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经》今存写本,以敦煌石窟所见卷子为最古,皆唐以前人手写,大有裨于《诗经》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古代流传于日本之唐抄本和日人所书写之抄本数通。唐人抄写而自唐传入日本的抄本,学界称为唐抄本。同时,还有日人抄写而与唐抄本密切相关的抄本。[1]其中静嘉堂藏《毛诗郑笺》20  相似文献   

2.
孔传《孔氏六帖》,宋代私修类书,为增补唐白居易《六帖》而作。此书有较大的辑佚、校勘价值。其成书时间、体例、版本诸问题,事关进一步研究、利用该书。研究发现,是书成于作者抚州任上,其体例沿白氏而略有增删,流传颇显复杂。  相似文献   

3.
文献记载上古乐舞,自帝舜以下其名称与作者比较统一。舜乐为《韶》,禹乐为《夏》,商汤乐为《濩》,周武乐为《武》,但黄帝、颛顼、帝喾、帝尧之乐记载混乱,这是由于华夏上古乐舞存在代际流传,一部乐舞既有其始作者,也有其重修者所造成的。比较而言,《吕氏春秋》记述古帝、王之乐,侧重于各乐舞的创作及流传过程,而《周礼》《礼记》等文献则侧重于记录古帝、王之乐的代表作品,因此所述也往往不同,这是导致古乐舞名称和作者出现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乐记》所载孔子与宾牟贾讨论《大武》乐,充分展示了上古乐舞所具有的记事功能,为理解“王者功成作乐”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4.
东汉章帝时的白虎观会议及由此而结集的《白虎通义》,在中国经学史、政治思想史上是有重大意义的政治学术活动。由于种种原因,其成书过程、撰著者存在不少争议,而《白虎通义》的传本,历来希见。对于《白虎通义》思想性质的研究,目前主要有三个观点:封建法典;宗教神学;礼典。《白虎通义》作为封建法典的性质是侧重于规定其政治意义,作为宗教神学的性质是侧重于规定其理论渊源,而作为礼典的性质是侧重于剖判其内容体系。《白虎通义》作为中国古代典籍中的宪章性文献,其本质上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原则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首先从目录学角度考察出宋玉辞赋流传的源头为刘向的《别录》,其次从《别录》成书后自汉代至唐的流传考论《别录》与后世宋玉辞赋的流传产生关联的可能性,再从宋玉辞赋自东汉至唐得以保存并流传需要依据和保障的角度,论证《别录》之于宋玉辞赋流传的依据、保障作用,进而得出的结论是:宋玉辞赋自东汉至唐的流传保持的是刘向最初整理的面貌;宋玉辞赋真伪问题的考辨应上推到西汉刘向之时或之前;以东汉至唐宋玉辞赋之流传为依据的宋玉辞赋真伪辩不能完全成立。  相似文献   

6.
藏石于千唐志斋的唐天授三年《李文疑墓志》文字错讹、衍脱极多,与墓志严肃凝重的文体特征不合;墓志中郡县关系混乱;志主官阶品级不明;志主名讳、世系和子嗣等重要信息缺失。应为一通伪志石。  相似文献   

7.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是文化部直属的国家艺术表演团体,成立于1956年。50年来,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并演出了众多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戏剧作品,主要有《马兰花》、《以革命的名义》、《岳云》、《报童》、《十二个月》、《保尔·柯察金》、《之伢子》、《月光摇篮曲》、《香格里拉》、《走近莎士比亚》、《饼干小子》、《安徒生之旅》、《小蝌蚪找妈妈》、《年》等等。  相似文献   

8.
佛道之争由来已久,至唐达到高潮。从初唐到晚唐,有唐一代佛道两教的斗争激烈与缓和交替出现。唐段成式笔记小说《酉阳杂俎》其内容多有反映当时道佛故事广泛流传、僧道斗法之社会现状,从中可以以一斑窥全豹,了解唐代佛道争锋的大致情况。佛道争锋主要表现于两方面:一是互相仇恨,递相贬斥;二是僧道斗法,法法灵验。  相似文献   

9.
宝卷是由唐代变文沿袭形成的一种民间文学形式。本文侧重论述宝卷在唐、明、清时期流传演变的情景,包括宝卷的主要内容特征、宝卷思想特点及其消极面、宝卷受影响的三个方面:即通俗小说、古代神话、古代传说;在表现形式上,利用民间文学中的歌谣形式。  相似文献   

10.
《樊南文集补编》所收《修华岳庙记》既非李商隐文,亦非唐文,而应为北魏文。《集古录跋尾》所载《大代修华岳庙碑》、《宝刻丛编》所载《后魏修华岳癌碑》与《修华岳庙记》实为同一碑文。文中出现的“常英”为北魏人;“直勤”为北魏宗室成员的特有封号,“直勒”应为“直勤”之误;“侯尼须”为北魏宗室成员,并与常英为同时代人。《修华岳庙记》作于北魏文成帝兴光元年九月鸡日至太安元年三月三日间。  相似文献   

11.
曹雪芹祖籍襄平曾被定论为东北辽阳。这里根据种种典籍史料推断出其祖籍应为湖北襄阳。其主要理由有:辽阳只在秦汉时被称襄平,而清朝时襄平则指中原襄阳;其祖宋初曹彬迁居河北———客族先民北徙,语言风俗随之流传于迁入地;曹氏宗谱旁注从无辽东房之标记;“辽阳三碑”中有二碑刻有曹振邦之名,非其墓碑,实惟记录塔、庙落成或改修时的参与人员;按文人惯例,曹寅诗文集署名“千山”并非地名;早期《红楼梦》手抄本保留诸多客家风俗。  相似文献   

12.
目连戏     
正《佛说盂兰盆经》里"目连救母"的故事,在唐、五代时期被改编成说唱文学《目连救母》(敦煌变文之一),成为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此后故事渐趋发展完善,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当时都城里《目连救母》杂剧能连演7天。到明代,《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剧本相继行世,大多着意渲染目连母被打入地狱,受到各种磨难、报应,而目连不避艰险,遍游地狱寻母,求佛救母等情节,很多情节都可独立成短折戏,如《下山》、《哑子背疯婆》、《王婆骂鸡》、《赵花打老子》等。因此,目连戏的演出有"两头红"的说法,就是从太阳落山开始演,一直演到第二天日出。  相似文献   

13.
《梼杌闲评》是成书于明末清初的"世情"与"历史"相结合的社会批判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记载了大量明末时期的戏曲信息,其中涉及剧种、剧目及戏曲演出习俗的记载让我们能够清晰地了解明末清初戏曲的演出与流传情况,对戏曲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宋朝事实》为作于南宋而记天水一朝典章制度之典籍,其原书已佚,现存版本皆承自乾隆时期学者奉敕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二十卷本。对于《宋朝事实》的作者旧有四种观点:即沈收、沈攸、李伋、李攸,其中最后一种当为正确说法。此书于南宋末年流传较普遍,原书亡佚应是在明代中期。  相似文献   

15.
僧璨是禅宗第三祖,上接慧可,下传道信,是宗派传法体系中至为重要的一环,但有关僧璨的事迹却无信史可征。唐道宣《续高僧传》中谈到慧可弟子时不言僧璨,且无“传衣付法”之说;唐代文人所撰碑记中所述禅宗法系又与俗说互有歧异。文献所记僧璨“不出文记”,而又有其所作《信心铭》流传至今。事实上僧璨的来历难以考实,而禅宗为了弘法的需要将之纳入本门谱系,其故事有一个逐渐修饰的过程,最后定型于唐中期后,呈现出明显的附会痕迹。  相似文献   

16.
浙江大学黑白剧社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是成立于抗战时期的浙大进步学生组织“黑白文艺社”。称“黑白”,首先是因日寇进犯,白山黑水惨遭涂炭,莘莘学子不忘国耻的历史原因;其次,黑白二色是单纯而对立的两极,作为业余艺术团体所追求的团队风格,也与浙大严谨求是的校风吻合。黑白剧社是中国顶尖的校园戏剧社团。剧社主要演出剧目:《保尔·柯察金》;《擦肩之隙》(原创);《思凡》;《安妮日记·未完成》(改编);《棋人》;《俺爹我爸》;《同行》(改编);《木偶》(原创);《花木兰》;《O ne W all,Tw o Sides》(原创)。校友录:http://ourdram m a.alu…  相似文献   

17.
《宋朝事实》为作于南宋而记天水一朝典章制度之典籍,其原书已佚,现存版本皆承自乾隆时期学者奉敕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二十卷本。对于《宋朝事实》的作者旧有四种观点:即沈收、沈攸、李伋、李攸,其中最后一种当为正确说法。此书于南宋末年流传较普遍,原书亡佚应是在明代中期。  相似文献   

18.
目前学界对于保国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戊戌康梁保国会,而对五族少年保国会的研究则很少触及。五族少年保国会成立于1912年,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政治团体,1912—1913年是其活动的主要时期,主要活动有质疑路权丧失、推戴宣统等,同时还参与戒烟、禁赌等社会活动。上世纪20年代初,因时局动荡,加之本身之人员更替频繁,五族少年保国会渐趋没落。五族少年保国会以少年为主体乃其独特之处,在宗旨等方面与戊戌康梁保国会、韩国大同保国会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9.
<正>开业寺碑立于唐开耀二年(682年),全称《大唐开耀二年岁次壬午二月乙丑朔八日壬申李公碑并序》,文载《金石萃编》卷五九。立碑人李崇悊,仕唐为“宣德郎行木(应为本)州录事参军事云骑尉”。碑述其高祖李裔,北魏延昌之末舍山第立僧寺,锡名偃角;孝昌之际,改为隐觉。其寺“自魏历齐,僧徒弥广”。周武废佛,僧徒亡散而屋宇重归李裔嫡孙  相似文献   

20.
姚宏杰 《中国德育》2006,1(11):88-90
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种类繁多,不同历史时期曾涌现过各有代表性的作品。举其著者,两汉以下至唐,流传最广的当属《急就章》(或称《急就篇》);唐宋以下,《千字文》风行,与《三字经》、《百家姓》等共同构成儿童启蒙读物的主流。顾炎武讲:“汉魏以下,童子皆读史游《急就篇》……自唐以下,其学渐微。”从《急就章》的衰歇到《千字文》的盛行,不能不说是中国古代蒙学读物发展史上的一大变化。现有研究虽然多注意到这一点,但对其间的缘由及过程,似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