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及课标,时刻用课标指导教学,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理念。让教学活动成为真正有效的、为教学服务的活动,不要让教学活动流于形式。  相似文献   

2.
有关时间方面的知识,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综观新旧教材对时间相关知识的编排,变化最大的是对时刻和经过时间的表述进行了统一。如旧教材中,钟面显示的时刻为2时30分就表述为2时30分并记作2:30,而从1时到3时30分经过了多少时间,则表述为2小时30分。新教材中,钟面显示的时刻为2时30分和从1时到3时30分经过了多少时间都表述为2时30分。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 <井>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中的第22课.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象具体地描写了我家后院菜园里那口水井的古老,以及井水清、甜、凉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古井的喜爱和对掘井人的赞美之情,告诉我们正是前人的辛勤劳动,才给后人带来甜美和欢乐.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 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七册第二单元<观察日记一则--神奇的豆子>  相似文献   

5.
概念课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淄博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探究-主体参与型"课题实验,对概念课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们为概念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了"创设问题情境--分化各种属性--概括形成概念--巩固运用推广"四个环节,突出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及概念的巩固深化.本文将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课例分析,谈谈我们对概念课教学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说课,一般分为课时说课、单元说课和专项说课,都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展示出来,这对于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学水平又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 一、课时说课的基本结构 说课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具有基本框架,其基本程序有以下几个: 1、教材简析:对说课的题目的确定。一般教研活动时要说下周要上的课,对教材简析的要求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新旧教材的对比、大纲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学生情况分析、对实践活动的要求这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1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是帮助学生领会创新的技巧和方法,感受创新的力量,培养对创新的兴趣和爱好,勇于实践,大胆创新.对教材的处理上,笔者打破教材原有的设计,重新整合,分成3个板块:感受创新--领悟创新--尝试创新.  相似文献   

8.
说课是教师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某一具体课题的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  相似文献   

9.
●课前,熟悉讲课者所使用的教材以及课标要求 吕波:862节课已经上传到了网上,它的优势就是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有选择地观课。我们在观课前要仔细钻研教材,了解此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相关内容。假如有时间最好是自己设计一个教案,这样便于比较,可以使你在观课中找到异同。同时你也要明白这个年级、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与重点,这样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教案的设计以及讲课的内容。这样你的评课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10.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主要的课程资源。只有吃透教材,才能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以实行有效的教学活动。本框内容系第六课“依法保护环境”(浙教版《思想政治》第三册)的起始课,介绍有关环境和环境问题的一些基本知识,对学生学习后两框内  相似文献   

11.
《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本第五册的内容。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在设计教学流程时,我是依照如下的教学理念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2.
柯佳丽 《文教资料》2013,(16):158-160
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备课要经过研读课标、钻研教材,分析学情,教学设计等一系列过程。研读课标着重于理解课标的要求,分析其中的要点和关键词;钻研教材要着眼于分析课题立意,理清重点难点,全面把握教材;学情分析,要兼顾学生的一般共性特征和个体差异;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集中体现,在钻研课标和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确立科学的教学目标,考虑采取哪些相应的方法,运用相应的资源,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并形成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背景 本学期教材中有“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内容,翻开教材备课时我陷入了困境:一方面该内容是数的概念的又一次扩展,是分数知识的起始课,对后续学习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反复构思的几个教学方案要么学习要点不明晰、思路比较杂乱,要么思路清晰了,但自己的牵引痕迹明显,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口腔护理进行说课设计:说教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时安排、教具准备;说学法;说教法;说教学程序课前安排、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讨论、讲授点拨、讲授演示、板书设计、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第32页的《数字与信息》。根据教材特点,结合聋生实际,本课教学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分两课时完成,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相似文献   

16.
看了语文新课标实验区--山东省青岛市63中学李雅慧老师执教的<斑羚飞渡>课,有很多感想. 这是一堂附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后的"样板课"(随书赠送的录像),其用意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7.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一个合格的教师来说,应很好地研究如何“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如教材上“音的强弱”一课,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让学生想像大老虎和小猫的叫声进行对比来感受强弱,或者让每个学生都到前面来敲一敲大鼓,那学生还是不能真正地体  相似文献   

18.
王璐 《小学语文》2012,(6):32-33
课标教材中的传统课文,不少呈现了与老版本不同的编写理念和设计意图。我们在解读这些文章时,应按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和编者的设计意图,重新解读,从而正确理解教材。一、解读导语,明确新的教学目标人教版课标教材以专题组元,每个单元都有导语。单元导语提出了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传统课文时要特别注意单元导语的提示。  相似文献   

19.
很多青年地理教师不知如何写好教学设计。初中地理教师在写教学设计时,首先要对课标、教材和学情进行分析,然后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要详细说明教学过程以及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20.
七、一课多篇一课多篇 ,也称一次多篇、多文联教 ,有时也称比读、联读。简言之 ,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篇课文 ,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篇课文。一课多篇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 ,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它的设计目的 ,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 ,二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一课多篇教材处理的实质 ,是在分析某几篇课文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对它们进行教学的最佳角度 ,为顺利地实施教学迈开有指导的第一步。一课多篇式的教学是被教材“法定”了的教学 ,从初中语文教材来看 ,每一册中都有“短文两篇”“诗词五首”之类的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