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施祖军 《教育与职业》2005,40(23):54-56
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完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丰富高职教学内容的需要,是增强学生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提出了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职业理想教育,法制教育,成人教育,择业观念与职业责任教育,职业规范教育。指出了高职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从事职业劳动应遵循的与职业活动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品质及行为规范。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职业意识不强和职业心理准备不足等问题,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培养合格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下,学校应注重建立完善的职业道德组织机构,为学生提供职业道德实践机会,并帮助学生规划好自身的职业道德生涯,才能更好地实现高职特色的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诸方面还存在着问题,因此,应该进一步提高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通过各种针对性形式,全面加强当代大学生在职业情感、职业道德规范及职业纪律等方面的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素养,从而增强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职业道德作为大学生职业素质中的核心,是高校德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在人才竞争、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有非常紧迫的现实意义。实习护士"虐婴"事件折射出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性的缺失。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高职院校要致力于职业道德教育——转变理念、重视职业道德的培育,合理设计课程、加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力度,规范日常教育管理、实现他律与学生自律的有效结合,加强教师自身职业道德和职业教育水平,丰富实践教学、扩大职业道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另一方面高职学生要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自我培养与提升——树立科学择业观、重视人生价值的实现,完善知识体系、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注重日常行为、培养优秀品质,注重实践和社会知识的积累、完成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5.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全部工作的灵魂。高职院校应结合企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标准的实际,在进行一般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高职学生进行具有行业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更接近学生、贴近生活,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是《职业教育法》对开展职业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与内容,也是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法律依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系统工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增强职业意识、做好“职业人”角色转换、促进顺利就业、实现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而如何从文化熏陶的角度上考虑,通过渗透企业文化更有效地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等问题,无疑向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模式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再到“素质本位”的重心挪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日益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新的侧重点.职业道德是职业素质的核心内涵,职业道德教育也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论语》中包含的道德智慧既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宝贵文化资源,也是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文化育人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素养包括职业行为、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内容。潜在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态度等属于隐性职业素养。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是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还是高职学生自身的需求。进行入学专业教育,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两课”等课程;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是培养高职学生隐性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了比较客观地评价上海市高等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分别针对上海市10所高职院校、385名高职学生、34位学生家长和47家用人单位做了不同内容的问卷调查。通过各方面对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评价,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使今后的高职职业道德教育更具实效性,满足社会对职业人才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0.
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既是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也是高职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高职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职业能力的现实需求.因此我们要更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培育“校企文化对接”的教育环境,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效加强对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从高职班级德育工作目标、德育工作内容和德育工作运行体系等方面介绍了班级德育工作服务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又具有较高思想素质的综合型人才,需要高职院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将建构主义理论与本校课程建设和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同时也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获取思政教育知识,明确思政育人与课程育人目标。然而现阶段,在实际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方式方法创新不足,以及课程思政建设与建构主义理念不相符合等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不利于培养综合型人才。对此,在今后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高职院校以建构主义为基础教育原则,组建强大的师资团队,创建健全的课程思政教育规划体系,促进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发展,中职院校也在逐渐扩张其办学规模,学校的生源数量不断提升,但是其生源质量仍旧不高。新时期,中职院校在开展德育课程教学工作中,要以职业素养培育为核心,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职业能力,促使学生形成较高的思想认知,在中职教育中开展德育教学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弘扬,从而更好地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以职业素养为导向对中职生进行德育,旨在培养一批具有良好职业操守以及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综合性高素养的技能人才。文章主要研究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首先对职业素养的含义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现状,最后具体分析了以中职生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于中职以职业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德育课程教学产生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职业性"是高职院校的鲜明特色。职业责任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是高职院校的职业责任,是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德育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障,同时,高职德育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应以职业责任教育为核心内容,整体构建校本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不容乐观,职业道德教育仍然是高职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我们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在理论界还是一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当下,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未能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开展,因此应该针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来探寻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以提高高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7.
职业道德是某一行业内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总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剖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的新理念,引入职业道德教育的新机制,探索职业道德教育考核的新方式。以此推动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职业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对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究。实践证明,高职院校只要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足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等方面的培养,构建全面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就一定会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职业道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对德育体系的补充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偏重于学生技能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德育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要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全面整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改善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上,立和完善职业道德综合评价体系,提高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首要标准是学生的就业率,因而,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要以培养学生就业力为着眼点。高职学生的就业力呈现等边三角形的结构,具体包括职业知识、能力和职业伦理素养。我们在强调对学生以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的同时,不应忽视学生职业伦理教育。过去职业伦理教育往往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或者思想道德教育完成。这种单纯的"应然"式灌输在实际效果上的不如意,提示我们应当重视职业伦理教育,进而完成职业道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