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巴战龙撰写的教育人类学著作《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运用了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向我们展示了明花地区百年现代性历程中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的生动而丰富的互动图景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本书给读者提供了两个重要启示:一是地方知识与学校教育的整合共生有利于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基于文化认同的文化自信;二是通过现代学校教育推动乡村社区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地方的价值不仅在于人的身份建构,也推动着意义生成.地方本位教育把学习主体身处的“地方”视为教育的重要元素,通过挖掘“地方”的教育资源培养人的地方感.地方本位教育的基本特征是有利于塑造人的身份和关系,实现学校教育与外部世界的有机结合,倡导将地方性知识纳入学校课程设计以及将场所视为学习资源.地方本位教育具有重要的文化育人价值,其文化育人路径包括:以学习者经验为中心,联结校外资源,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通过户外教育,注重对学生生存空间的感知体验;开展文化回应教育,将地域文化融入学校课程;实施地方回应性教学,将学生视为文化主体.  相似文献   

3.
教育惩戒作为管理学生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现实中,教育惩戒呈现出价值认识模糊、主体模糊、尺度模糊、实施效果模糊、救助反馈机制缺失等非理性发展态势。实施合理合法的教育是完善教育评价科学体系、实现教育管理、维护学校教育公共秩序、推动个体自律的内在要求。因此,为实现教育惩戒理性回归,要善用多方载体,缓解和矫正对教育惩戒的偏差认知;明确监督主体,发挥家庭和社会组织在惩戒过程中的作用;细化尺度限度,各地方、各学校要因地制宜深化惩戒细则;完善权利救济,建立和健全学校教育惩戒申诉处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现今教育界过于关注学校教育,往往太多纠缠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但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并非万能,它有诸多不可为,但正是这些不可为才是家庭教育大有可为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所谓民族学校是指由国家和地方政府批准的,在民族学生集中的地区专门设立的主要供少数民族学生就读的学校。西南地区民族学校与普通学校教育发展在管理体制、课程与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既存在着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因此,在民族学校的教学检查、教学评价、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环境等诸方面,就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是应该根据民族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实施。具体说来,要推进西南民族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大政府投入,改善办学条件;(2)设置多元文化课程;(3)重视民族学校教育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与形式;(4)提高民族学校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6.
过小健 《文教资料》2012,(2):121-122
如今,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出现了明显滞后于专业技能教育的现象。职业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职业道德教育应讲求原则,与时俱进,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相似文献   

7.
《基础教育参考》2007,(11):23-23
在英国,当你面对“文法学校”、“独立学校”、“私立学校”、“公学”、“预备学校“、“国立学校”等一连串的名词时,时常觉得发晕。 英国的教育体系实行双轨制。公办学校为公民提供免费教育,它们接受地方教育当局管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地方知识的概念、在学校教育中传承失位以及可能的对策三个方面对首部裕固族教育研究专著——《学校教育.地方知识.现代性:一项家乡人类学研究》进行了评论,认为该书就地方知识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做出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富有学术价值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解决教育价值迷失问题要着眼于未来,积极思考和探索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培育属于未来的孩子;学校教育改革要真正回应学生的天性和自我觉悟,学校应该是一个允许师生犯错误,但能成就孩子伟大梦想的地方;培养高尚的中国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应努力创建适合学生个性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解放校长、解放教师需要从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德育困境的突破有赖于教育思路的创新,学校应创新课程体系,关注学生真实的道德体验,切实改变教育、教学“两张皮”现象.  相似文献   

10.
英国国家教育研究规划基金会发表了关于<评价学校自我评价>的研究报告,此项研究对我国正在开展的发展性学校评价大有启迪.其主要研究成果有学校自我评价的动机来源及关键问题、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对开展学校自我评价的认识、开展学校自我评价的操作模式、学校自我评价的发展趋势及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动力系统。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人们一方面对学校教育寄予了高度的期待和积极的关注,甚至将学校教育功能夸大、神圣化;另一方面又肆意对学校教育说三道四、横加批评,置学校教育于"万灵药方"和"百病之源"的尴尬之地,严重制约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只有仔细审视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功能价值,清楚、理性、全面认识学校教育的功用与有限性,才能促进学校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凡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围墙,一方面,围墙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宁的学习环境;另一方面,围墙也阻隔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构造了相对封闭的教育空间。封闭的学校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但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有形的围墙还需要保存。而有一堵无形的“围墙”,即把学校与社会自然分开、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隔离开来、把学校教育封闭起来的思想观念,是必须消除的。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地方都负载着丰富的文化,文化为区域内的学校注入了核心发展力。在学校教育活动中,通过发掘地方文化内涵,激活地方教育资源,让学校文化建设扎根于传统与现实的文化土壤之中,从地方文化中汲取营养,孕育出超越历史与现实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才能使学校文化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今教育界过于关注学校教育,往往太多纠缠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但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并非万能,它有诸多不可为,但正是这些不可为才是家庭教育大有可为的地方。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教育的振兴。城镇化浪潮下的乡村教育面临诸多困境:教学内容缺乏乡土元素,乡村学生与乡村生活渐行渐远;新生代乡村教师乡土情怀淡漠,乡土资源与学校教育日益疏远;学校管理模式城市化,乡村学校与乡村社会明显隔膜。传统耕读教育在新时期具有多重意蕴:劳动教育功能,创新劳动教育的理念与实践;全面育人功能,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方联动力量,连通古今联动家庭学校社会。新时代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耕读教育作用的路径:深入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耕读教学元素;搭建多层次、多形式的耕读教育实践基地;因地制宜创建生动、活泼的耕读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6.
陈宏兴 《成才之路》2013,(32):22-23
学校应当成为学生发现自己潜能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获得成长最大帮助的地方,应当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快乐驿站。只有某种无处不在的学校文化形态,才能让这一切成为可能。只有这样,学校的生命力才会永不枯竭,永远显示出它的生命意义。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交流的过程,文化就是这个过程的载体;教育的本质是促进生命逐渐觉醒,文化的积淀就是生命意义的彰显。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教育活动自从产生了学校教育这种形式就有了学校管理,比如,唐代的地方官学规定,按学生人数确定师资名额,并制定学生毕业升中央官学的标准;明代国子监的监规对学生的要求有明文规定,言行越轨者要杖一百,并充军;古希腊的斯巴达学校有严密的组织管理制度,规定在教练所和青年军训团中训练统治阶级的子弟,以学习体育和军事。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带领师生员工,充分发挥学校  相似文献   

18.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是近几年来不少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知名学校经常提及的话题。适当扩大品牌学校的办学规模,发挥这些学校的品牌效应,让更多的学生能够接受到较高质量的学校教育,应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符合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此举确实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参考》2009,(9):30-30
日本的职业教育,由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企业教育组成,而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核心。从事职业教育的学校有职业高中、专修学校、高等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大学等各类学校,其中职业高中和专修学校所占比重较大。专修学校以其多样性,开放性,实用性而受到社会欢迎,2002年在校生到7万多人。此外,中央和地方政府也进行不同层次的职业培训。企业内部教育是日本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在日本的职业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是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主体,科学有效的教育是青少年学生形成正确荣辱观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学校教育、教师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发挥学校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