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管理、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就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核心,建设和谐民主的管理队伍;坚持以教师为本,营造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坚持以育人为本,打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2.
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管理、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就要坚持以领导干部为核心,建设和谐民主的管理队伍;坚持以教师为本,营造和谐进取的工作局面;坚持以育人为本,打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3.
以学生为本营造和谐校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积极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校园环境,构筑一个充满生机活力、富有科学理性而又体现人文关怀的和谐校园,首先,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其次,要加大实践技能教学的比重,重新确立教学体制的市场定位;第三,要把“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贯彻落实到学院的实际工作之中;第四,要实行订单办学,打造就业与人才培养、培训的双赢模式。  相似文献   

4.
要提高管理效能,创建和谐校园,必须首先对教师实施人本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全面发展.以教师为本的学校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运用激励手段来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效发挥其作用的过程,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促进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的决策。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和教学的主导。因此,构建和谐的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6.
德“法”兼治,构建和谐的大学生管理微观环境;坚持以生为本,积极营造创设情感的、成功的、竞争的学习氛围;厚德载物,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一项重要战略的决策。构建和谐社会有赖于构建和谐教育。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是教育的主体和教学的主导。因此,构建和谐的高校教育必须坚持以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8.
和谐校园建设的意义与基本内涵 1.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意义 首先,构建大学和谐校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内核,贯穿在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以人为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办学以人才为本,教师是主体。二是学校教育以学生为本,  相似文献   

9.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特色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主要应体现"生本"文化,形成人人"关注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周刚 《文教资料》2007,(10):140-141
建设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学校是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最重要的主阵地,是实施和谐教育的最重要的力量。实施和谐教育,必然需要建设和谐校园,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可持续保证。建设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同样,体现在学校,要建设和谐校园就必须要以生为本、以师为本。本文主要在建设和谐校园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做了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在构建和谐高职院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在具体做法上,需要优化校园外部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学生利益诉求的表达机制和实现机制、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和管理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校园和谐。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公寓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高职院校的具体实践。高校应该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学生公寓的规章制度,营造和谐的公寓文化,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促进校园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高职校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铸  梁光第 《文教资料》2011,(18):230-232
以学生为本构建和谐高职校园,是高职教育实现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明确办学目标、营造教育氛围和人文教育素质环境三方面就职业院校如何构建和谐校园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所包含的方面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要构建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和指导,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分只有坚持以教师为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构建和谐明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党和政府提出的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目标、教育观念、校园人际关系、校园文化环境、整合各种教育力量这5个方面来探讨中小学和谐校园的构建,以便更好地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建平 《教师》2014,(9):16-16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教育是充满爱的阳光的事业。坚持“以人为本”,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实施新课标?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应着重突出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学生为本;二是和谐,特别是师生关系的和谐、生生关系的和谐.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搭建公平公正的教育平台;和谐兴教,科学管理,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就教师而言,关爱平等,合作实践,指导提高,亦师亦友是新课程观念下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要给学生以诚心、爱心、耐心与学生共同构筑情感交流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阐述以师生为本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说明了构建社会主义文和谐校园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实践目标。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既有个性鲜明、民主观念强、接受能力高、注重学习与社交等优点,又有逆反心理突出、缺乏责任感、心理承受力差、功利性强等不足之处,个体矛盾性非常突出。加强当代高校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工作,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和谐育人的工作思路,建立信任平台,深入了解并把握学生思想矛盾的原因,及时调整教育方式,有的放矢,并将依法管理与和谐教育有机结合,努力引导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坚持以生为本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内在要求,和谐校园文化也必然包含着以生为本的深刻内涵.以生为本的和谐校园文化就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尊重和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建设,弘扬大学生的主体性力量,展现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内在创造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