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针对"引企入校"校企合作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围绕企业遴选、入驻、运行这三个过程的管理工作,建立了入驻企业遴选与决策机制、企业入驻管理机制、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系统地构建了高职教育"引企入校"的运行管理模式,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之“引企入校”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新形势下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引企入校"的新模式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文章对"引企入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基本功能和管理模式等进行了阐述,对"引企入校"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总结与探索。  相似文献   

3.
校企利益共同体建设是高职教育深化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针对高职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运用引企入校的资源集聚效应,通过课程嵌入、教师嵌入、学生嵌入和管理嵌入,构建专业教学过程全程嵌入企业真实外贸业务流程的嵌入式校企利益共同体,开展实战教学全程贯穿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地提高了外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主要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决定了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仅涉及课堂,而且更多地要关注企业,特别是真实工作岗位。引企入校,借力发展是创新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一条新途径。江苏省赣榆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引企入校、校企合作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企业带着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优质师资进入学校,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民办高职院校由于经费有限,引企入校工作存在较多的困难和问题,有的会变成“出租场地”。以厦门南洋职业学院为例,阐述学校引企入校的现状,厦门南洋职业学院引入各类行业企业进入学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创办专业、创办行业学院等,谋求学校与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共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和主要途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普遍存在着重硬件、轻软件的现象,致使基地的实践教学组织水平低、教学实训功能弱化,难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基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基地建设的目标出发,加强内部运行机制建设,包括以“契约”为保障的校企合作利益共享机制、统筹基地功能发挥与管理的组织承载机制、实践教学体系随生产内容调整机制、学生实训“双师”指导与考核机制等,努力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升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吴广顺 《职教通讯》2012,(14):10-12
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转型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从区域中等专业学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实际情况分析入手,对加强校企合作,改革和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而引企入校、引校入企是工学结合的有机构成,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实现校企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8.
薛洁 《教育教学论坛》2014,(38):139-141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未能很好地满足岗位的需求,制约了服务外包行业人才英语水平。为此,须从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入手,校企合作,在合作机制建立、课程建设、引企入校、师资培养、资源建设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9.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实现“教、学、做”统一的必然选择。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材施教,强化管理,统筹基地功能的发挥,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人教”的升华,在实现培养技能人才教育目标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互动共赢,是高职院校步入良性循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深化的必然选择,其最大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训完整的工作过程,生产出产品甚至商品。实现教、学、做的统一。目前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存在数量不足、功能发挥不当、开发不力、实践教学组织水平较低等问题。必须“因企制宜”,加大引企共建基地的力度;强化管理,统筹基地功能的发挥;增强软实力,实现由“引企入校”向“引企入教”的升华,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近年国家政策力推教育优先发展,要深化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应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厂中校”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模式。探讨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玉器设计与工艺”专业为例分析“厂中校”模式,总结在“厂中校”实践中获得的启示,为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校企合作以及“厂中校”教学提供了可参考的策略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学中,校企合作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的高职校企合作还处于比较初始的阶段,高职需要政府在校企合作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合理的细节安排,使校企合作既能改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也能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促使高职院校和企业达到深度融合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论校企合作在高职学生职业化修炼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学生在成为职业人时应该具备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他们自己的职业心态、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形象素质,这四项职业素质的形成过程即职业化修炼的过程。根据国内外积累的经验,发挥校企合作在高职学生职业化修炼中的作用,有助于高职学生成为社会和企业欢迎的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4.
根据教育部十六号文件精神,高职院校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并以此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上,真正实现课堂教、学、做一体化。可是如何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训项目,才能使教、学、做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实习、就业零距离,一直是目前大多数学校和老师的头痛问题。我们依托机械加工与自动化校内实训基地,引企入校,校企共同开发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先进制造技术实训项目,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口,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借鉴国内外校企合作教育的成功经验,搭建起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学校主体"三元"互动,产学合作教育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两会"为支撑的高职"三元两会"校企合作办学的管理平台,创新了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  相似文献   

16.
校企合作视角下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其根本职责,而校企合作是实现职业教育职能的有效途径。只有校企携手共育人才,才能把职业教育的教育优势、人才优势、智力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因此,高职院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发挥学院自身的特色优势,找准服务的契合点,提高院校服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政企共建高职院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股份制”合作共建模式既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为企业寻求“合理回报”留下了制度空间,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体制基础.“政、校、企三方联动”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是改革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确立高职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全方位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近年来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实践证明,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对于校企双方而言都是不仅必要而且可行的。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把相关行业优秀企业的文化融合到高职文化中来,形成富有特色的院校文化,并以此为支撑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当前各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纷纷与企业进行合作,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空中乘务专业的生存发展有赖于校企合作的落实。但由于各校具体情况不同,校企合作办学情况参差不齐。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空中乘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民航企业和高职院校三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为提高校企合作的质量,政府要统筹协调,企业要积极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高职院校要确定正确的培养目标,实现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