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出发,结合青岛部分企业简介网页文本的英译实例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译者在企业简介翻译实践中应做出语言、文化以及交际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从而提高企业简介英译质量,成为企业国际发展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2.
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中国在线零售网站纷纷通过网站英译开拓国际市场.提高网站英译质量,有利于吸引国际顾客消费,提升企业效益.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能够启示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助力中国在线零售平台适应并生存于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3.
本文尝试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探讨《苗族古歌·融水卷》英译过程中致力实现的翻译生态平衡、“翻译群落”生态平衡和文本生态平衡等,以期助力其在海外“生存”。  相似文献   

4.
郭芬 《考试周刊》2011,(2):48-49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指导.对景点介绍的英译进行了分析。从“三维”转换的翻译策略、译者的职责及“事后追惩”等管理机制三个方面探析生态翻译理论对景点介绍英译的启示,以期为旅游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指出旅游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现状,根据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方法论述如何正确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提高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质量,以期对旅游资料的英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巴代文化是湘西花垣及其周边一带苗族人民的集成。它包括三大仪式、两大体系、八大板块、三十七种类的庞大内容,囊括了苗族文化的原生基因与苗族文化特质的全部内容,具有多样性、独特性、神秘性、艺术性等多方面特点,是湘西苗族代表性的文化瑰宝,具有多层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我若为王》是聂绀弩创作于民国时期的一篇杂文,张培基和刘士聪两位翻译大家对此文都进行了翻译。生态翻译学是利用生态理性特征,从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纵观的整体性研究。本文将从这个全新的视角来对比赏析两个译文中译者的适应性选择即语言、文化、交际维的"三维"转换,对比研究发现译文是译者不断做出适应与选择的结果,从而证明了生态翻译学指导散文英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生态翻译认为翻译就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本文将基于译者主导和适应选择。从“三维转换”(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角度来探讨北宋文化旅游景点的生态翻译过程,同时提出景点名称的建议性英文译本。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区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以民间信俗为切入点,以"保生大帝"信俗为例,从生态翻译论视阈,探讨闽台同源民间信俗的英译策略。结合实例分析,对比汉英文本的生态环境,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论证闽台同源民间信俗的英译策略,提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和"三维"的选择转换,能树立良好的信俗翻译认知观,深入挖掘闽台信俗的传统价值,减少信俗英译的语用失误,丰富民俗文化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为学界提供语用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生态翻译学是一个跨学科的翻译理论,是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是一个“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的生态范式和研究领域。该文简述了“生态翻译学”的立论基础,重点综述了“生态翻译学”在应用文本及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现状,以期推动“生态翻译学”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翻译学主张译者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生态选择与适应,不仅要注意语言信息的转换,更要注重文化内涵的有效传达,实现既定的交际意图。文章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角度来分析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红高粱家族》英文译本,探究其是如何实现三维转换的。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在首届进口博览会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对传播中国理念、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对国家领导人主旨演讲英译中出现的中国文化负载词、中英句式结构差异进行分析,探究如何在生态翻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三维适应性选择转换翻译策略译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词汇和句式,为当前译者从不同角度分析政治演讲文本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只有在其翻译生态环境做到多维适应选择转换,至少是语言、文化、交际"三维"的适应选择转换,才能产出恰当的译文。从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翻译法入手,以部分钦州公示语翻译为例,探讨公示语汉英翻译的"三维"转换,认为在语言维转换上译文应符合英语公示语的行文规范;在文化维转换上应适应全球化的文化语境;在交际维转化上应注重交际效果而不是拘泥于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相似文献   

14.
《集宁师专学报》2021,(1):113-118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了英美两国儿童科普读物的特征和"三维"适应性选择,以此来增强儿童对科普读物的阅读兴趣,加强科普知识的宣传。以英美两国著名科普读物《地震系列》中的英语文本为例,对英美两国科普文章的词汇、句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比较其不同,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指导,分析了儿童科普读物的英译汉过程,以及如何从语言、文化和交际方面对译文进行修改和转换,最终译出高水平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迎来了历史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山东黄河三角洲实业有限公司、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愉悦家纺等黄河三角洲企业外宣的翻译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生态翻译学视域下黄河三角洲企业简介的英译要进行多维转换,主要体现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语言层面,要书写规范、贴切达意、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文化层面,既要彰显中华文化,又要关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交际层面要再现原文的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16.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杭州西湖景点名称英译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景点宣传语及名称的英译一直饱受关注。很多研究者从包括功能目的在内的不同视角对景点英译做了考察及研究,并提出景点宣传语翻译的可行性建议。本研究旨在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将焦点集中在由适应和选择构成的翻译过程和三维转换为主的翻译方法上,对杭州西湖景点名称英译做出解读,并适当提出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7.
在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叙事中,作者对话语权利的争取是其最明确的特征。其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转换调整,都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小说叙事中存在的地位,确定自己在叙事中的活语权利。这一切与苗族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承机制有着相同的文化心理动因和外在表现形态。沈从文对苗文化的认同,对苗族人文价值观念的认同,导致了他小说创作相同于苗文化传承的叙事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英译一直是困扰翻译界的重要问题之一.翻译适应选择论为审视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研究从该理论的语言、文化和交际层面等多维度转换对我国八大传统节日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探讨整合适应度较好的英译,并对那些不能展示我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英译作必要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苗族民间游戏是苗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与文化生态不断融合互动的结果。本文以苗族鼓舞为例,从文化传承和教育的视角探讨和解读苗族鼓舞的文化特质,并试图挖掘这些特质所具有的文化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赵丽杰 《海外英语》2011,(15):170-171
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把各翻译研究视角囊括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翻译本体生态系统"中,强调译者的主体地位。胡教授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特定的翻译生态环境和尽量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上实现选择转换,才有可能产生成功的译文。该文意图运用"三维转换"理论,多维角度探析影视剧字幕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