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俊 《教书育人》2005,(1):66-67
针对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人文教育滑坡现象,重振大学人文教育,成为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对大学教育人文内涵缺失的理性反思,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大学素质教育的热点。与专才教育重在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不同,人文教育的重心是“做人”教育,帮助大学生精神成人,培养一种理想人格。那么,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说,人文教育最终要使大学生具有怎样的理想人格?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哪些精神内涵?这是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图从历史和现实语境出发,对此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前,中国学者关于大学人文教育现状及后果的研究与思考方兴未艾。大学人文教育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大学培养人才应该关注其在学识、道德和美感的全面实现。完善大学人文教育是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标本兼治的方向,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迫切性。应使大学生“精神成人”,让大学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3.
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大学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塑人文精神已基本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大学应当塑造什么样的人文精神,目前教育理论界还是见仁见智。我们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尚德精神崇尚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是中国人文精神传...  相似文献   

4.
目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相对不足,围绕着这个问题分析了大学人文教育不足的现象和原因,提出在思政课教学中增强人文素质教育,以便使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思政课教学互相促进,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即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内涵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人格。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理想与对生活方式的追求,加强其培养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目标要求,在高校教育中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人文素质培养的理念,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品位。  相似文献   

6.
大学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和"人文素质",有其不同于其他语境中的具体所指和特定内涵。"人文"主要有"人之道"、"为人之道"及"做完整的人之道"等三种具体所指;"人文素质"着重指由人文意识和学养、人文情怀与精神、人文行为及实践能力等相互关联的三个层面所构成的人的心理品质或人格。大学人文教育,或说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通过"人之道"、"为人之道"及"做完整的人之道"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具有这种心理品质和健全人格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构建大学人文精神最直接的途径,便是强化人文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必然的选择。大学语文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观,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加深文化底蕴,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如一地贯穿人文精神,构建大学生良好的素质,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素质教育在整个大学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站在“理想人格”的角度研究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文章由此立论,首先基于“理想人格”辨析了当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而后在此基础上一一分析指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六大方面的内容及其实现目标,最后从“理想人格”的角度从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多途径手段三个方面,点明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具体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9.
人文教育、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道主义是近十年来在国内渐渐成为学术界和文化界所关切的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加强传统的人文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素养,是近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陈云龙新著《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新论》一书(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认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造就具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年一代,为其终身发展提供一个较高精神平台,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而消除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误区,创建优秀的校园文化,努力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是构建大学生人文…  相似文献   

10.
大学人文精神缺失,大学生人文素质低已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大学语文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人丈素质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语文教学应该实施创设和谐愉快、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转变教师角色和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革新考试内容,创建人文化的语文考试形式及评价机制等人文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大学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重塑人文精神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但是大学应当塑造什么样的人文精神,目前教育理论界还是见仁见智。由于价值体系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因之人文精神重建的实质就是重建国人的价值体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自然也就是价值体系。笔者认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一、尚德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指一种追求人生意义、肯定人的价值、关注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意识和自觉践履情操。由于道德是人文精神的核心,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当加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与道…  相似文献   

12.
人文精神是大学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历史上的大学曾经高扬人文精神,而大众文化时代的到来,成为导致大学人文精神危机的重要因素。大众文化的影响不仅止于日常行为或生活表象,而是从根本上导致大学生文化人格的不健全,而大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更加深了这一危机。大学应该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重塑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大学人文教育效果如何直接影响大学生人格、气质的形成?高校教育者应在高校人文氛围的营造上、人文课程的设置上、教师人文知识的培训上以及教师教学和考核方式上,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这样,大学人文课程才能发挥其培养学生自由精神,形成独立人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人文精神是一特定区域或群体的人文精神,是由民族人文精神的精髓和大学教育的使命决定的。它体现在个体、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四个方面。现代大学生存在着人文知识贫乏,文化底蕴浅薄;人文价值迷失,精神萎靡、颓废,缺乏社会责任感;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人格不健全等现象,为大学教育提出了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今天,大学人文精神的没落是一个值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并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出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对策:树立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教育理念,强化高等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加强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莫超 《甘肃教育》2014,(21):16-16
正"通识教育"是国际顶尖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惯例性称谓,我国通常称之为"人文教育"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做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性,培养学生具备完全的人格。当前,中国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教育本质精神的失落。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先回到教育原点上来,追问我们办教育的原点是  相似文献   

17.
专业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的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教育是传授高深知识的专业教育,在专业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将是提高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成效的有效路径。专业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内涵,是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实现实质融合的客观基础。在专业教育中实施人文教育,须对现有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持续地变革与创新才能达成理想的人文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有智慧、有德性的人。在精神的层面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是相通的,要实现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统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是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的整理;二是建立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文本群;三是消除人文与科学在现实中的对立;四是加强对大学低年级学生的通识教育;五是培养大学生对科学的普遍兴趣,鼓励他们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的社会活动中。  相似文献   

19.
围绕大学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这一主题,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现代大学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失落的原因,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兴人文教育与大学精神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忽略了人文素质的教育,使得大学生行为出现了不少问题.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才能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使大学生具有完备的知识基石,才能使大学生形成与外界的和谐关秉.为此在化学课程教学中,加强了情商的培养,加强了协作精神的培养,加强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老师做出的一步一步努力将将会推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让我们的学生心智更加健全,人格更加丰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