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人才的培养,高端人才结构优化策略选择是推进高校发挥地区特色、院校办学优势、学科特色发展的重要动力。运用SWOT分析法对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高端人才战略的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显示,地方高校在高端人才引进政策支持力度、人才激励机制、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综合分析地方高校高端人才战略重心应加快推进整合资源+互动合作的高端人才交流策略;构筑科研氛围+激励考评的高端人才保障战略;构建政策支持+学科优势的高端人才引才战略;完善区位优势+产学合作的高端人才培养战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以及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分析财经类学科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财经类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和冲击世界一流学科。财经类高校要想在学科建设上取得突破,必须坚持特色化办学道路,以构建一流经管类学科群为目标,建设财经国际一流高端智库,实施国际化学科特区建设,引进和培育财经领军人才,积极谋划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而加快财经类高校迈向世界一流特色财经学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双一流"战略决策的颁布,不仅给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在"双一流"战略大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着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动态调整资源配置、弱化身份等级、鼓励差序优质发展、提供国际交流等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历史遗留的标签效应、马太效应以及地域性差异等挑战。为了使地方高校抓住"双一流"建设的机遇,推动自身获得良性的发展,地方高校应采取重点支持优势特色学科、提升内部治理水平、统筹设计政策布局、人才引进与培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开展科研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建设将在未来30年内主导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院校只要抓住历史机遇,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选准发展路径,也有可能走向卓越,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一流大学。地方院校对"双一流"的追求,要根据自身的实际进行选择。尽管各院校的情况各不相同,但是其主要策略有:合理定位建一流,争创区域一流和学科点的突破;扎根地方建一流,将"双一流"建设目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努力成为地方创新发展的智库和策源地;特色发展建一流,主要指特色学科的发展和文化特色的发展两个方面;突出应用建一流,努力培养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做一流的应用研究并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开放办学建一流,通过国际化,鼓励学生国际流动,做好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和本土国际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世界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迅速发展。2015年,国家提出实施"双一流"战略,作为高等教育系统核心组成部分的地方高校积极响应。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建立之初便致力于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科研院所。经过五年多的发展,研究院在国际化团队建设和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6.
“一带一路”倡议与“双一流”建设因其承担的重要历史使命,理应成为西部高校发展战略的思维引领和路径依靠。在对“一带一路”倡议下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不同层面的发展情况及表现进行分析后,发现西部高校在师资人才、财政经费、产学合作、学科发展及实践平台等方面还存在多方面的需求;并且主要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战略困境,分别是战略基础层面的人才引进与人才流动的矛盾、战略保障层面的全局建设与经费短缺的矛盾、战略环境层面的产学合作与对象有限的矛盾、战略方向层面的特色学科与综合发展的矛盾以及战略平台层面的专业实践与平台缺乏的矛盾。基于此,提出通过拓展经费来源渠道、构建特色人才体系、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推动高校联盟建设等策略实现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7.
"双一流"是国家期盼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抉策部署。在"双一流"建设中,地方师范大学的发展定位和内部结构调整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照"双一流"建设的内在要求和结合对地方师范大学属性的认识,坚守师范主体性、强化特色理念、服务地方发展三大定位是地方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应然态势,深化综合性师范大学的思考、注重接地气学科的建设、着力特色学科的凝聚、定位应用型的发展方向、展现对话国际的格局五大指向应是"双一流"建设中地方师范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地方高校作为高等院校的中坚力量,其水平直接关系到"双一流"建设的真正成效。"双一流"建设既为地方高校带来了崛起的希望与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变革的压力与动力,以及高校发展模式的转向,有着丰富的价值意蕴。通过分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面临的机遇,探寻地方高校崛起的出路,指出地方高校的崛起,离不开系统的顶层设计,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要以优势学科、一流学科培育为抓手,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及交流,创新管理制度,重塑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9.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当下推进“双一流”建设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示范性。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其发展进程中,主要采取了如下几方面的重要举措: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努力构建良好的学科领域生态;搭建“学院+科研基地”支撑平台,不断创新学科组织结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全方位推进学科建设国际化,持续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该学科的发展轨迹和主要举措表明,加快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通过学科交叉创新学科领域是关键引领,学院科研基地二元协同是重要支撑,培养一流创新人才是首要职能,全方位国际化是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国家"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后加快推进高校内涵建设,实现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重大国家战略,共137所高校和465个学科入选。在这137所高校中,16所高校为非"985""211"的地方行业高校,这些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经验较少。本文在分析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后,从学科规划、学科特色、资源配置、人才师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制度体系建设等八个维度对一流学科建设路径进行探究,以期找到科学合理的实践路径,为地方行业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学科建设是高校的基础性工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提供着知识和智力支撑。我国"双一流"建设为入选高校学科发展提供着多方面的有力支持。该研究通过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特征的梳理分析,发现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具体包括:系统性、长期性、地方性和特色化等。研究发现:未入选"双一流"建设行列的地方高校处于财力不济,师资实力不强,学科平台少且层次低,知名度及社会认可度低,以及学校管理质态有待提高等困境。为了深入推进地方高校学科建设,需要学校决策者的大智慧和大手笔,为学科建设定好方向;更需要加强制度建设,营造利于学科发展的氛围;第三,需要积极彰显学科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实施协同发展战略,强化学科基地建设也是现实选择;最后,实施地方化与国际化策略,实现学科建设的顶天立地。  相似文献   

12.
从学科建设的组织形态、学科的知识形态、学科发展的活动形态三个维度,对一线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湖南地方本科院校在特色"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中存在重外延轻内涵、缺少科学的统筹规划方案、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原因主要包括认识有偏差、组织结构封闭、没有互促协调机制。建议在协同理论背景下,从体制、机制形态和活动形态三个方面推进改革,通过思路、管理和模式的创新,构建跨学科的产学研创新团队,实施造就一流学术大师的"人才强校"战略,按照"构建四个平台(科技创新研究平台、科技创新服务与成果转化平台、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产学研信息化平台)"、"建立两种机制(政府保障机制、产学研运行机制)"、"创新两种模式(管理模式、培养模式)"的思路,全面推进湖南省地方本科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强高校特色"学科-专业"间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才培养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逻辑旨归与目标导向。"双一流"建设的根本落脚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质与变革,以人才结构优化促进学科发展和高校革新。本研究依托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方案的人才培养模式文本,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四个维度分析发现,6所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逻辑起点、以"分层规划"理念贯穿全程等共性特征。此外,6所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规划方式及特色表达上存在较大校际差异。基于文本的综合分析导向,未来师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心在于构建"一流学科+地域特征"的特色人才培养方案;构筑"专业素养+创新技能"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实践平台+社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  相似文献   

14.
《商洛学院学报》2019,(2):91-96
"双一流"战略目前主导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并将在未来半个世纪产生深远的影响,"双一流"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调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质量满意度,分析在人才培养、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对照"双一流"建设对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方向、学科发展、产教融合、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应把握机遇、发展内涵建设,多举措优化教师队伍,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全力打造特色学科,协调创新、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国外院校的合作,以实现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根本跨越。  相似文献   

15.
构建装备条件型保障计划 助推“双一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名单的公布,高校"双一流"建设进入全面落实阶段。通过解读国家政策和研究分析国外世界一流高校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一流设施和一流师资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条件和基础保障,并从一流设施资源配置、仪器平台建设和平台实验人才管理等,对比国内外高校现状与差距,阐述如何构建"双一流"建设的条件保障,助推"双一流"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已在路上。如何走好?不仅是热点问题,更是难点问题。"双一流"建设从整体上推进了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不仅要形成"共识"更有"共实",从中央到地方、从社会到高校,都表现出极大的激情。一时间,以"双一流"建设为主题的各种论坛、会议风靡全国;地方政府也纷纷推出了各自的"双一流"建设路线图,投入了巨额资金;高等学校纷纷出台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加大了科技创新与人才  相似文献   

17.
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受到历史与地域等方面的影响,在进行学科建设中面临着如优秀人才流失严重、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困境,随着国家与地方"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推进,中西部高校需把握自身建设"双一流"学科的节奏,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推动高校学科特色化建设,实现中西部高校崛起。  相似文献   

18.
中西部高校的发展受到历史与地域等方面的影响,在进行学科建设中面临着如优秀人才流失严重、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困境,随着国家与地方"双一流"建设政策的推进,中西部高校需把握自身建设"双一流"学科的节奏,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推动高校学科特色化建设,实现中西部高校崛起。  相似文献   

19.
赵婉  郑义海 《高教论坛》2023,(8):80-83+97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双一流”高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研究通过对全国36所“双一流”高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实践进行分析发现,“双一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为根本遵循、以多元化培养模式为运行方式、以高水平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目标、以提升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的逻辑构架,形成了以集成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融合式的课程教育体系、个性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为主的全方位地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为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深入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应把握留学生学历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地域产业优势,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融人才培养培训、产学研合作为一体,科学构建协同创新平台,并通过"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扩大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化人才,进而为地方高校更深入地参与汉语国际传播和中华文化传播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