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战结束以后,和平与发展表现为时代主题,加速了全球化进程,对国际经济、政治、文化关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决定国际政治关系,在国际交往中应采取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国家统编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教材选择性必修1《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坚持科学理论引领,着眼当代国际政治与社会的基本趋势,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为核心视点,深刻阐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科学论断,有利于学生在开阔国际视野、增强责任担当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国际视野、结合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分析本册教材内容,有助于一线教师清晰把握本册教材的文本演进逻辑,增强教学的深度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G20"时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生存格局展现出复兴态势。他们在金融、政府政治、政党建设、社会制度和文化等领域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展现出新的国际经济格局变化下的政治新貌。本文旨在对马克思主义复兴运动的未来潜在走向做出基本估计,对研究"G20"时代国际范围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战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知识体系,是正确认识国际经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现象的基础。入门性的专业知识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梳理专业课程体系、奠定其他课程基础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此,可围绕"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学""什么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如何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体系"等四个方面向学生传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知识,这可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学习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线索,同时构成了开设"学科导论"课程的基本缘由。  相似文献   

5.
由河北师大法政学院王丽娟教授著述的<全球化与国际政治>①一书从全球化的视角,以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变化为主线.从世界经济政治的行为体入手,对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反全球化运动进行深入剖析,对当代国家安全、国际组织、全球治理等国际问题进行宏观阐述和微观分析.对全球化时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进行重点研究,根据全球化时代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新走向阐释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战略选择.有关信息表明,该书是我省研究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的首部著作,有着浓郁的创新特色.本书吸纳了我国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研究的新成果,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通读全书感觉有几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乔治·莫德尔斯基和罗伯特·吉尔平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认定在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作用下,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战争不可避免.新时期这种论点的盛行旨在为"中国威胁论"张目.在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全球化、非传统安全和国际机制将增加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扩大其利益面,从而消解这种"规律",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的关系走出历史的循环.  相似文献   

7.
信息革命时代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国际政治秩序在“有序”和“无序”的交替中继续发展。全球化进程中因为经济因素的凸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事实上的不平等以及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效率低下而使国际政治秩序的发展步履维艰,并且前景不客乐观。但国与国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人们全球意识的提高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的出现及其作用的加强,又在一定程度上为国际政治秩序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积极导向。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学界关于建设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探索过程中,有关国际政治本体论的研究议程已经初步形成.这项议程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建设性意见,认为中国国际政治理论的构建应当首先在本体论上取得突破.本文在此基础上试图对国际政治本体论的基本内涵做一具体探讨,并认为国际政治本体论以本质或规律为内核.如果把本质和规律两个基本概念予以展开,则可以涵盖作为理论框架构成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三类问题.因此,本体论内核与理论框架的构建存在着内在的共通之处,本体论最终可以通向理论的构建.循着从本体论探索到理论构建这一路径,本文尝试对建立东方式理论框架提出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以乔治·莫德尔斯基、罗伯特.吉尔平和马克.布罗利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认定,在"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作用下,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新时期这种论点的盛行旨在为"中国威胁论"张目。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全球化、非传统安全和国际机制将增加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扩大其利益面,从而消解这种"规律",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的关系走出历史的循环。中国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在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内敛型"国家,现在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实现崛起的终极目标。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的有力破除。  相似文献   

10.
以乔治·莫德尔斯基、罗伯特·吉尔平和马克·布罗利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认定,在"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作用下,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新时期这种论点的盛行旨在为"中国威胁论"张目.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全球化、非传统安全和国际机制将增加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扩大其利益面,从而消解这种"规律",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的关系走出历史的循环.中国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内敛型国家,现在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实现崛起的终极目标.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的有力破除.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加深,大学生国际政治教育凸显紧迫。国际政治教育内容包括:教育学生理解国家政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加强国际人素质教育。国际政治教育需要多方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12.
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从科学层面转向国际政治、国际法律乃至国际经济的综合治理。当气候变化引发环境危机与金融动荡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时候,国际社会需要在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均衡点,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稳定繁荣。通过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环境法为分析对象,明确法经济学的分析前提,探讨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路径,进而剖析国家参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策略,将促进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发展中大国建立科学有效的应对机制.并推进“后京都时代”应对气候变化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国家参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必须建立国际气候环境合作秩序,促进多层次的国际政治合作。完善政治目标经济化的手段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境电商这种新贸易模式得以快速发展。现阶段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仍有许多不足亟待完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适应新模式的需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和深化校企合作是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瓶颈的良好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国际视野是指能够跨越国界和地理空间,以世界维度的开放视域观察问题、认识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培养国际视野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和国际问题,提升民族自觉,还可以通过双向互动提高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培养国际视野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未来 10年 ,将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并替代旧秩序的关键时期 ,围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国际政治斗争将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展开。尽管美国和西方国家在国际新秩序的构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居于主导地位 ,但决不是说第三世界国家就可以任人宰割 ,无所作为 ,完全屈从西方的优势。相反 ,第三世界仍然是 2 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和安全新秩序建设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 ,尽管第三世界的整体实力较之美国与西方居于劣势 ,但也有所长 ,且呈增势 ,与美国和西方的实力对比差距无疑正在逐步缩小。其次 ,全球化加深了世界各国的相互依赖性 ,美国及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对第三世界的依赖也在加深。第三 ,在政治上 ,第三世界还是制约美国及西方的霸权主张 ,促使国际新秩序臻于合理的中坚力量。第四 ,从国际格局看 ,第三世界还是世界走向多极化的重要政治基础。第五 ,第三世界是解决全球治理问题 ,建立国际安全保障体系的基本力量。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占居实力优势和主导地位的不利条件下 ,第三世界国家要挫败美国与西方支持的国际新秩序模式 ,争取建立符合自己发展利益要求的、以公平、公正为原则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必须经过不懈努力。首先 ,要坚持不懈地发展综  相似文献   

16.
文章探讨了在当前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时代华侨高等院校开展现代国际远程教育的问题:我国华侨高等院校开展现代国际远程教育已具备了相应的基础,诸如对外开放的经济社会基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基础、华侨教育资源基础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的基础等,并展望了华侨高等院校开展现代国际远程教育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刘文祥 《红领巾》2004,(1):47-51
社会党国际在冷战结束以后非常重视对外政策和国际关系问题,针对时代新变化迅速调整其对外政策,提出了新的和平观,主张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和人权新秩序,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保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学文科》2007,(6):32-40
[考点学练] (一)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1)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它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其基本形式有竞争、合作和冲突。  相似文献   

19.
国际教育援助是日本软实力战略的重要实施手段。"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前,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旨在加强与亚洲受害国的教育文化交流,改变"侵略国"、"经济动物"等负面的国家形象;90年代之后,日本的国际教育援助服务于政治大国战略。在非洲,日本通过举办非洲发展国际会议,输出了新的援助理念,国际教育援助为其联合国外交做出了贡献。在亚洲,日本为扩大其政治影响力,选择了蒙古、越南、泰国等"战略性国家"进行援助。教育援助因其直接与受援国人民的福祉相关,在为日本与这些"战略性国家"建立良好关系,提高日本软实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已经进入2.0时代,各高校新闻传播院系都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学科建设与课程改革,一系列举措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以"国际新闻采编播"课堂上连线驻外记者的创新教学实践为例,分析在当今复杂的国际传播格局中,我国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应该具备怎样的国际视野、政治素养和职业精神,并探讨如何打造一支全媒化、复合类、专业型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