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打招呼不仅是人际交流的社交礼仪,也是与人进行顺利交往和保持顺畅的人际关系不可缺少的交际要素。本文拟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中日招呼语的使用频率、招呼语的内容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旨在阐明两国的日常招呼语各自呈现的内容结构,使用情况以及特点。  相似文献   

2.
中越两国语言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两国的语言文化表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即文化特征均带有农业时代的烙印,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越南受汉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兼具东西方文化特征的交际文化观。从历史的角度,对越南人独特的传统交际价值观、交际礼仪风格、交际方式和交际语言表达系统等进行研究阐述,对于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推动中越人文交流和经贸往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跨文化交际中,两种文化的礼仪差别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现实交际中,这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取决于交际者所具有的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其礼仪知识。因此,了解汉俄语言中的礼仪差别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称呼、问候、赞扬和恭维、电话用语以及其他日常交际中常常不被重视的细节礼仪问题在汉语、俄语中的差异进行了阐述,目的在于引起人们对跨文化交际中礼仪差别的重视,使交际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人类行为艺术的载体.民族不同,文化各异,因而在语言行为艺术上就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了解英汉语言行为艺术在人际关系、社交礼仪和审美取向三方面的差异,对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避免因不同语言文化因素而导致的误解和冲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语学习的目标是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言交际中,要注意中西文化的不同,主要从词汇,日常交往,社交礼仪,传统节日,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方面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汉民族和西方民族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生活习俗及不同的社会历史,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从中西方社交语的几个方面研究这种差异,对提高跨文化交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解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从中英委婉语对比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英语学习的主要特点是过多强调英语语言点的学习 ,往往忽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和文化因素的融入。因此无法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对中英委婉语作比较研究 ,探求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 ,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并试图为中西方文化融合寻找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交际通常可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中国和西方在非言语行为上的文化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文化通过不同的手势或动作传达相同的信息,和同一手势或行动在不同的文化中表达不同的意思。本文对比研究了中美两国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非言语交际形式的不同。首先介绍了身势学相关概念,然后从体势、手势、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触摸五个方面对比分析了中美肢体语言的差异。从而得出了启示:我们必须注意本土语言和目标语言中非言语行为的差异,并在跨文化交流中加以合理运用。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文化交际是指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活动,其中包含交谈者的行为特征、性格及潜在意愿等信息,它是一个人最真实的反映。由于每个国家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每个国家的非语言文化交际各具特色。中俄两国在非语言交际中既有相似点,又有各自独特的特征。本文对中俄两国非语言文化交际进行对比。阐述两国非语言文化交际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身势语作为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手段,不仅起着语言交流的辅助作用,同时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随着国际交流的日渐频繁,尤其是中美两国交往的全方位、多角度交流,文化间的碰撞融合成为热点。关于两者之间语言文化的研究不胜枚举。但从非语言交际的角度看身势语文化的研究却为鲜见。文章将基于中美跨文化交际的例子,对两国身势语交流产生的文化共融性进行分析研究,以证明不同国家的非语言交际不仅存在差异,还存在共性与文化共融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人类沟通与传递信息的媒介。英语和汉语委婉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语言艺术的水平;同时,委婉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委婉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有所差异。英汉委婉语表现方法、交际现象及使用习惯存在一些有趣的现象,英汉委婉语交际和语用习惯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12.
郭和英 《考试周刊》2014,(40):19-20
社交称谓语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属于言语礼节范畴,是一种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现象。社交称呼语体现社会关系和社会变革,是语言微型的交际系统,系统的差异与两国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密不可分。本文就中俄社交称谓语,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有助于人们克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祝愿语是自然语言交际过程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积淀。文章以跨文化交际为基础,就汉、法祝愿语的话题及交际情景展开对比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中、法两国国民都会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及场合是否正式来选择祝愿语,但两国的祝愿方式及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其差异之处均可在文化层面找到成因。  相似文献   

14.
王亮 《华章》2013,(22)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两国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都有很深的关系,语言也不例外。众所周知,日语当中有很多汉字,并且中日两国文字中也有很多互相借用的词汇,所以中日两国的语言中也就产生了很多同形语。从整体上来看,同形语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个是同形同意语,另外一个是同形异意语。中日同形语是中日语言比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语言学者在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中日同形语的存在,特别是同形异意语,让很多日语学习者在学习的时候容易望文生义,产生混淆。本论文从同形语翻译的角度出发,对中日同形语的意思以及用法上的差异进行总结,从而进一步探究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同形语的注意点,如何更好的把握中日同形语。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6,(20):16-1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我国与各个国家的来往越来越多,这些来往有商务,也有旅游等,在这些来往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英语是当前公认的世界语言,在国际的社交礼仪过程中,使用英语进行交往比较常见。对此,为了避免英汉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涉外礼仪出现失节,本文详细分析了英汉文化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但并非唯一工具,除了语言之外,还有非言语语言,身势语就是非言语语言的一种。俄中两国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道路的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的差异体现在身势语中并影响着身势语的构成和身势语的使用。通过对俄汉身势语词进行对比,归结出造成俄汉身势语差异的文化因素,以期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7.
李婷玉 《文教资料》2011,(19):41-43
称谓是在人类社会中用来对特定人际关系和身份角色的称呼,称谓是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文化和思维及交际方式。而每个国家和民族由于历史文化及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称谓上也就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称谓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类,本文将以跨文化交际为视角,比较汉、英两种语言中亲属称谓的差异,并以此来探微两种语言各自承载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8.
日本被视为是一个注重礼节以及对语言表达方式具有高度要求的国家。在日本,"缓冲语"的使用被看作是一种必备的社交礼仪和社会交往的语言能力。缓冲语的使用像是日语的日常交际中的润滑剂,能使说话人的表达方式更委婉、更柔和,让听话人听起来更舒服,更容易让人接受,给对方留下一个更好的印象。基于此,主要就经常使用缓冲语的社交场面、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习惯使用的表达方法和句式、在日本社会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缓冲语,以及中国文化和日本文化中缓冲语使用的差异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期帮助日语学习掌握日语含蓄得体的表达方式,培养在不同的语境中提炼出说话人想要表达的真实意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向别的国家传播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国家之间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性,为了更好地促使两国的交往合作,须要进行跨文化交际。我国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是针对学生教学中对其他国家文化的掌握,英语教学是学习跨文化主要的环节。我国要求学生在学习其他国家语言教学中还要学习其他国的文化知识,从小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语言的组织能力。本文根据我国近几年英语教学跨文化教学的实践来探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而社会文化又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活动。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失误尤其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的例子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交际活动的参与者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文化知识的获得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