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概念图是由概念、概念间的连线及连接语、概念的例子组成的一个知识结构网络,反映了同学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认知结构,体现了学生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理解。更具体地说,概念图包括六个部分:概念、分支、水平层次、同一分支下概念问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不同分支下概念问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  相似文献   

2.
概念图(Concept Map)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J.D.Novak)教授根据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是由节点(概念)和连接节点的线段(关系标签)所组成的,它能形象化地表达某一命题中各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具体地说,概念图包括六个部分:概念、分支、水平层次、同一分支下概念间的连接线和连接语、例子。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概念图概念图又称为概念构图(concept mapping)或概念地图(concept maps)。前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具体过程,后者注重概念图制作的最后结果。现在一般把它们皆称为概念图而不加严格的区别。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有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相似文献   

4.
美国大学的生物教学方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概念图教学法 概念图是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形式,最早由康乃尔大学的 Joseph D. Novak 提出。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网络结构图示,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作为节点,然后用连线将表示相关概念的节点连接,表示两个概念间的关系。[1] 概念图的制作需要如下几个步骤:首先,选取一个知识领域,列出概念;第二,确定关键概念,并对其进行排序,从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的概念到最特殊、最具体的 图 细胞生物学相 概念图作为课程和教学设计的工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利于教师更…  相似文献   

5.
<正>概念图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构成一个概念关系网络图:最概括最一般的概念置于最上端,局部的概念置于下层,具体细目置于最末端。制作良好的概念图,可以清晰地概括出同一  相似文献   

6.
一种高考新题型——构建概念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构建概念图是近年来在高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例如,在2003年、2004年广东省、江苏省的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均出现了构建概念图这一题型。本文就概念图的构建及其在教学测试中的作用作一简要分析。1 概念图的构建概念图是由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概念图中的节点表示某一命题或领域内的各概念;连线则表示节点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概念图制作的一般过程是:(1)确定关键概念。从选定的知识领域中选出关键概念,以及与之有关的其他概念,列成“关键概念一览表”。(2)区分层次。确定关键概念后,将其排列成序,把最一般的概念置于顶层,依次向下,最具体的概念位于最底层,形成概念的层次结构。(3)各级连接。相关概念用连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制作物理概念图时对一般概念图所进行的改进措施,以物理概念图实例为基础,总结了制作物理概念图的具体步骤;以多个物理概念图制作的范例为依据,论证了制作物理概念图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概念图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各科教学中正在受到重视.文章在梳理概念图的基础上,分析了概念图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评价的价值,并对概念图在高师公共教育学中的应用作了探讨.概念图在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步骤是选定概念、确定分支等级、交叉连接及连接词、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9.
吕媛 《现代教育》2012,(4):83-83
一、概念图的内涵概念图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教育系的诺瓦克教授等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西方国家,概念图是中小学中很常用的一个方法,‘有着显著的教学效果。随着建构主义理论、有意学习理论、学生认知理论的发展和网络学习的不断普及,概念图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推广概念图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策略之概念图包括众多彼此间具有关联的概念。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图表特征。概念是感知事物的规则属性;命题是对事物现象、结构的陈述。在概念图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间层次的展现。因此,概念图是表示概念和概念之间相互关系的空间网络结构图。  相似文献   

10.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概念及概念或命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概念图源自美国康乃尔大学JosephD.Novak等人的一个研究计划,为了能有效地表达学生在12年的学校生活中知识结构及其变化情况而开发了概念图,其理论基础是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1.
概念图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反映概念和概念之间关系的空间网络知识结构图,它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通过在理论物理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的教学中采用概念图进行辅助教学,并使用概念图考察学生该门课程部分知识点的知识体系,我们发现:目前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还很不完整,归纳、分析能力还很低。概念图在教学中使用之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及掌握程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说明概念图在构建及评价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及素质方面是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春华 《辽宁高职学报》2008,10(2):51-52,55
概念图是一种组织表征知识的工具。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四个基本要素。在高职visual foxpro6.0程序设计教程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用概念图思想,可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理论知识,在学生建立小型的数据库,使用、维护数据库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概念图是学生协作知识建构的一种有效支持工具,然而在Web环境下概念图的协同创作系统的研究却并不多见。鉴于此,文章通过对协作学习中概念图的理论研究,分析了概念图协作创建过程中学习者的认知过程,设计了基于概念图的协作知识建构的理论模型,设计了概念图协作创作系统的功能模型和动态模型,介绍了基于Flex和FMS技术的系统实现方案,讨论了系统功能和实现过程。文章的研究成果能丰富协作知识建构的理论研究,推进概念图在网络协作学习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图解。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强调学生自身对知识的建构过程,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实验研究表明,概念图教学策略应用于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概念体系,且可显著提高场依存性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5.
作者首先给出了协作知识建构的定义和特点,接着详细论述了概念图应用在协作知识建构和反思评价中的具体过程,即确定构图任务、个人知识建构、共享作品、协作知识建构、形成小组概念图等6个步骤,文章最后讨论了应遵循的应用原则。  相似文献   

16.
教师通过恰当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物理教学,可以将知识进行有效整理、总结、归纳,方便学生记忆和梳理各知识板块之间的关系。文章探讨借助思维导图简化备课步骤、整合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课堂互动、引发学生思考的有效途径,并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指出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看,教师个人知识的管理水平将对教学质量与教师专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借鉴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地图”概念,聚焦于教师个体,探讨教师个人知识地图的类型与构建方式,尝试为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教师可以了解不同知识地图的特点,根据个人需要和知识存在状态,构建有效知识地图,以实现个人知识的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知识建模是指物理知识网络图的绘制,这种知识网络图反映了知识间的隶属关系,对于中学物理教学设计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帮助中学物理教师进行意义建构类学习任务设计,另一方面可以为中学物理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A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is the high degree of coherence and connectedness of its conceptual structure. This notion is also behind the widely accepted instructional method of representing the concepts as networks. We suggest here that notions of explanatory coherence and deductive coherence naturally connect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to the processes which are important in constructing the concept networks. Of these processes,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modelling are shown to b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explanatory and deductive coherence, respectively. From this viewpoint, we compare here how experts and novices represent their physics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concept networks, and show tha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ts’ and novices’ quality of knowledge become directly reflected in the structure of the networks. The results also show how concept networks make visible both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the methodological procedures, which support its form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