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平天国宗教正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百余年来,人们对太平天国宗教名称有过多种说法,存在异名和混名杂用的情况。本文拟对历史上各种说法的源流进行考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太平天国宗教的名实问题作一辨正,以供恢复它的“天教”本名参考。一、太平天国宗教名称源流考述关于太平天国宗教名称的各种说法,主要有三种来历。 (一)来自西方的他称:太平基督教  相似文献   

2.
从远古至汉期间,泰山为中国原始宗教的重要祀所;而汉末至唐期间,佛、道二教发展至鼎盛时期,泰山上下宗教呈竞相传播的形势;宋至清,三教合一,泰山成为宗教信仰日渐民俗化、民间化的典型区域。纵观整个发展过程,前期(远古至唐),表现为祈求国泰为主,后期(宋以后)表现为以民求安为主,突显了其与国家昌盛、百姓安居的紧密关联性,昭示泰山宗教崇神的主题诉求始终是国泰民安。这是中国宗教信仰发展史中十分特殊的一点,也是泰山宗教崇神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科学与宗教一直存在着对立关系。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检验标准不同是宗教科学对立的思想根源;文化领导权的排它性、意识形态的惟一性和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是宗教科学对立的社会原因;但是,科学是一项未竟的事业,它无法全部解决人生苦难,其负面效应也日渐凸现,这使当代宗教与科学又有着和谐并存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54):81-82
随着物质生活的日渐丰富,大学生对其精神世界有了进一步的追求,宗教也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关注。根据大学生宗教信仰观现状,分析大学生宗教信仰的主观、客观原因,通过国家加强宗教监管、营造良好社会高校环境、提升大学生自身素质等途径,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宗教观。大学生的宗教信仰观不仅关乎其个人发展,也关系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衰败。了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现状,并帮其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大学生教育的使命,对维护国家稳定、保证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共产党对宗教问题、宗教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入,以及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与转型,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导向和工作重点经历了三个阶段性变化,即:由20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宗教场所恢复重建、宗教团体恢复活动,到20世纪90年代重点对宗教团体、宗教场所、宗教教职人员、宗教活动依法加强管理,再到进入新世纪以来党的宗教政策更加重视引导宗教界人士及信教群众担当社会责任、发挥宗教界的积极作用,呈现出从"做好自身管理"到"担当社会责任"的导向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宗教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陌生的问题。我国早在旧石器周口店的山顶洞人时期,就开始出现了宗教现象。这种宗教观象,跨越几个社会阶段,一直延续到今天的社会主义初阶阶段,它始终对人类的历史进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宗教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我们有责任去认真研究和认识它。然而,我们有许多人,对宗教现象和神学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是“宗教盲”,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个缺陷。我们党对宗教的工作,经历了一段曲折的道路,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宗教问题的正确方针和政策逐步得到恢复,对宗教问题的研究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全面贯彻,显示出前所未有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文化具有内涵性,相同的事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含义。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词,通常有两种方式:归化和异化。文化具有习惯性,是人们在生活中日渐形成的习惯。本文从习俗、宗教和生活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要达到准确的翻译,必须熟悉中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有两条线索,一是我国青少年宗教信仰问题的现状——成因——对策;二是针对笃信宗教、有宗教倾向、没宗教观念的青少年要采取不同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1978年以来,党在贵州恢复、健全宗教工作机构和宗教团体;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对宗教界的政策;加强宗教工作干部建设和宗教神职人员培训。党的宗教政策在贵州的实践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化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宗教文化散文有着丰富的内涵,这一型散文意蕴丰赡,元气充沛,在日渐世俗化物俗化的时代,表现出对人文精神和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比较而言,台湾当代散文中的宗教意识要强于同时期的大陆散文。  相似文献   

11.
近年随着广东社会全面转型,广东宗教功能与此日趋耦合,但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也更加凸现。基于宗教教义、历史传统和经常性活动,广东宗教社团在其中日渐发挥组织经济活动、救灾扶贫、教化、旅游、保护生态环境、整合社会等功能,正受到各方面重视和良好评论,但也存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能力积弱、数量不足等问题,为此应采取相应对策与措施,以适应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相似文献   

12.
史铁生作品中的类宗教意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铁生某些作品的意蕴往往有浓厚的宗教意味,但又与一般的宗教内涵不同,因此本文称之为“类宗教意味”。主要表现于以下方面:敬畏自然;参悟命运;理解苦难;悲悯情怀;“宗教精神”。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教传教士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之初,为了克服中国社会的信仰阻力,乃援引了医疗、办学等手段以便广布福音。此时的传教活动,只是一个明显的借助手段,其真实的功用主要是为了吸引来自中国社会下层的信徒,后来传教事业的发展也证明这一手段的效用。但很有意味的是,这种传教手段与其传教事业本身的张力却也日渐凸显。对于传教士而言,其职业身份存在着某种角色上的紧张,在“职业传教士”与“文化传播者”之间日渐出现着明显的冲突,正是这种紧张与冲突逐渐导引着其传教手段与其宗教目的发生了背离,这种背离为中美文化交流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4.
80多年来我们党解决我国宗教问题的基本实践是成功的,成功的主要经验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与中国宗教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摸清了中国宗教发展的规律,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教理论,制定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和政策。  相似文献   

15.
<正> 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目前在我国有一亿人口信仰宗教。因此,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的宗教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宗教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主义社会宗教之所以存在,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社会上存在着对宗教信仰的需要: 宗教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其深厚的社会物质前提。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落后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在宗教人类学的研究中,通常用表层和基层来把握复杂的宗教现象,日本宗教的表层和基层这两个词中却包含着时间、结构、价值的内容.日本民俗宗教主要包括精灵信仰及基于这种观念的祖先崇拜和巫术性的宗教现象.哈尼族以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为主并保留了长期培养出来的宗教传统,形成了复杂的宗教形态.作者从表层和基层出发,对日本和云南哈尼族民俗宗教进行了深入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7.
《王制》篇是古代儒者从礼的角度阐述国家管理的各种最重要的制度,其中不仅有很多在今天看来属于世俗的法律制度,也有很多是关于宗教礼仪的具体规定。这在其后的《唐律疏议》等古代主要的法律典籍中,思想一以贯之。因此,在古代儒者看来,宗教规范同时就是国家的法律制度;国家的法律制度也是它们的宗教规范。不仅中国古代是这样,印度教的《摩奴法论》等古代其他主要国家宗教的情况也是如此。这就说明,儒教和其他国家宗教的性质是一致的,即儒教也是一种宗教。  相似文献   

18.
沙特阿拉伯宗教意识浓厚,教育一直十分落后。随着沙特阿拉伯石油经济的腾飞,沙特教育也经历了飞跃式的发展。随着沙特阿拉伯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教育投入的加大,沙特高等教育体系日渐完善。与此同时,沙特阿拉伯高等教育制度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它们制约着沙特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主要论述了沙特阿拉伯高等教育制度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并对沙特高等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有部分僧、道宗教移民迁来湖湘之地,这部分宗教移民以僧人为主,南方之闽浙和北方之陕晋,都是主要迁出地,而湖南之衡山与潭州诸山是主要迁入地。在迁移时间上主要集中于唐中后期与北宋时期,迁徙原因主要与佛道之学传授有关。他们的到来对湖南宗教文化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主要阐述在历文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提出的宗教问题,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宗教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认识宗教与迷信、邪教的区别,认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