架,分析指出,控制权配置是影响合作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融资契约的选择不仅反映了企业的资金成本和融资风险,还会影响到利益的分配(即控制权的配置),进而提出了将融资契约选择与控制权配置相结合分析合作创新这一研究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相互套牢的创业企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不完全契约为基础,在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的框架内,从缓解企业家与投资家相互套牢问题的角度,在扩展企业家风险偏好、假设企业状态变量不可证实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企业家事前努力水平、企业家与投资家讨价还价能力、企业中期绩效信号、投资家投资额、管理监督成本、项目清算价值等变量,建立了创业企业控制权动态配置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控制权配置方式下的双方收益与企业价值,确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表明:相机控制与投资家控制交替实现控制权最优配置;当企业家讨价还价能力较强时,或较弱时,如果绩效信号较低,投资家控制最优,企业价值不会随之变化;当企业家讨价还价能力较弱并低于临界值,如果绩效信号较高,相机控制最优,反之投资家控制最优,企业价值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6.
PPP模式下,公私双方控制权的合理配置与合作效率密切相关。针对PPP合作过程中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的能力差异性、目标差异性以及水利基础设施不确定性大的特点,结合不完全契约理论建立激励约束视角下水利PPP项目剩余控制权的优化配置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私人部门的投资额度、股权比例、技术水平、管理能力,以及公共部门的协调、监管、社会收益期望值等因素与剩余控制权配置比例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系列基于剩余控制权优化配置的激励约束方案。为PPP模式下公私双方的剩余控制权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和应用依据,完善和补充PPP模式契约机制设计理论。  相似文献   

7.
以不完全契约为基础,在金融契约和控制权配置理论的框架内,运用博弈分析方法,基于附属公司或银行的创业投资机构(长期投资家)与独立的投资机构(短期投资家)在投资金额、增值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通过引入企业家事前努力水平、投资家投资额和管理监督成本、项目清算价值等变量,构建了两类投资家下创业企业控制权动态配置模型,研究如何设计短期与长期投资家下的创业投资契约,确定企业控制权最优配置。研究表明:当企业家选择长期投资家,不论企业家或投资家谁拥有控制权,均可实现控制权相对较优配置;当企业家选择短期投资家,由企业家拥有控制权可以实现控制权相对较优配置。  相似文献   

8.
考虑R&D溢出、企业谈判能力的影响,将企业独立研发、合作研发和技术引进统一到一个两阶段R&D/产品模型下进行考察,分析企业选择不同技术获取方式的条件及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技术溢出水平较低时,具有一定谈判能力的企业存在技术引进动机;当技术溢出水平较高时,企业会选择合作研发进行创新,与谈判能力无关.当企业选择技术引进时,产量提成模式下的社会福利水平高于固定费用模式,但低于独立研发时的社会福利水平,并且与企业谈判能力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党兴华  王雷 《预测》2009,28(4):34-42
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是现代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的核心问题.本文将公司治理中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纳入终极控制人超额控制的分析框架,以深市A股市场的166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非超额控制下,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配置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还表明,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偏离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技术(人力资本)密集型行业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分享比例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在详细分析了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控制权的配置途径、原因以及运行效率的基础上指出了证券投资基金控制权配置机制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在现有制度安排下重塑证券投资基金控制权配置机制的方法以及改进外部制度安排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集团总部价值侵蚀的几个方面的影响,指出在当前公司控制权市场发展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各子公司,业务单位完全可以改弦更张创造更大的价值,并就集团总部价值的回归与创造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学习能力对企业技术联盟伙伴选择的影响机制,并以部分国外大型企业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行业竞争强度和溢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企业学习能力较低时会选择与同行企业合作的横向技术联盟模式,而学习能力较高时则倾向选择与上下游关联企业合作的纵向技术联盟模式.异质知识的创新价值和保护自有核心技术则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企业学习能力与研发合作契约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春 《科学学研究》2004,22(3):312-316
企业的学习效应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获得、吸收外部技术的能力,一方面企业的学习效应又成为企业的研发合作不稳定因素的来源。本文建立了一个动态模型,分析了企业学习效应(包括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时间)如何改变了合作双方对转移支付的谈判地位,从而导致合作中断的原因,即学习能力较强的企业较之另一方获得更多"可再利用"知识以及技能,从而增强了讨价还价能力,如果对方不接受其提出的条件,合作关系将被中断。在合作研发双方企业的学习能力为常数时,随着合作研发中相互时间的延长,投入努力较多的一方,从而也是投入专用性资产较多的一方,在再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但是随着合作研发周期的延长,情况发生了有利于投入努力较多一方的变化。本文还回答了在学习能力特别强和学习特别弱两种极端情况下合作研发关系易于瓦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融资契约是现代财务契约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债务契约和股权契约.关于融资契约与剩余控制权的研究,现有许多文献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债务契约结构和股权契约结构内部剩余控制权配置情况的分析.研究表明,在债务契约和股权契约并存时,二者具有互补性,剩余控制权具有相机配置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瑞茜  陈向东  黄敏 《科学学研究》2016,34(11):1708-1715
文章基于119份问卷的样本数据,以后续合作过程为调节变量、难度压力为中介变量,通过建立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研究了初始合作基础、后续合作过程影响国际生产合作方式下的技术学习效应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使用Johnson-Neyman法进一步检验双方合作基础在后续合作过程影响下分别对接收方难度压力、技术学习调节效应的显著区间。研究发现,双方的合作关系直接正向影响学习方的技术学习效应,而难度压力的中介效应不显著。后续合作过程负向调节双方初始合作基础对学习方难度压力的影响,以及转包双方初始合作基础对承包方技术学习效应的影响,这一调节效应部分地受到难度压力的中介影响。因此,我国高端制造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合作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双方后续知识合作过程与初始合作基础的交互作用并发挥学习方难度压力对技术学习的有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徐细雄  刘星  杨卓 《科研管理》2011,32(4):128-135
控制权配置是影响风险投资合约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以控制权理论发展演进为脉络,介绍了国外风险投资合约设计中控制权配置的经典模型及经验证据,主要包括控制权静态配置模型、控制权相机但离散转移模型、控制权相机且连续转移模型等,并对各模型适用条件和范围进行了简要评述。最后,论文还结合国内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研究存在的局限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不完全契约的风险企业控制权配置 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文章在扩展风险投资家与风险企业家风险偏好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分段股权融资、控制权收益以及风险投资家监督成本、风险规避成本与战略性收益等变量,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视角将Tirole(2001)企业融资模型扩展为两期动态过程。基于分段融资的信息发现过程建立两阶段风险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型,分析初始阶段与中期信号显示阶段风险企业家自有财富、运营企业的非货币收益、人力资本专有性与专用性以及风险投资的专用性、风险规避度与战略性收益等因素对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控制权配置的影响,得到了一系列结论,为有关高新技术风险企业治理已有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择了2006-2008年深市中小板块前十大股东中有风险投资持股的168家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对于企业绩效、高管人力资本特征是否影响风险投资企业控制权配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显示,(1)风险投资持股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负相关,呈现出控制权安排具有相机抉择的特征,即当公司的绩效表现不佳时,风险投资者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而公司状况好转时,风险投资者的权力会释放控制权;(2)高层管理团队成员受教育水平和政治背景与风险投资企业配置权之间显著负相关,高管团队成员平均年龄和专业背景异质性对风险投资企业控制权配置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在承揽研发外包的过程中,如果新的研发路径出现,代理方会将此路径披露给第三方,而委托方为治理这类可能发生的披露行为,会在双方研发外包关系形成时配置最优的控制权。尽管控制权越大,代理方的披露行为越能够被有效地治理进而委托方的收益也越大,但越大的控制权所带来的成本也越大,故最优的控制权配置应该在权衡该收益和成本的基础上进行。而在此过程中,合同的不完全性表现得越明显,委托方所拥有的最优控制权就越大。另外,不同于Lerner和Malmendier的论断,委托方配置最优的控制权将占优于不配置任何控制权。而相关的经验性证据也验证了这类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承揽研发外包的过程中,如果新的研发路径出现,代理方会将此路径披露给第三方,而委托方为治理这类可能发生的披露行为,会在双方研发外包关系形成时配置最优的控制权。尽管控制权越大,代理方的披露行为越能够被有效地治理进而委托方的收益也越大,但越大的控制权所带来的成本也越大,故最优的控制权配置应该在权衡该收益和成本的基础上进行。而在此过程中,合同的不完全性表现得越明显,委托方所拥有的最优控制权就越大。另外,不同于Lerner & Malmendier(2010),委托方配置最优的控制权将占优于不配置任何控制权。而相关的经验性证据也验证了这类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