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一篇文本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与其他文本形成或风格相似、或主题相关的类群文本体系。阅读教学中,教师为了强化对教材文本的深入理解,常常引入其他文本以进行对比参照,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实践中,很多教师常常为拓展而拓展,胸中无"度",结果适得其反。一、以文本为原点,拓展要考量适度1.凸显文本本位,拓展应适量万事须有度,阅读教学中拓展材料必须依据文本特质和教学目标展开,贪多求全而将文本和目标抛之脑后的拓  相似文献   

2.
林文强 《新教师》2019,(11):59-6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常常会引入课内或课外的其他文本对原有的教学文本进行补充讲解,从而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延伸,让学生的阅读范畴得到扩展,这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下面笔者结合具体实例,围绕"立足文本拓展,让小学语文焕发精彩"这一主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巨万珠 《学语文》2013,(4):31-32
拓展延伸,是教师在组织学生学好文本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落实课程目标,引导学生突破时空限制向课外迁移的一个教学环节。其基本做法是结合文本教学适度地拓展相关内容,如增加些与文本主题相同的文字片段、音像文件,或链接一些与课内教学关系密切的课外知识,或围绕授课内容进行师生活动。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师大多喜欢拓展教学,因为课外拓展能把学生的视野从单一文本引向更广阔的空间。那么,语文教师在努力追寻有效拓展的同时应注意什么呢?一、要适可而止,不要天马行空  相似文献   

5.
林永春 《现代语文》2008,(11):24-26
文本解读与拓展延伸是时下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的时髦用语,对于培养阅读能力,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具有其他任何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文本解读与文本拓展成了一线教师指导课堂教学的基本观念。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常常不能自觉运用,弄得“非语文”、“泛语文”等“游离文本”现象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6.
<正>小学语文教师大多喜欢拓展教学,因为课外拓展能把学生的视野从单一文本引向更广阔的空间。那么,语文教师在努力追寻有效拓展的同时应注意什么呢?一、要适可而止,不要天马行空  相似文献   

7.
自从新课标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一建议之后,“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成为小语界的共识。很多教师喜欢教完课文后进行拓展,希望超越文本。这对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生成新的课程资源显然是有益的。但超越不能丢本,语文教学的拓展应该有“度”,应努力寻求超越与守本之间的和谐与平衡。一、长度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时间是个常量。拓展必然挤占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和感悟的时间,因此,拓展时间要适当。拓展时间过长,内容无限膨胀,教学漫无边际,冲淡原文教学,那就本末倒置了。这种拓展实质上是教者对文本解读不够深入,钻研文本的工夫…  相似文献   

8.
"文本拓展"是充实信息、加深学生感悟、扩张思维的课堂教学手段之一。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文本拓展"成了一线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理念。语文教师常常通过适当的文本拓展,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空间。那么,拓展什么?又如何拓展?笔者就在教学实践中拓展的内容和方法谈自己的点滴做法。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倡导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强调知识的整合和延伸,拓展学生阅读和思维的空间。但是教师如果把握不当,脱离了文本这一主线,就会使所拓展的内容成为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如:有位教师执教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南辕北辙》一文,在带领学生蜻蜓点水般地接触文本之后,便开始呈现繁杂的拓展内容,使拓展变成了一种无的放矢的花架子,严重影响了阅读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10.
所谓"课内拓展",是指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的同时,教师适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拓展,让学生多读、博读,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阅读总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以文本带动课外阅读,以一篇教材内容带动词汇等多方面的积累,并指导学生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在原有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内的拓展让所学的文章内容更丰富,知识网络更加系统。一、挖掘教材,寻找拓展内容1.从文章的作者入手。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家的作品,如叶圣陶的《荷花》、季羡林的《夹竹桃》、雨果的《船长》等,在课堂上了解作者的简介,向学生推荐作家所写的其他名篇或精美的片段,以及相关书籍。  相似文献   

11.
“拓展教学”指目前阅读教学中对文本进行随意衍义、拓展、脱离等旨在追求文本外在意义的教学现象。在《中学语文教学》特别关注“拓展教学拓展什么”“如何理解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以及其他如关于“创造性阅读教学”讨论等相关文章里,大家都对拓展教学偏离教学主题这一现象做  相似文献   

12.
在新课程所倡导的“大语文观”、“用教材教”等新理念的引领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文本拓展”应运而生,并广泛流行。很多教师或印发补充文本,或搜集作者或主人公其他事迹、言论,或介绍历史背景……如此拓展,使语文课变得丰富、灵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也存在着淡化文本、脱离文本、冷落文本的不良倾向。于是乎,一些教师对文本拓展的理解与做法也不禁会引发人们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3.
陈华彪 《辅导员》2010,(22):62-63
"课文仅仅是一个范例"这一提法渐成经典,许多语文教师的阅读课堂中,文本拓展也几乎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纵观当前课堂现状,我们遗憾地发现:由于部分教师对阅读教学中有效拓展缺乏理性认识,仅仅是把文本拓展延伸作为课改的标志,使拓展沦为一种装饰。文本拓展形式化,文本拓展随意化,文本拓展简单化,这样的现象还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位称职的教师都无法绕开教学拓展这一教学环节,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整合引用于课堂教学,是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但教学拓展是一把双刃剑,适时适当地进行,可以厚实课堂、丰富学生知识,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盲目、毫无节制地为拓展而拓展,则会喧宾夺主,冲淡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衡量拓展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要准确掌握其难度和广度。如何进行拓展,追求拓展的"效度",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本期几位作者的阐述,也许能引发您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任何一位称职的教师都无法绕开教学拓展这一教学环节,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整合引用于课堂教学,是教师应有的课程意识。但教学拓展是一把双刃剑,适时适当地进行,可以厚实课堂、丰富学生知识,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盲目、毫无节制地为拓展而拓展,则会喧宾夺主,冲淡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衡量拓展是高效、低效还是无效,要准确掌握其难度和广度。如何进行拓展,追求拓展的"效度",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本期几位作者的阐述,也许能引发您更深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中施以"拓展延伸"术是一项重要策略。但教学中却存在着"画蛇添足"的现状:文本拓展"漫无边际"、文本拓展"喧宾夺主"、文本拓展"随心所欲"、文本拓展"盲目追求"。如何使文本拓展走向"锦上添花"?作者进行了探索:在背景理解处拓展,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在重点难点处拓展,提升学生的理解认识;在主题升华处拓展,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外延伸处拓展,点燃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堂是有生命的,是有诗意的,而这生命、这诗意来自教师对文本的理解,对课堂的拓展。然而很多教师要么过度拓展,让课堂显得热闹非凡,结果学生却毫无所得;要么照本宣科、支离破碎地讲解,结果让学生头昏脑涨而毫无收获。拓展本无错,关键是教师怎样正确把握。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进行拓展呢?一、立足文本,适度拓展1.拓展适量。无论怎样的课堂,无论怎样的拓展,都需要有一个"剧本",也就是"文本"。因而拓展归根到底还是需要立足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抛弃了"以本为本"的传统观念,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教学过程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然而,冷静观察目前的语文课堂,不难发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思想,为拓展而拓展,导致语文课堂资源的浪费。为此,笔者提出"球型拓展"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首先要求紧紧立足文本,以文本中的知识点、言语训练点、情感点等为"球心";然后由这一个个经过筛选的拓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抛弃了“以本为本”的传统观念,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课堂教学不再囿于教科书内容,教学过程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然而,冷静观察目前的语文课堂,不难发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语文学习的延伸拓展的思想,为拓展而拓展,导致语文课堂资源的浪费.为此,笔者提出“球型拓展”的教学策略.这一策略首先要求紧紧立足文本,以文本中的知识点、言语训练点、情感点等为“球心”;然后由这一个个经过筛选的拓展点拉出一条条拓展线条,构成一个个不同层次、不同取向的拓展“径线”,形成拓展的一个个“面”;最后使阅读教学与拓展教学和谐共生,试图让学生达到语言学习的“圆球”境界.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文言文教学由"言"至"文"、学"言"为"文"得到了多数教师的认同.而"文"之传承,仅靠单篇单文的学习是很难达到的,高中文言文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资源——即通过有效的"拓展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那么,"拓展阅读"如何能达到这样的阅读效果呢?一、拓展要站好"位"拓展要站好"位",包含两层意思:拓展的定位要准确,目标要明确.文言文教学中,只关注"一文一篇"的学习,囿于"字词句篇"的理解固然失之于局限,但忽视文本阅读,尚未读懂文本就热情地追求拓展也会失之偏颇.一位教师教授《长恨歌》时,诵读、解答学生提出的词句疑问后,引导学生讨论"怎样理解李杨二人的爱情",随后下发了一些有关名人的爱情故事和观点的材料,拓展延伸到对"正确的爱情观"的讨论.而对这篇千古绝唱的文本内涵和"形象鲜明,叙议结合""寓情于事,凸显主题"等诸多文学要素却未涉及.拓展讨论"正确的爱情观"时也是当代人谈当代事,学生并没有走进文本,站在历史的平台上客观评价,而仅仅是立足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作的"关公战秦琼"式的隔空对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