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团结 《教育与职业》2006,(21):186-188
增强大学生体质虽然一直是高校的首要目标,但是每周一次体育课,限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且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性,难以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另外,教学方法只强调教师的教学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提高及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教育也是不够的。针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应进行深入研究,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教育模块中,克服原来教学计划中只有单纯竞技内容的缺陷,选择一、二年级部分班级为试点。根据男、女生身体素质的差异和兴趣分班选项上体育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正>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基础,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让学生掌握技能和习惯,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锻炼质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我们更重要的目标,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好的基础。一、让所有学生爱上体育课我上体育课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为宗旨,以新课标为基础,融入趣味性、游戏性,让所有的学生爱上体育课。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体育课改革不断深入,许多高校的三、四年级学生都开设了选修课.而我院根据具体情况则开设了“预科教学”.体育“预科教学”就是把对口招进来的新生,先进行一年的身体素质锻炼,从第二年开始,再按《大纲》规定,上大学一年级的体育课.本文就其可行性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5.
普修与选修是高校体育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随着高校的扩招,导致教学设施的严重不足.以合作师专为例,学生对普修课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原有的普修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要求,为了有效地处理好教与学中存在的矛盾,结合《纲要》与学校实际,应在一、二年级开设选项课,三年级开设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健身习惯.  相似文献   

6.
大学一年级体育普修课是学生由中学体育教育转入大学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转折阶段,它在整个大学期间的体育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对一年级新生进行的五项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的测试情况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大一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水平普遍比其它年级的学生低,体力情况也较差。分析其原因有二个:一是高中阶段的身体素质差,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一些中学的领导,教师只重视文化课成绩乎视体育教学,体育课流于形式。二是对大学的课时制度不适应,中学的体育课45分钟,而大学的体育课90分钟,相对来讲运动量也就加大了,所…  相似文献   

7.
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从事终身体育活动的基础课堂,而学校体育课又是学校体育工作具体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应该研究她们对体育兴趣如何?并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她们的兴趣。然而,现行的体育教育形式与方法是否满足当代女学生的兴趣需要?她们对体育课有何新的心理需求?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中学高一、高二女生的调查,并进行分析,力求掌握学生心理,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二十中学校高2000年级和高2003年级女生共260人,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弊端和问题有很多,需要认真研究其中的问题,找出科学的对策。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学生体质调研的结果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身体形态、身体技能、身体素质等显性指标,还是体育能力储备、体育文化素养、终身体育思想和自我锻炼身体的习惯等隐性指标,都有明显的差距。大多数高等学校只开设两个年级的体育  相似文献   

9.
正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但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以及增强他们的体质,而且对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美育、终身的身体教育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不但要开设体育课,而且要求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好学校体育活动,教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以及身体锻炼的方法,为指导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研究生体育课开设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体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研究生体育课的设置状况一直没能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直到2002年,国家颁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才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要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研究生体育课也只界定在选修课上,而在制度上没能成为必修的公共课.目前,我国的一些学者对高校开设研究生体育课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赵殿军在对我国40所高校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40所高校中,只有2所高校开设了较正规的研究生体育课,占被调查高校的5%.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教育的改革,体育教学也进行的如火如荼。高校体育是衔接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环节。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身体素质日渐下降,加强全民的身体素质,倡导人们加强体育锻炼,已经迫在眉睫。全民的身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正常发展。作为高校的体育,对即将迈入社会的学子来说,培养他们的体育观念,强壮身体的观念尤为重要。本文试就广东省民办高校的体育课教学的改革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的进步 ,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高校作为面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前沿阵地 ,培养身体素质好的高素质人才 ,是我们进行教改的宗旨 .  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就是以大纲为依据 ,本着专业特点 ,从教学实际出发 ,优化课堂教学、完善第二课堂 ,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来实现教学目标 .1 公共体育课现状  以某大学为例 ,该大学开设两年体育课 ,第一学年为普通体育课 ,第二学年为专项体育课 .每学年72课时 ,另每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五项身体素质测试 .  存在的问题 :(1)如何建立更加完善的“健康第一”、“终身体育…  相似文献   

13.
在构成学生必备的诸如文化、品德、心理、身体等各项素质中.身体素质是第一要素,这是一个和体育密切相关的问题.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在三、四年级却不开设体育课,于是就出现了随着体育课程的结束,学生的体育行为也随之减少,甚至中止的不良情况.这可谓是高校现行体育教学的一个失策.为了弥补不设体育课可能导致的不良效果,适量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对于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终生健身的体育意志,全面提高高校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4.
目前,快乐教学不断被运用到学校教育中,快乐体育是指从情感教学入手,对学生进行以健全的身体教育和人格教育为目标的体育教学思想.它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是大学生在整个人生中的最后一段体育课,应该与社会体育接轨,为终身体育服务.体育课虽结束了,但不应是体育的终结,而应是体育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实施快乐教学,不但可以有效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逐渐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观念和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多数高校设置两年的公共体育课程,其中一年级一般是基础课,二年级则主要开设以专项技术为主要学习任务的选项课。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学生不仅人数众多,身体素质差异很大,而且运动能力参差不齐。怎样依据足球运动之特点,让学生在足球选项课中学有所得,这是值得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研究高校足球选项课学生能力的发展现状,提出适合高校足球选项课的发展对策,使其符合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为高校足球运动的进一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课作为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具有覆盖面广,学生主动参与性强,学生关注度高,教学侧重点不同等特点,学生通过学习来提高对体育知识的了解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专项技术的传授,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较少。在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下,高校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势在必行,要提高体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发掘体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丰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等手段,将思政教育融入体育课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11,(14):20-23
no.1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安排一节体育活动课,并作为限定性拓展课程排入课表。修订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研究制定上海市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构建本市大中小学层次分明、逐年递进、科学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在高校构建一批心理健康系列课程;在中小学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在中职校开设心理健康课。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校普遍开设两年制的体育必修课,1979年10月由国家教育部召开的扬州会议制定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暂行)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应在三年级以上的各年级继续开设体育课。”而实际上从那时以后在三年级以上各年级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生体育教育与体育锻炼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指出当前研究生体育教育工作受到忽视以及研究生体育锻炼不足、身体素质下滑的严峻现实并分析了其原因,认为应改革高校体育工作,为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程,组织经常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培养研究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