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服务长效化的前提是服务体系自身建立的长效化,服务体系建立规则应当是制度化的,服务体系建立结构也应当是系统化的。为确保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者团队的相对稳定和后继发展,需要有一套保障、支持与激励机制,同时,为确保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服务优良的团队服务质量,也应当有一套贯穿全程的监督、评估机制。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活动不但要常规化,还要特色化。“大学生法律援助志愿服务”本身的长效性建立在一个阶段性自检、自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我完善、发展的服务质量监控平台上。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碎片化与高校学生志愿服务的形式化现象日渐凸显。为破解这一困境,通过梳理L大学旅游学院大学生党员“五位一体”培养教育的实践探索,分析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与志愿服务有效结合的可行性、实效性,进而提出相关完善建议,助推高校实践育人常态化。  相似文献   

3.
在独生子女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和高校不断扩招的两大背景下,运用“服务学习”模式构建校园志愿服务体系,解决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不足和校园公共服务不足的问题,为大学人才培养开拓了新领域.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坚决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大思政”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局限于理论课程教育,更要与其他专业课程、社会实践等内容相结合,从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将志愿服务理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校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有机结合,是实践“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和“三全育人”的有效途径。因此,需要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完善地方高校志愿服务体系,以构建“大思政”的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志愿服务,是志愿服务的互联网行动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科学、合理、弹性构建的一种新的志愿服务体系,这种新常态的志愿服务模式,对高职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互联网+"志愿服务时代志愿者心理素质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索研究了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以及志愿服务活动成效三者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高校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理念以及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对策: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机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浓厚氛围;三是发挥高校优势,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四是健全各项制度,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现实国情,以及老龄人口高龄化、空巢化和失能化的大趋势,预示着养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加,中国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养社会老服务体系。当前,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存在着养老床位供需错位、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尚未建立以及养老服务人才奇缺等问题。绵延五千年的互助共济的优秀传统文化、快速增加的大学生数量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文化支撑、人才保障和制度保障。明确社区养老服务中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以及社区老人等五个方面主体的角色与责任,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载体作用,调动学生社团组织本校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动力,通过市场提供、政府购买、志愿服务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能够促进大学生参与社区养老服务意愿以及社区老人养老服务需求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不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日益受到重视。大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主要载体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实践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思政社团和社团思政,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方向。本文基于社团发展与思政教育的关联性,分析“思政社团+社团思政”的第二课堂立德树人体系构建,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思政品牌化建设探索“思政社团+社团思政”立德树人路径。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8号文件、中央16号文件以及中央文明委《关于深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精神,把志愿精神作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作用.故要求高校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教育引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普及并弘扬志愿精神.本文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爱心社”为例,试论高校如何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壮大志愿者队伍,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志愿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作用与志愿体系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基本情况、适用原则的简单分析,从观念内化、奉献社会、丰富阅历、提高才干等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与学生全面成才的关系,基于这种内在关系的分析,就当前工作中如何转化奥运志愿服务成果,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在志愿服务工作层面提出从组织机构、运行体系、保障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努力营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1.
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当前高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途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志愿精神、让更多大学生体验志愿服务活动经历以及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都有重要的意义。有必要对这种教学方式的开展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具体实施方法、活动成效考核的标准以及决定活动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因其倡导的“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价值取向,天然地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制度化与长效化,大学生志愿服务已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高等教育的重要成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基于此,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概念与内涵出发,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特点,探讨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戴艳 《考试周刊》2013,(60):153-154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21世纪一项重大社会问题,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民政部推出"社区居家养老"计划,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数量不足且缺乏稳定来源。同时,大学生社区志愿服务正蓬勃发展,但活动缺乏长期性和持续性。本文通过分析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金晚霞居家养老工作室合作新模式,结合我国居家养老计划实施情况,探索大学生参与居家养老志愿服务的新路径,为社会化养老服务和大学生社区服务事业的开展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制度与观念的缺失、体系的不完善以及内容和形式的单一,成为制约当前高校志愿服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实现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长效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笔者提出了强化教育、丰富创新形式和完善机制三个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成为了高校和社会在学业之外对大学生的必然要求.本文在分析现今大学生实践服务体系和"卓越计划"实施情况的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卓越计划"与大学生实践服务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志愿者队伍中,大学生志愿者是相对集中的一个群体,他们充满朝气,行动最积极,影响力非常广泛,因其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和学科背景,以及高校对大学生较强的组织能力,逐渐成为志愿服务的主力军.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成效,并针对如何更好地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丰富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以更大地发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促进大学生成才和服务社会提出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但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水平不高、志愿者素质有待提高、高校和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阻碍着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应从建设正规化的志愿者队伍、建立科学化的志愿者行为管理体制、开展多样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争取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等方面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响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号召,北航创新性地推出了“志愿服务西部国防企事业单位计划”。本文对北航该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论述,并从实践探索两方面对如何更好地把这一计划坚持下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是“双创”群体的重要构成,高校图书馆从大学生“双创”实践的需求出发开展服务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梳理和总结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创业的现状,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面向“双创”实践的服务模式创新的困难,并从创新信息素养培育模式、创新创客空间服务模式、创新智慧服务支持模式三个路径提出开展面向“双创”实践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建立全面立体的校园“双创”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分析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以河南省10所高校就业创业服务特色做法为基础,提出了构建学校、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四维一体”创业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