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正尽管不少专家学者、领导教师都对技工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大量的论述,但大都只能从其概念、标准、比例及培养方法、途径等方面入手,而忽略了实际情况。这使得一些技工院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出现了一些错误倾向,比如"一味强调教师个体能力,而忽略教师队伍群体发展;脱离技工院校实际,盲目追求‘一体化双师型’;注重‘双师型’的形式要求,而忽略其内涵要求"  相似文献   

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是卓越资源勘查工程师培养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改革任务。在分析工程院校资源勘查工程教育师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卓越资源勘查工程师培养的"双师型"教学队伍建设的途径:工程院校转变重科研的考评体系,增强教师对教学的专注度,建立适应"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考核机制;加强教师的学习与培训,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成熟;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3.
抽样调查显示:北京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分由不均衡.突出特点是民办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低于公办院校;专任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比例偏低:从生产、服务一线引进的人才比例低;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比例基本合理.对此,要完善和落实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配套政策和制度;完善全方位的培养培训体系;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研究、交流与合作;从量和质两个方面共同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仅关系到技工教育职能的实施和体现,而且关系到技工院校发展的规模、速度和人才的质量。因此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技工院校的当务之急。文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现状入手,阐述了其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的素质,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目前,高职院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体制上的障碍,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文章探讨了从提高认识,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范专业资格认定标准;加大力度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工作;建立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开放办学,加强国际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等六个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形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高职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重学历、轻实践,激励机制不健全;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偏弱;培养渠道不畅,评价模式落后;绩效考评制度不完善,人才流失现象严重等问题。文章从注重"内培"和"外引"、完善激励机制、创新教师成长机制等方面,寻求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双师型”教师的质量建设已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结构不尽合理、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要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素质,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强对“双师型”教师参与行业、企业实践的自觉性的培养,建立、完善激励鞭策机制,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从行业、企业引进人才给予进编政策上的倾斜。  相似文献   

8.
对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双师型"教师占比低、按专业大类分布不均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满足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发展的需要,文章据此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立法、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职称系列、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等加强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能否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简述了高职"双师型"培养机制的含义,接着阐明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重要性,最后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制约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考核机制欠缺,数量偏少,培养渠道单一,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关于双师型教师内涵的界定出发,以衡水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为例,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完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建立“双师型”教师考评机制,健全“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拓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多种途径,有效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1.
"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办学特色与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以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双师型"教师现状,剖析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从需要数量与质量并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坚持政策倾斜,完善"双师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1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既需要具有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相对独特性,又必然遵循建设过程中的一般共同性和普遍性.文章旨在通过对湖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抽样调查,剖析湖北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发展困境,找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症结所在,文章认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必须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扫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增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机制,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教师肩负着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责任。随着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对高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具体,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双师型教师既需要有专业知识,又需要具有相关专业实践技能。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定位标准、队伍结构、培养机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制约了我国职业教育未来的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应建设梯度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从梯度划分、认定标准、培养机制和考核制度等方面激发教师的能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4.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缺乏规范统一的评定标准、培养培训机制不完善、考核与激励制度不健全、忽视教师个体需求与发展等现状问题,从人的全面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关联入手,遵循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提出规范资格评审标准、完善高职教师教育体系、健全考核与激励制度、注重"以人为本"管理等措施,以促进"双师型"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为比例不高,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在建设中重形式、轻能力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可采取建立专业教师培训平台,完善专业教师培养机制,优化专业教师队伍结构,坚持专兼结合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6.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将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能力,通过资源整合建立"双师型"教师完善的培养制度、深化校企合和聘请兼职高素质专业教师,是实现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障,然而,现实中"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普遍难题。本课题试着从双师型教师的认定、队伍建设途径、培养存在的困难、建设和管理的思路等方面对"双师"能力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管理进行微探索。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校企协同的理念与实践脱节,兼职教师队伍的使用与管理缺乏有效协调,教师队伍的考核与激励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协同创新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人才协同、项目协同、体制机制协同等方面的努力来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论述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意义,指出了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回顾了当前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现状,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并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进一步明确界定了"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并从健全法规及制度体系、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完善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