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全球文化变革与我国的文化政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商业文化与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非领土扩张化”是新一轮全球文化变革的主要内容 ,它造成了全球性与地方性之间的紧张关系。合理的全球文化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的“全球地方化”文化。我国必须尽快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文化政治策略” ,积极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挑战 ,并实现民族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史上是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和发展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处理民族关系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各民族人民团结奋斗,自强不息,致力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民族融合的趋势也在加快,笔者在对龙州与那坡两地典型“黑衣壮”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探析这两地闻民族文化变迁的因由。以促进对两地独特的民族旅游文化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3.
1.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表述欠妥。第(1)问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变化,参考答案是“从分散走向整合”。分散是指缺乏联系。一提起新航路开辟对世界的影响,我们想到的是,它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历史,从此,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这里用“分散”一词是可以的。而材料一所说的“言语不通,嗜欲不同”,固然指民族间彼此隔绝,但主要指的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车同轨,书同文,人同伦”,则显然是指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统一与整合是有差别的,整合是指通过整顿、协调重新组合,这里的统一则是指归于一致。答案用“从多样化走向统一”表述才比较恰当。这样,与教材的表述也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史》教材在论述秦汉文化的特点时有这样一段话:“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秦朝建立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P47)统一与多样化有机结合,是秦汉文化的一大突出特点,而第37题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文化从多样化走向统一这一变化。当然,在统一前提下,秦汉文化的多样性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4.
<正>“一个民族只有它的历史和文明活着,这个民族才活着。”民歌蕴藏着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与思想,是记录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与变迁的“编年史”。因此我们提出“三感”统一的中小学民歌教学目标,即在中小学民歌教学中,要坚持以乐感为基础,以美感为核心,以文化感为指向,开展民歌教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和合”文化主张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丰富的辩证思想,它决定了我国历史上对于国家统一的诉求。西方近代统一民族国家的建立,结束了西方各国内部的长期分裂状态,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对这一历史进程的思辩表达,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观念有很多暗合之处。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历史理论,它与中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一起构成了我们构建和谐世界的理论渊源。揭示西方文化中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我国文化中的“和合”思想的内在关联,能为我们正确处理各种现实问题提供一个新的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与活动设置呈现较为明显的竞技化发展倾向和显著的西化特征,对我国本土的“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造成冲击的这一发展现状,通过系统地分析后认为,当代高校体育的“原生态”不宜模式化。迅速模式化之后带来的后果必然是文化多元的泯灭,文化生命力的消失.高校“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回归应重在文化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独特性标识了民族的存在,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社会的文明程度。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文化发展中存在三层面的突出问题:国家层面上.西部民族地区文化发展整体滞后于东部地区;民族地区层面,文化发展也落后于经济发展;而民族文化发展本身又出现了民族特性弱化的倾向。这三个层面背后的共同诱因是文化发展的理念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著名华人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在美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的第七十三届奥斯卡电影评选中荣获了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最佳指导/道具、最佳原创音乐奖四项大奖。这部完全中国化故事题材的影片为什么受到西方人亲睐,并引来一片喝彩和盛赞呢?本文从历史、文化角度分析“好莱坞”的电影文化东方策略:1.挖掘与东方人的审美情趣相一致题材。2.利用华人打造地道的“好莱坞”主流电影,以期占领潜在的电影市场。3.让观众对电影的东方情结转化为“好莱坞”的商业企图。电影作为极其丰富的文化叙事符号,它不仅包含着对一个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镜像图解,同时也包含着经济、商业运作的内涵。因为,电影是一种工业、一种艺术,两者有机地结合才能达到艺术完美之境地。入世后的中国电影也将面临“民族电影”全球化的问题,通过借鉴“好莱坞”的经验,来装备我们自己的民族电影,使中国电影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越是民族的越是有生命力”,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是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帮。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极富生命力的。它蕴涵无穷的魅力和深层的道德含义。 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全球化与民族化统一 我校德育工作紧紧围绕“一个核心、两翼并进、三愿发展、四个统一”(学会做人为核心;文武为两翼;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愿学生可持续性发展、愿学生和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融合,到秦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以来,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两汉时期初步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隋唐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巩固;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元朝大一统的出现,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明清时期,在统一政权下,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各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了民族大团结。在“一国两制”的旗帜下,祖国的统一大业,必将最终完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广西贺州八步区桂岭镇的“瑶妃”文化现象作为切入点,对我国明代的汉瑶民族关系进行研究。认为“瑶妃”文化反映了岭南边疆与中原的民族关系;映射了明代封建王朝统治下瑶族的悲惨命运;是汉瑶民族之间矛盾斗争的产物;也缩影了明代汉瑶民族之间的矛盾与结合,具有注重民族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以此来考证我国明代的汉瑶民族关系,属于即排斥又接受的民族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如今,标榜新思想、新思潮的西方文化不断涌入我国的文化体系中,越是在这种全球化的形势下,一个民族就越应该有统一身份的认同.本论文把“国服”作为统一民族身份认同的代写符号,主要从什么是“国服”,如何设计“国服”两大方面进行了讨论.那么如何发扬、传承、创新我们优秀中华文化,使其运用到现代的“国服”设计中去呢?本文强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1.加快民族教育发展是促进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客观需要 各民族的团结统一和繁荣进步、各民族平等权利的保障、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以及各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国际反华势力把民族和宗教问题作为“西化”和“分化”我国的突破口,国内民族分裂分子也蓄意挑起民族宗教事端,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4.
民族建设的基本涵义是同一国家之内实现政治和民族文化的统一化。民国时期中国的民族建设话语是孙中山的“民族同化”思想和国民党的中央集权主义。广西新桂系势力迎合了这一民族建设诉求,实施了各项民族政策.取得一定的成就,同时也牺牲了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但不管是民国时期的民族建设话语还是新桂系的民族政策.都必须“民族政策以民族平等团结、巩固和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基准,才能实现民族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现代新儒家重要代表唐君毅被称为“伟大的中国文化运动者”,他一生致力于中国文化的复兴与建设。中国传统文化近代以来的失守在于:其一以西方学术方法研究中国学术;其二对传统文化“整理国故”的研究态度;其三是西方学者对研究中国学术的错误动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璋需要以民族文化自信为前提.以发展荤未为贯魂.以教育教化为手段.以日常生活为载体进行“灵根自植”。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进步文化的统一;是人文性内容与工具性内容的统一;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统一;是文学性内容与应用性内容的统一。时代在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要求公民要有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因此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应该如何进行呢?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学精神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与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民族精神是构建大学精神的总前提;构建大学精神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弘扬民族精神与构建大学精神及其统一,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自觉”是指知识阶层对其民族文化的“自知之明”和创造性发展。近代中国“文化自觉”的产生和发展,历经戊戌维新时期、辛亥革命前十年、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等四个阶段。它以追求文化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也就是民族的科学的民主的大众的文化为内涵。上升到世界历史高度,充分重视文化对于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自觉促进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近代“文化自觉”的内在要求和主旨所在。  相似文献   

19.
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英语普及的趋势有目共睹。正当英语发挥积极社会作用的同时,英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的“语言霸权”特征和随之而来的西方文化对中华本土语言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强大的冲击。如何顺应“全球化”,保护“本土化”,正确看待英语普及的现象,寻求语言与文化的和谐统一,成为英语教学界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宁波位于东海之滨,是我国最早对外开展通商贸易的历史古城。在研究“浙东文化”中,不能忽视宁波商业文化的研究和发掘,本文就宁波商业文化的历史特点作一些初步的探索。宁波商业文化的形成是有其深远历史渊源的。早在新石器时代,宁波就出现了足以与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相媲美的“河姆渡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