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生活给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然而,在应试教育的高压之下,学生远离生活,缺乏对生活的领悟,没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的套路作文是时下作文教学的最大弊端。扭转这种状况的关键在于革新作文教学理念,打破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做生活的主人,生动而深刻地领悟生活。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和土壤,没有丰富的生活内容就没有内容丰富的作文,没有真实的生活体验,就写不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实施生活化作文教学的过程进行初步探索: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即让作文素材的获取、积累和处理都体现出生活的内容,让作文教学和写作的过程都与生活紧密联系,真正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作文教学,让生活走进学生作文,让作文走近学生生活.  相似文献   

3.
作文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头脑中反的产物。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源于生活。从一定意义上讲,作文就是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和谐统一。传统的作文教学与生活相脱离,不大注意指导学生向生活中探究写作之源,学生往往闭门造车,写出来的作文没有生活气息,不是无病呻吟,就是千人一面、万人一腔。作文其实是一个动态过程,作者 须得拥有一定生活经历,对生活所理解和领悟之后,才能产生写作欲望,进而写生较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而在当前初中作文教学中,相当多的教师仍沿用老掉牙的教学方法,而且多灌输少感染,多说教少陶冶。在这样的作文教学和学法演练下,学生的棱角磨平,灵感尽失,创造力和想象力严重受到压抑。加上学生的时间所限,读书少,对生活体验不够,涉事不深,领悟不透,缺乏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理论上的升华,结果学生写作思维狭窄,写出的作文语言无味,千人一腔,缺乏个性与真情,少了灵气和活力。因此,作文教学要走出传统写作教学的教条囹圄,使学生作文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由衷的心声,写出充满斑斓的个性。为着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在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中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5.
作文作为语文学科综合能力的体现,是语文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其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个体间的差异性使得对世界的了解和领悟五彩缤纷,因此个性化作文教学是实现学生主体意识完全展现的重要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具有积极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美学和审美教育观念逐渐深入到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作文教学要改革发展,同样需要遵循美的规律.目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模块作文及假话作文等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以至学生的作文语言苍白无力,内容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实感.对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的锤炼,抒写真景物,真感情,并张扬学生的写作个性,支持学生的自主领悟.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法必须能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起到训练和提高学生立意、谋篇、选材、语言表达等写作技能.启迪学生心灵、激活表达欲望,领悟作文美,构建目标体系,拓展练习渠道等,都是有效的作文教法,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是学生观察、积累、品味生活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的统一体,它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生活、积累生活,让作文反映生活,使个性回归作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丰富学生的体验.拓宽学生思路,指导学生习作,不断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泉源。"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在丰富想象中领悟整合材料,在不同角度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得作文教学和社会现实融为一体,成为一泉活水。  相似文献   

10.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不仅仅是作文课的事。教师必须明确作文的源泉在生活,作文的基础在阅读,作文的成功在大量的练习。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必须加强整合,将其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打开生活的“门”。要在作文教学中充实学生的生活,通过观察生活沉淀生活材料,积蓄学生语言;丰富学生实践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生活体验。二是搭建读写的“桥”。“读”与“写”关系密切,相辅相成。教师可以从“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入手,让学生领悟作文常识,领会写作技巧,积蓄规范语言,在阅读中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三是拓宽练笔的“道”。主要从紧扣单元习作、加强小练笔练习、进行仿写训练三个方面进行。若能将以上有机融合,并持之以恒的反复实践,学生的写作就会得心应手,作文水平就会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教育与生活既有本质的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其本质的联系就体现在:教育与生活的互动,即教育具有生活意义,生活具有教育意义,生活教育与教育生活便从不同角度蕴含着双重意义,发挥生活的教育意义和教育的生活意义,对深化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是实现伯价值生命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2.
回归生活世界--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现实素描: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困境与误区 案例一:课堂中真的声音是如何消失的? 金秋,在北方城市的一节观摩课上,年轻女教师与初一学生一起学习《秋魂》(人教社,初中语文课第一册)。教师播放的多媒体背景音乐是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大  相似文献   

13.
朋友去远方做事,把他在山中的庭院交给我留守。院里邻墙的地方扎了一道篱笆,种一些青菜。清晨或黄昏,我搬一把小椅,坐在院里品茶、读书,挺有韵味。  相似文献   

14.
15.
两位费城的医生正在挑战一种非常规的新型治疗方法,以保证心脏骤停的病人得以活下来,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大脑损伤:即给予低温疗法。  相似文献   

16.
生命教育是现代性生命与生活实践"问题意识"的产物。生命教育既是现代生命危机的表征,也被视为现代生命问题的解决之道。生命教育最有价值的启示之处在于它批判性地认为现代生命观的反生命性,建设性地认为生命的质量可以通过某种合乎生命原则的教育得到提升。然而生命教育对生命价值的诉求并未超越现代性。一种对生命教育的改进方案在于,生命教育是有生命的教育、有生活的教育,是一种走向生活的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7.
一个男人和他的女朋友结婚了,他们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结婚庆典。亲朋好友都来参加欢宴和庆祝活动。大家都玩得非常开心。穿着白色婚纱的新娘看起来高雅迷人,穿着黑色礼服的新郎看起来英俊潇洒。每个人都能看出这对新人彼此真心相爱。几个月后,妻子走近丈夫提议说:“我刚才在杂志上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如何巩固我们的婚姻。”她继续说,“我们两个人都各自写一张清单,上面列出那些我们会对对方感到反感的小毛病,然后我们商量一下,想想怎么解决,以便使我们的生活更幸福。”丈夫同意了。于是他们各自走进不同的房问去想对方的缺点。那天剩下的时间里,他们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写下来他们所想到的。  相似文献   

18.
19.
走向日常生活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来,生命教育一度成为教育改革和实践中颇受关注的话语。何谓生命教育,如果真要从理论上把它说清楚,看来还真不容易。难就难在这其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前提预设,即首先要问答:生命是什么?显然,对于生命究竟是什么这样一个形而上的基本问题,人们永远不会有答案。即使是那些睿智的先哲们,从古至今,他们关于生命的理解恐怕也难以给我们提供些许帮助。柏拉图把它定位于人的生命,而人的生命的本质并不是肉体,那不过是一个束缚人的精神的躯壳,而唯有精神或灵魂才是真正的生命真谛所在。由他而始,到中世纪哲学,乃至到近代的笛卡尔、康德和黑格尔,生命…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对生命哲学的种种思考,虽然都带有其时代烙印,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生命最本质的内涵和一般性特性。相对于生命哲学,生命伦理学由于医学与生物学的背景,其讨论的问题往往与应用领域直接相关;尽管如此,关于生命哲学以及生命价值的种种思考仍然是生命伦理研究与生命伦理教育不能回避的基本理论问题。应该说,现代生命伦理学家也正致力于生命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力图为生命伦理的实际运用提供令人信服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