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区域合作要经久不衰并实现多赢,必须从区域协调层面上升到国家协调层面,淡化政策调整、强化法律调整.制定《行业协会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合作机制的市场化,防范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权力恣意.  相似文献   

2.
以区域政府合作促进区域合作是建设“粤赣湘红三角经济圈”的理性选择。红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现实障碍主要表现于合作观念上存在过强的地方保护主义,体制上缺乏权威的组织协调机构以及制度上缺乏有效的区域合作法律法规等。结合红三角经济圈的实际情况,本文从合作理念、合作机构、协调机制和合作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红三角区域政府合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区域合作的顺利运行离不开信任、规范、参与网络、文化认同等社会资本.其中,社会参与网络是区域合作的渠道与载体;规范是区域合作的运行准则;信任是区域合作的心理基础;文化认同是区域合作的"黏合剂".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中,同根同源、同盛同衰的历史人文因素,区域意识与合作精神,文化认同,良好的合作规范与制度,多层次区域合作网络为区域合作奠定了良好的社会资本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除政府主导的行政层面的区域合作与区域协调之外,我们还应考虑社会资本的因素,在各行政区之间加强互惠互补的竞争合作意识、健全区域合作制度、建立区域合作网络、增强文化认同、构建区域信用体系等.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合作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跨行政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越来越多,需要一定区域内的地方政府合作来处理.经济区域化的发展在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实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公共事务.区域合作需要区域内的地方政府积极努力,也需要各相关方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了解决行政区合作面临的困难,需要地方政府主动推进地方合作.通过地方政府之间平等的交流、协商和调解,形成合作机制.地方政府合作形成以后,可推动区域合作.地方政府在国际区域合作中有两个优势:一是地理上的相邻便于合作,二是地方政府在国际区域合作中较少受到主权争议、政治感情、意识形态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地方政府合作的作用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联邦、地方和社会三个层面分析了美国辖区政府间竞争赖以运行的制度框架,宪法、法院以及联邦补贴构成联邦层面的制度框架,地方政府自主权、地方政府间合作机构以及地方政府间契约则是地方层面影响辖区政府间竞争的主要因素和机制,在社会层面则介绍了居民们多样化的需求表达方式以及直接参与治理对辖区政府间竞争的规范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这种制度框架对中国的启示有:竞争优先的理念,理性划分中央与地方间关系,法治化框架,以及政府职能方面供应与生产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地方政府间跨区域合作治理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多种表现形式,容易引起地方政府间不信任,阻碍区域资源的整合;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观念错误、资源的差异、利益冲突和制度缺位;因此,可以通过纠正观念、平衡利益及搭建制度等措施来克服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加速积累,同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本文利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从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对地方政府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将新型城镇化的实施作为分界点,对比分析新型城镇化实施前后,地方政府债务对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无论是全国层面还是地区层面,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都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实施过后这种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最后,提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键是要解决后发区域如何快速发展问题,这需要政府力量的介入。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先发区域地方政府和后发区域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进行着博弈,这对后发区域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后发区域要摆脱不利因素的影响,需要依靠中央政府、先发区域地方政府和后发区域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制度入手,在国家层面、地方政府层面、社区层面上对我国当前的代课教师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教育意义在中央和地方存在差异,地方政府采用“谋利”和“规避风险”的行为,致使农村地区教师严重不足的现象,从而使代课教师得以存在。  相似文献   

10.
“异地高考”前瞻:政策过程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人口流动和集聚的社会背景下,异地高考问题愈发突出.从政策过程的视角分析,异地高考存在许多障碍.在政策层面,决策主体的定位仍存在很大争议;在组织层面,地方政府的选择具有制度惰性;在操作层面,固有的利益分配结构会影响政策的现实效果.制度变革是推进政策的关键.为缓解改革内部控制与自由的根本矛盾,需要在户籍、高考和教育行政等制度上进行全面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于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社会效益,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意义重大。但是,我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却存在着种种问题。近年来,国内各地都在积极进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的探索,本文在对各地成功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进行改革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对加强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新建本科院校发展之路探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型的产物,新建本科院校已逐步成为我国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既面临着学科专业水平不高,经费不足,教育环境差,教师整体水平较低等诸多发展困境,也具有教师队伍年轻而富有活力,地方政府倾力支持,地域特色明显等发展优势。新建本科院校要实现较快发展,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工作:(1)解决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问题;(2)搞好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3)牢固树立应用型人才观和教学中心观;(4)正确处理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清乾隆元年(1736年)归化城土默特地区开始出现常设性慈善机构。这些机构之所以得以发展,究其原因,一是最高统治者为了巩固北疆而大力提倡该地发展慈善机构;二是官吏注重自身垂范的同时,抓住地区特点,制定执行了“发商生息”的经营管理方式,这是该地区慈善机构生存发展的主要原因;三是经济模式的转变为该地慈善机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外国教会的渗透在客观上也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户籍制度在转轨时期的特点及其路径依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阶段的户籍制度的特点:户籍上附着的经济利益大大减少;进城的门坎降低了,户籍的制度壁垒由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共同构成,户籍制度壁垒的类别多样化。这是市场化和工业化在我国发展的产物。但是,渐进式、分权化的改革模式使户籍制度有较强的路径依赖。在改革中按“摸着石头过河”思路逐一推出的单项改革,在推进某一领域向新体制迈进的同时,却往往沿袭了城乡户籍分割的路径;向地方政府分权的举措,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还固化着行政区之间的户籍壁垒。中央政府应在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的同时,在转轨制度的设计上,把推进城市化、建立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大目标,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函数;同时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把为外来工服务纳入地方政府政绩的考察内容。  相似文献   

15.
地方性普通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启动了双语教学改革。地方性普通高校在实施双语教学过程中,在师资力量、教学管理、学生学习能力、人事制度、教学研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是,随着双语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地方性高校要在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向、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环境创谩、教学实验与研究、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不断强化改革,探索出适合地方性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有效逢径。  相似文献   

16.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之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必然会造成区域之间的产业政策趋同,这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长远发展极为不利,化解问题的办法应当靠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水平,强化地方政府的责、权、利边界,引导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政策中体现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普遍作为地方性院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通过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导向、培养方式、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的创新,实现其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高等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其所具有的独特视角和利益诉求,与中央政府管理高等教育形成一种互补关系,通过地方政府积极参与区域高等教育治理,形成区域高等教育多级政府共同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从阻隔走向了互动。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决定着市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组织间网络理论从一种不同于传统的途径入手来塑造一种全新的、合作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它的应用对于规范我国地方政府间关系,促进其良性发展有着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农村税费改革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农村税费改革是又一次农村重大改革。应从取消农村各种不合理收费,推行“费改税”,规范分配制度,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种税政策,实行规律和铁行的征收方式方面着手。解决改革后地方财政收支缺口,必须进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农村教育体制改革,乡镇财政体制和村级财务制度改革,建立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