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丁健 《宜春学院学报》2008,30(1):119-124
孙中山让位是一个复杂的历史问题,从表面上看就是政权的交接那么简单,而实际上是在当时复杂历史环境下,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运作的结果.它本身蕴含了历史的诸多面相,这些诸多面相的背后凸显四个主要特征:一是妥协性,即清袁孙之间的妥协;二是助产性,即帝国主义和立宪派起了助产或催生的作用;三是和平性.即无论是清帝退位,还是孙中山让位,权力的交接过程都没有发生大规模大范围的战斗;四是共赢性,指清、袁、孙、帝国主义、立宪派都从中获得益处.民元让位过程所体现出的妥协性、助产性、和平性、共赢性,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2.
丁健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12):111-116
民元孙中山让位,是多种社会力量博弈的结果,既不是革命党人的完全失败,也不是袁世凯的大获全胜,又不是帝国主义、立宪派的无利可图,而是一个共赢的结果。这表现在:清王室退位,享有优待条件;袁世凯费心机获大总统席位;孙中山让位得民主共和;帝国主义、立宪派调停盼到稳定统一。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被迫于一九一二年四月一日正式辞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务,让位于袁世凯。袁氏窃取了革命果实,建立起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由此人们得出的结论是:“让位”是革命党内妥协思潮的胜利,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不坚定”“不彻底”的表现。此种看法在史学界似乎早成定论,不容疑义。但笔者以为,“让位”不等于“让步”。把“让位’与“妥协”,“软弱”等同起来,有很大的片面性。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出发,任何事物都是复杂  相似文献   

4.
朱更勇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5):68-70,67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孙中山让位原因的研究在前期观点包括财政危机、同盟会和南方革命阵营的分化、帝国主义干涉、资产阶级革命局限性、敌我力量悬殊等方面继续深入。对历史事件发生的综合因素的考察、孙中山个人角度进行的分析以及心理分析法的运用是此期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终其一生都在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孙中山拯救国家、振兴中华的思想,概括起来就是著名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以及民生主义.其中"对外打不平"的民族主义包括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自由、平等和进步的反帝爱国思想.孙中山的反帝爱国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本文主要阐述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发展,以及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并对其反帝思想局限性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1912年孙中山辞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无疑是辛亥革命史上一个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对此的既往研究大都说成是“让位”,其实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一席原本就属于袁世凯,其后革命党人与南方独立各省选举孙中山,只是革命形势的需要一个头面人物主持政府,而袁世凯尚未来归、黄兴拟将赴宁代黎元洪“暂任”大总统职权而未成行,孙中山却适时归国并主动要求承担大计等条件下的一个权宜之计,“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的决定并未因此而有根本性改变。孙中山的最终辞职荐袁仅是“践前言”,实为还位,此外,“让位”论还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制约了辛亥革命有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孙中山让位给袁世凯标志着辛亥革命的终结。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其实,这个学术界公认的定论并非辛亥革命失败的严格界定。笔者认为,“让位”不是辛亥革命失败或终结的标志,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应该是“宋教仁案”。 辛亥革命不是一个短暂的历史事件,它作为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应当包括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和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部过程。就时空而论,辛亥革命可分为准备阶段、成功阶段和失败阶段。  相似文献   

8.
和平观是孙中山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孙中山和平观的内容主要包括:重新唤醒、解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赋予其重要的时代价值;将民族主义与世界和平理念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予以合理解释。在实现和平的手段上,孙中山指出,应当以建立共和政体为根本方式,以民众力量为根本依靠力量。他同时主张坚决打破帝国主义及其支持的军阀这两大实现和平的障碍,强调道德对实现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和平主义战士,孙中山以毕生之力践行了自己的和平观。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其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民权、民生两主义来说,其内容也是最为复杂的一部分.由于中国早期民主革命的特殊性,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反满"特征尤为突出,而"反帝"的特征却表现了相当的妥协性.分析了孙中山民族主义中"反满"与"反帝","种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等思想此消彼涨的原因,客观的评价了其民族主义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关于孙中山民元让位的问题,史学界众说纷纭:"妥协退让论"者指责孙中山不能坚持斗争,屈服于袁世凯,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的表现,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形势决定论"者认为,孙中山让位是形势所迫;"利用论"者认为,孙中山让位只是为了利用袁世凯,借以取得革命的胜利。以上三种看法都过分强调了孙中山的被迫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其三民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民权、民生两主义来说,其内容也是最为复杂的一部分。由于中国早期民主革命的特殊性,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反满”特征尤为突出,而“反帝”的特征却表现了相当的妥协性。分析了孙中山民族主义中“反满”与“反帝”,“种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等思想此消彼涨的原因,客观的评价了其民族主义的时代特征与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一、孙中山先生之遗教,如第一次代表大会的文件,是我的朋友们的方针。 二、革命委员会的宣言和毛泽东先生、民盟的最近宣言,同志们应作为指针。 三、要确信反帝国主义、反封建、反内战、反饥饿,是我们的目标,并且是一定成功。 四、蒋是封建头子,帝国主义之狗,非铲除不可。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革命道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中,他为中国的人民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但因为他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虽然是旧时期的民主革命),而且因为他能够‘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树立了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孙中山先生接受了共产国际和我党的帮助,不断克服妥协性,发扬革命  相似文献   

14.
有求必应     
《历史学习》2005,(1):27-27
编辑老师:您好。我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指教。近代中国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比较严格和更加完全的意义上,是从A.林则徐开始的B.洪秀全开始的C.孙中山开始的D.五四运动开始的老师给出的参考答案选C,但我觉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是辛亥革命,不具备反对帝国主义性质。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还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所以我认为孙中山先生当时为了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和避免帝国主义干涉,不可能而且无力反对帝国主义。选D的话,是不是合适些?广东东莞市城…  相似文献   

15.
课本第139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果,其中有这样的叙述:“这次大战大大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垮台。”旧课本对此有类似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摧垮了俄、德、奥匈、土耳其四个大帝国。”两者不同的是:新课本给“四个大帝国”加上了社会性质,即“帝国主义”。这种定性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都是帝国主义国家,而奥斯曼帝国不是帝国主义国家。奥斯曼帝国原是军事封建帝国。19世纪70年代的俄土战争以后,它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1908年至1909年土耳其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6.
赵玉琴 《考试周刊》2012,(71):34-34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前两江总督衙门的临时大总统府宣誓建立"临时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并令定国号"中华民国",定都南京。这起昭示辛亥革命成功的历史事件,在国民革命史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六朝古都南京,则又一次成为伟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然而在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三种势力复杂交错的革命党人内部,选择定都南京,拥护孙中山为大总统及拟定各项临时政府改革措施,外界看似波澜不惊,实则内部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以后,在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出现了一股“新帝国主义论”思潮。其基本内容和理论观点是:“干涉合理论”、“先发制人论”、“主权有限论”、“单极稳定论”、“民主和平论”。美国的民族优越感和历史进程中的救世主义使命意识是“新帝国主义论”的重要思想来源;美国一直存在的通过对外战争、扩张等帝国主义政策谋求利益的传统是“新帝国主义论”产生的历史根源;美国所拥有的超强国力是“新帝国主义论”的物质基础;冷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为“新帝国主义论”出笼提供了客观条件;“9.11”事件成为“新帝国主义论”的催生婆。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没能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纲领的原因在于:一是孙中山本人对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失败历史的认识;二是基于当时革命实践中在海外建立革命根据地的现实需要;三是基于他为寻求西方援助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需要。它启示我们应怎样根据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来制定政策与纲领。  相似文献   

19.
李新富 《文教资料》2009,(26):107-109
"共赢"国际战略观在我国的发展呈现出从隐性到显性再到进一步深化发展的历史轨迹:邓小平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大胆突破传统国际战略思想观念,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初显国际战略观的"共赢"色彩;江泽民的"世界多样性"理论,将邓小平隐性的"共赢"国际战略观发展为显性的"共赢"国际战略观:胡锦涛的建设"和谐世界"主张,则是对"共赢"国际战略观的进一步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武昌起义成功之后,南方诸省紧跟着独立,清政府的统一土崩瓦解、各省都督府代表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成立……一切都顺乎天应乎时,形势发展既快又好。然而资产阶级革命派却功败垂成,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得。既然革命军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孙中山为什么还要辞职?袁世凯又为什么能窃得辛亥革命果实?对于这个问题,上教版的新课本概括为四条,即:一、帝国主义的干涉;二、钻入革命队伍内部的封建势力向革命施压力;三、革命党内部如章炳麟、黄兴等也主张向袁世凯妥协;四、袁世凯的政治欺骗和军事压力。这四条原因中,比较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