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庐山云雾》(浙教版第七册)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的第五自然段以"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作为过渡,引出对庐山云海壮观景象的具体描写。现以该文第五自然段教学为例,来探讨虞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  相似文献   

2.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五自然段,我先后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流程。 【设计一】1.师: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然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填写表格(谁乘小艇去干什么)。2.师: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有哪些人乘着小艇干什么去?  相似文献   

3.
王大伟 《云南教育》2005,(31):23-23
我曾两次教学《灰椋鸟》。这篇课文的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在两次教学中,我对这一段的教学方法作了不同的尝试,其效果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悟王冕勤奋好学的精神,以及孝敬母亲的美好品德。 2练习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积累词汇,习得文本语言,获得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5.
于桂华 《广西教育》2013,(29):52-52,63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通常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按要求找出某些语句,然后找出这些语句中的重点词语,再透过这些词语谈谈你体会到什么。笔者最近观摩了某班教学苏教版三上第十五课的《小露珠》,这里重点商榷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教学片段:师:默读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用笔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集体交流)师:仔细读读画线的内容,想想:小露珠是什么样儿的?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体会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2.指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把事物写具体的。  相似文献   

7.
《挑山工》(第九册)一课第五自然段,具体转述了挑山工对作者问话的回答:这段话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也是课文所要表现的中心。怎样引导学生理解挑山工的这段话呢?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五自然段,想想第五自然段主要是写的什么?  相似文献   

8.
陆敏 《广西教育》2012,(29):51-52
《天鹅的故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第九册中的一篇课文。笔者先后两次执教了这课。两次的教学设计不大相同,收到了大不一样的效果。以下分别是两次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的片段。  相似文献   

9.
《小壁虎借尾巴》两种教法设计○自治区教研室马兰《小壁虎借尾巴》一课第三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各段的叙述方式相同,结构相仿,句式相似。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可设计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法一一、“讲”好第三自然段,渗透学法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给...  相似文献   

10.
小窗     
此文前半部分用“坐享其成”反衬后半部分“亲自动手”——巧于安排材料。还须锦上添花的是:第一,转折要自然一点。第四自然段先宜说“随遇而安”的话,将第四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第一句话放到第五自然段后面去。第二,倒数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应改为“要用心去扮靓它”——不仅强调“用心感受”,而且凸显“自力更生”。  相似文献   

11.
我曾两次教学《灰椋鸟》这一课,第五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在两次教学中,我对这一段的处理作出了不同的尝试,其效果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篇由三幅图和一篇课文组成的看图学文。课文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景色秀丽神奇,其中无数的奇岩、怪石更是十分有趣。课文共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黄山风景区的景色与怪石。第二至五自然段重点写了黄山的四块奇石,分别是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作者根据岩石的形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岩石写得形象逼真有趣。其构段方式却有所不同:第二和第四自然段先介绍奇石的名称,后介绍样子;第三和第五自然段先介绍奇石的样子,后揭示名称。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黄山奇形怪状的岩石非常多。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着对黄山奇石和秀丽景色的赞美,令读者情不自禁地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自然段。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3.学习和欣赏本课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归林后隋景的优美句段;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4.
《记金华的双龙洞》(第十册)中的“孔隙”是双龙洞中最奇妙之处。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详细地叙述了作者经过这个地方时的见闻和感受。在这一段中,作者以客观交待和主观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用朴实而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极有层次地讲述了自己这一有惊无险的短暂行程。细细品读这一段文字,相信读者也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也会产生一种历险的妙趣。此段内容,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相似文献   

15.
在学校组织的校本研讨课活动中,一位教师执教了吴伯箫的《早》一课。品味之余,我总感觉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少了些什么,不由引发自己更多的思考。现将其教学片段进行摘录并试作剖析。【教学片段】师:细读课文,了解哪一自然段描写了梅花的"早"。生:第一到第五自然段。师:仔细品读第五自然段,说说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相似文献   

16.
<正>《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表面看,文章层次清楚地介绍了樟树的外形及作用,但真正的目的是要借樟树赞扬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因此,本课的难点就在于通过理解樟树的特点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有很多老师处理教材时将重点放在了第五自然段,而忽略了第四自然段。其实,第五自然段是孩子们一  相似文献   

17.
【教学目标】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8.
徐岩 《小学语文》2008,(11):24-26
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全文层次分明,第一自然段总写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第二、三自然段采用“总——分”的构段方式,具体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宠物辩     
此文中第四、五自然段关于"太孤寂"的内容,游移于主旨之外。怎样将其拉回来,用它去进一步凸现主旨呢?其办法是:变"因"为"果",再求"因"。将第四自然段改为:"是因为他们太孤寂!"再将第六自然段改为:"他们为什么会太孤寂呢?因为他们太聪明!"这样就将第四、五自然段"变废为宝"--既切合题目,又在更深的层面上凸现主旨。  相似文献   

20.
课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第九册《鲸》一文第五自然段的教学片断:学习鲸睡觉有什么特点。(一)师:鲸睡觉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找出第五自然段中表示鲸睡觉的动词,再用简洁的话说一说。生:(读书,画词,归纳)师:你们找出了哪些动词?生:我找到了“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