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英汉习语存有相似性的同时亦有差异,于是在英汉习语互译中产生了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现象。在英汉习语的翻译中语言的意念功能决定了习语之间的总体可译性,语言的文化功能造成了习语的相对可译性,而语言的美学功能则使习语产生绝对不可译性。了解英汉习语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有利于更好地使用英汉习语,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这两种不同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以来都是翻译研究领域争论不休的问题。"可译性"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文字之间,通过翻译,将源语文本或单位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实现使用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不可译性"则指"一种源语文本或单位不能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单位,实现不了两种不同语言的人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译者的不懈努力,不可译渐渐变成了可译。本文简单地讨论了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不可译的可译趋势及不可译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伴随了整个语言翻译发展的历史。本文在对语言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进行深入分析的前提下,着重考察了语言的可译、不可译、有限可译之间的转化和互补,揭示了语言翻译问题的复杂性,并促使人们对这一问题进行再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4.
陈石 《海外英语》2013,(6X):128-129
语言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该文认为基于人类认知经验的共性和个性,可译性是有一定限度的。至于不可译则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引起的,是相对的。因此,关于翻译问题的探讨应该从是否可译或者不可译转移到翻译的可译限度以及如何实现不可译到可译转化的问题上来。该文首先运用范畴理论分析语言的可译和不可译并给出其认知理据,进而探讨实现从不可译到可译的认知途径,顺应—关联理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概括性地比较分析不同语言之间的异同点,发现人类思维方式存有相似性的同时亦有差异,说明人类不同语言之间是可译的,但同时亦有可译性限度的问题。这表明绝对等值的翻译是没有的。  相似文献   

6.
高芸  邓卉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1):137-140
本文从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文化功能和美学功能探讨可译性问题。笔者认为语言的认知表达功能决定了语言之间的总体可译性,语言的文化功能造成了语言之间的相对不可译性,而语言的美学功能乃是语言之间产生绝对不可译性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7.
试论英汉翻译中的不可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翻译中,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由于源流截然不同,在化背景和生活环境方面,有根本的差异,所以有些语言字不能用另一种语言字准确完整地把它再现出来。译入语本身缺乏相应的表达方式,这是相对不可译性产生的根源,或译入语缺乏对等的表达形式,这是绝对不可译性产生的原因。本就两种不可译性分别予以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语言表层功能和文化差异的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可译性问题,并把不可译性区分为绝对不可译性和相对不可译性,语言的认识表达功能与美学功能引起了绝对不可译性,而民族之间不同文化乃是相对不可译性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9.
章从语言表层功能和化差异的不同角度分析了不可译性问题,并把不可译性区分为绝对不可译性和相对不可译性,语言的认识表达功能与美学功能引起了绝对不可译性,而民族之间不同化仍乃是相对不可译性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0.
人类思维和思想感情的共同性构成了世界上各种语言的相融性和相似性,从而形成了语际翻译的可译性。而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语言结构、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又往往造成语际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在英汉翻译中,可译性限度主要表现在修辞手法上。文章从音律节奏、词汇修辞和修辞格三个方面分析英语修辞手法的可译性限度的产生原因及主要表现形式,探讨翻译中降低可译性限度的有效补偿策略以期有效提高译文的质量,促进跨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1.
李玉 《鸡西大学学报》2014,(3):131-133,137
一词多义现象是人类话语的基本特征,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能够为这一现象提供较有说服力的认知理据。本研究以英汉人体词语"手"和"hand"为个案,通过对其义项做基于词典的考察发现,隐喻和转喻这两种基本的认知方式,分别以相似性和临近性为基础,在"手(hand)"词义延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理据作用。英语汉语对比分析的研究视角验证了不同民族身体体验的相通性,以及由于文化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带来的不同民族认知体验的差异性。为词汇多义性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多义词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认知语言学的基本认知过程理论对于翻译实践的理论指导作用。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产物,同时也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基于人类认知世界的相似性,各种不同语言有相似的认知和生成基础,虽然两种语言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对等,但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互译。  相似文献   

13.
隐喻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它是利用两种概念之间的相似性,借助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概念,即人们认知过程中从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映射。但是,世界上的语言不同,各民族对世界的理解也不相同。因此,根植于文化土壤中的隐喻认知,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类隐喻思维模式的共性,但有时也不可避免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所以,汉英民族对颜色域中的红色和red的隐喻认知也不例外。基于此,本文从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之文化非同性理论出发,试图探讨汉语颜色词“红”和英语颜色词“red”在两种不同文化中的不同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语言世界图景的实质是作为认知主体的人以自身的感知体验为基础,以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语言为中介,对客观现实世界的一种认知再现。语言世界图景理论研究就是以语言、思维/认知、现实三者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语言学研究,主要包括该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哲学渊源、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人类的认知与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感知和体验。基于美汉语料的研究分析发现,英汉语中“脸、面”词义演变的多义网络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英汉“脸、面”词义的延伸都是围绕其中心意义(即典型),通过隐喻和转喻的认知方式进行的;在两者的词义延伸过程中,转喻不仅是和隐喻同样重要的认知机制,而且是更基本的认知方式;民族文化的异质性使得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同,导致英汉语中“脸、面”的词义范畴出现文化个性;语言自身的特点也对“脸、面”词义的概念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语言和认知开始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自身与外部世界互动而产生的.人类通过自身的身体经验来感知现实,研究语言的概念结构和意义,探索语言结构以下深层次的认知方式,并对其作出合理的统一解释.数字除了在科学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以外,通过数字的隐喻内涵,在认知语言领域也能起到抒情迭意、引起联想的功能.本文主要研究中英文中的数字隐喻现象,进而探讨人类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语义分析入手,基于体验和认知之上,分析英汉工具主语句的认知理据性。工具主语句是语言使用者采用的非典型主语句,目的是突显以工具为图形的意象,是突显原则和经济原则共同选择的结果,说明了语言使用者不是纯客观地描写现实世界,而是受主体对客观世界认知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据动物与人的区别以及认知层级的高低,人类的认知从低到高可分为神经认知、心理认知、语言认知、思维认知和文化认知五个层级,这与教育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层级契合。因此,可将人类认知五层级理论应用于教育对贫困代际传递的阻断,其逻辑假设是:教育主要通过提升贫困群体的神经认知水平、心理认知水平、语言认知水平、思维认知水平与文化认知水平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逻辑假设,是因为五层级认知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从初级到高级的心智与能力,与教育的五个主要阶段——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基本契合。由此,阻断贫困的教育,主要在于受教对象认知能力的提升。这就要求在厘清现有教育扶贫政策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政策问题、政策方案、政策体系与政策工具,以便有针对性地保障贫困地区儿童能够接受不同阶段的教育,满足教育对贫困代际传递不同阻断机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认知方式建立在人对自身和世界的体验基础之上。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次的语言现象不是离散的、自足的,而是与认知体验相关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隐喻认知机制与学习者学习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把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对词义演变、句法成因、语篇连贯进行解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体验论教学方法论主张在彰显认识主体的主体性地位前提下,通过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完美结合,在感官直觉的基础上经经验认识、理性分析和权威检验,由学习主体自觉建构知识。其具体过程表现为体验式教学方法,由体验论教学方法论、基于不同程度体验的不同教学方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共同构成体验式教学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