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众科技》2010,(1):7-8
德国卡尔斯鲁厄技术研究所近期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绿色”水泥生产工艺,既可大大降低能耗,也可明显减少水泥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2.
水泥熟料煅烧的热量来源主要是通过煤粉燃烧产生,一般采用固体燃料煅烧水泥熟料,常用的有烟煤,无烟煤和焦炭。随着水泥工业的发展,水泥生产工艺系统不断更新,煤的燃烧应用技术也得到了提高,很多高硫分煤的无烟煤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也不断扩展。  相似文献   

3.
干混砂浆是将水泥、砂、石膏、添加剂等在干燥状态下按一定比例混合包装的砂浆,材料的混合和计量是生产工艺中的关键环节,一个典型的干混砂浆生产工艺流程。干混砂浆的生产与性能与预拌混凝土一样,是建筑业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飞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中的水泥生产行业的发展势头较强。文章通过对传统和新型的水泥生产工艺的介绍分析提出了新型的节能的生产技术,它不仅节约成本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适合新兴的中小型水泥生产企业的发展情况,同时也推动了水泥生产技术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项深泽  陈斌 《今日科苑》2009,(18):31-31
文章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利用水泥的生产工艺,分析论述了预分解系统的技术改造,对电石渣与淤泥进行分解的环保处理。  相似文献   

6.
筒仓是水泥生产工艺的重要设施之一,由于建筑高度大,内部结构复杂,筒壁滑模施工,从滑模组装、滑升和停滑等对各阶段严格控制,确保了混凝土强度和筒仓质量。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7,(17)
水泥生产线工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高于普通建筑工程设计要求,它要求高标准的建筑耐高温、总规划设计、给水排水设计、环保绿化设计等。本文以萍乡市昌盛水泥厂为例,结合水泥生产线生产工艺特点和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讨论了生产线总平面规划设计以及厂区范围内的主要生产车间及辅助生产车间的总平面布置、工艺、土建、电气、自控、给排水、环保等设计。通过工程项目改造以达到提高水泥生产效率,厂区建筑结构优化,厂区美化环保等效果。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分析指出废气污染物以工业粉尘及SO<,2>为主,其产排污系数受多种因素影响,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不同环境管理水平下工业粉尘产排污系数数学模型影响方程及不同环境管理水平下、不同生料含水率、原料煤的含硫分对SO<,2>产排污影响方程,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迭代计算方程中各参数,进而拟合出新型干法水泥工业粉尘、SO<,2>产排污系数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9.
彭三苏  罗林  苏清龙 《大众科技》2010,(10):100-101
以Rockwell RSView SE工控组态软件在3200T/D水泥生产线上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例,分析该软件的功能及有关应用软件。介绍软、硬件系统配置,给出DCS的网络拓扑结构图。应用表明,系统设计合理,软件运行可靠,满足了生产工艺的要求,取得一定的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论文通过对内蒙古乌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条生产线在实际生产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生产工艺进行改进,提出了利用板岩替代粘土的新工艺方案。在新工艺下利用板岩配料提高了出磨生料的稳定性;熟料成分含量良好;水泥的28天强度提高较大。总体成本每年可节约80.8369万元。在新工艺下利用板岩配料不仅在性能、成分而且在生产成本上都有了很大的优化。  相似文献   

11.
祝晓东 《今日科苑》2007,(14):93-93
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性能优越的多功能新型轻质建材,是以粉煤灰、生石灰和水泥等为基本原料,以铝粉为发气剂,经浇注成型,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生产工艺制成的一种多孔轻质的墙体建材,通过滨江商业步行街项目的使用介绍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施工砌筑和抹灰工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企业生产工艺的介绍,根据环保的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利用循环流化床锅炉低温燃烧的特点,在锅炉燃烧过程中加入了"AMC"参烧剂,将固体污染物粉煤灰变废为宝生产成水泥,同时又起到了炉内脱硫的作用,即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3.
水泥生产碳排放测算的国内外方法比较及借鉴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魏丹青  赵建安  金迁致 《资源科学》2012,34(6):1152-1159
进行国内外水泥生产碳排放测算方法比较分析,对制定中国水泥碳排放测算标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本文在详细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和体系的基础上,从水泥生产碳排放测算的运营边界与范围、工艺排放、燃料排放、间接排放4个方面,对相关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和准确性及适用性的讨论,并得到以下结论:①各标准和体系的整体框架和计算过程大致相同,而在运营边界的范围、排放过程中的具体计算方法以及CO2排放系数上存在差异;②运营边界的范围一般参考WBCSD-CS《I水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议定书》,各国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报告选项;③水泥生产工艺CO2排放计算熟料法和生料法理论上是等同的,在国家层面的计算一般采用熟料法;④燃料燃烧CO2排放的计算方法一般依据物料平衡法中的发热值来计算,我国应采用低位发热值来计算;⑤间接排放在国家层面只计算外购电力的二氧化碳排放和余热发电项目的抵减量。在上述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我国水泥生产碳排放系数体系的基本测算流程,并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水泥生产碳排放系数测算典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建安  魏丹青 《资源科学》2013,35(4):800-808
本文选取了中国中西部两省区两条典型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目前主流的几种方法进行测算,并通过比较分析探讨了结果发生偏差的原因.研究认为:①单纯从熟料中CaO和MgO反推或者采用国际标准默认值,必然会高估水泥生产工艺排放系数,原因是生料中掺入CaO含量较高的电石渣、钢渣、硫酸渣等替代原料时,工艺排放系数明显减小,优良做法是获取使用替代原料的种类和在生料物料中CaO和MgO的平均占比,折算成一个参数,对熟料法进行修正;②中国水泥生产燃料以烟煤为主,燃料燃烧碳排放系数应在(250~350)kgCO2/t熟料范围内,排放系数低于IPCC标准默认值27%以上;③中国区域电网CO2排放因子较CSI默认值高出25%左右,更符合中国实际情况;④中国实际水泥熟料比在65%左右,由于缺少中国的工厂级数据,国外对中国水泥排放系数至少有10%以上高估,导致估算值高于中国实际水泥生产CO2排放量.另外,还针对中国水泥生产实际,提出四点碳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5.
现代工业发展迅速,为了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各种设备和工艺配置都向大型和超大型发展。给机电安装行业也带来了新的安装难点,而好的施工工法是突破安装工程难点的关键,也是决定该项工序施工周期的决定因素。它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评定以及加快工程进度、降低工程造价都起着积极的作用。结合自己在俄罗斯水泥厂设备安装工程中的工作实践,谈一下"特大型水泥熟料库钢结构库顶吊装和定位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一、水泥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水泥混凝土是水泥基复合材料,水泥是水泥混凝土最重要的组成材料,水泥混凝土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水泥的地位和作用。 水泥混凝土将成为21世纪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建筑材料。  相似文献   

17.
水泥熟料是主要的CO_2排放源,其排放系数受原料种类和品质、生产工艺、生产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中国各地区熟料排放的差异性、减排潜力和策略选择,可以为区域降低熟料排放的方法和政策选择提供决策支持。本文以全国22省市中182条新型干法生产线和75条立窑生产线为样本,对中国水泥熟料排放系数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1)生产工艺的排放差异:立窑熟料排放系数高于新型干法;(2)生产规模的差异:随着生产规模的增加,燃料排放、电力排放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工艺排放则不受此影响;(3)熟料排放系数呈现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加的态势,从熟料排放系数构成来看,熟料高MgO含量将导致高的工艺排放,原料替代减排主要集中在钢铁和磷生产集中的华北和西南地区;高寒区域和西南地区也是高能源强度和高燃料排放的区域。论文进一步分析了工艺替代、规模生产和原料替代三种方式在调研省区的减排潜力,根据各种方法减排量所占份额,将驱动区域减排的方式选择归纳为单因素、双因素和均衡发展三种类型。文章认为调研区域应根据三种方式的份额,有目的地选择减排方式和设计相应的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8.
水泥混凝土构造物就是根据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把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物掺和料和水通过搅拌的手段使其成为均质的水泥混凝土构件。文章从水泥混凝土的制备、运输、浇筑、养护等几方面阐述了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粒度分布对水泥的性能有强烈的影响,探讨水泥的最佳粒度分布,对提高水泥、混凝土性能,降低水泥工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水泥水化早期,水泥各种颗粒的水化程度都较小,影响水泥性能的因素主要是粉体的堆积状态,而粉体的堆积状态主要是由水泥粉体的粒度分布决定的,只要水泥的粒度分布合理,在某一程度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水泥性能。  相似文献   

20.
针对核电专用水泥的特殊技术要求,结合中热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等国家标准,将核电专用水泥的一道道技术难关逐一进行攻克,生产出完全符合要求的核电专用水泥,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