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高职教育的认知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实践证明,高职学生幸福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是合格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动力源。文章从高职学生幸福能力培养的道德路径入手,对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等3元视域进行系统研究,来提升高职学生的幸福能力。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业,教师也是一份幸福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育培养幸福人的基础,是教育活动充满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有无职业幸福感以及教师对幸福不同程度的追求,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感和对幸福的认识。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引领、创造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笔者结合自己在蒙山中学的办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属于职业导向型学校,就业是所有师生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广东省高职院校学生为例,对高职学生就业期望状况展开调查研究,通过对广东省四所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目标期望、就业行业期望和就业岗位期望的调查,掌握了高职学生的就业期望状况以及影响他们期望状况的影响因素,希望能为指导高职学生就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师社会地位不高、工作压力大、职业成就感缺乏,这些因素都影响他们的幸福指数。为提升高职教师幸福感,首先政府应为高职教育提供政策支持,提高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其次,学校应从管理方式、工作环境、个人发展等多方面为教师提供帮助与支持;最后,高职教师也应该不断提升自身魅力,并提高感受幸福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育的最高价值在于让人幸福地生活,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应该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拓宽了职业教育的受益面,但也加大了高职学校学生就业的压力。如何提升高职毕业生的职场竞争力,提高高职毕业生与职业的匹配度,已成为高职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传统教学理念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校内教学与课程实践,对于高职学生普遍从事的兼职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比较少。文章以高职女生为样本,以兼职工作对于职业期望的关联影响为目标,对兼职工作同高职女生职业能力的影响做了分析,对高职女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路径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7.
积极教育定义为传统技能和幸福教育。为什么应该在学校开展积极教育?美国学者认为,学校中的学生普遍存在抑郁症状,提升甚微的幸福感以及幸福教育可以促进传统教育。美国积极心理学研究小组实验了两种不同的计划:Penn Resiliency Program(PRP,宾夕法尼亚韧性项目)和Strath Haven积极心理学必修课程,研究幸福是否应该教授给学生。实例证明,幸福教育应该开展,而且可以在学校开展。  相似文献   

8.
王小红  陆兵 《文教资料》2013,(8):123-124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幸福。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教育机构,担负着大学生幸福教育的重要使命。文章探讨了高职院校幸福教育的内涵,高职院校幸福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高职院校幸福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9.
袁飞天 《教书育人》2012,(31):33-34
幸福是人生的终极目标,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教育所有的具体目标只有指向幸福才有意义色彩。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是否具有幸福感,不仅影响自身的生活质量和专业发展,也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以及教育质量的提高。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教师,必然会带给学生灰色的情感传递,影响到学生的精神健康。因此,在现代教师管理中,必须以教师为本,充分重视教师需求、  相似文献   

10.
幸福教育存在着隐忧,认知混乱、人际关系失和、理想期望的丧失将影响"幸福感"的获得与体验。追求个人理性、德性和自由的"教化"带来了幸福教育隐忧消融的契机。这种教化对幸福教育而言,无异于解忧之道。  相似文献   

11.
幸福是一种能力,体现在理解幸福、感受幸福和创造幸福等方面。培养学生理解幸福的能力,要帮助他们形成高尚的幸福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进行理想教育。培养学生感受幸福的能力,要创造有利于学生幸福学习的外部条件,引导学生以苦为乐地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要注意培养他们良好的德性,引导他们做善于交往的人,教给创造快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中国德育》2008,(1):17-20
幸福是人生美好的主题,是人之追求的终极目的。幸福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途径,实现人对幸福的追求并在追求中获得幸福。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对人之幸福的特殊价值就在于为幸福的实现奠定生命基础。教育应把幸福作为对人生命关怀的终极着眼点。幸福教育要始终立于人的生命基础之上,使教育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幸福教育培养人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能力。积极人格的培养是幸福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研究视角,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现实意义。高校通过宏观认知教育、体验式活动、创设积极的校园环境等策略对大学生开展幸福教育可以完善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14.
幸福教育进入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视野。但有不少论述把幸福教育分别等同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幸福观教育和愉快教育,走入了幸福教育的误区。产生误区的原因是这几种教育概念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之所以强调是误区,是因为人们没有看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幸福教育不是一种口号、模式或专题教育,而是一种教育观念、教育追求和教育理想。一方面,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做准备,另一方面,学生正在接受的教育其过程本身应是幸福的过程。幸福教育可以分别从伦理的、心理的、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实施。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体验和生命价值的终极追求,当人类个体的需要得到满足,或者理想得到实现,就会产生幸福感。左右幸福感的因素很多,有人格、心态、教育、文化、认知等主观因素以及社会支持和压力、校园环境和文明、社会和人文环境、社会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客观因素。要提升高职师生幸福感,需从多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6.
幸福和教育是密切关联的,幸福应该是教育的目的,好的教育应该极大地促进个人和集体的幸福。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幸福教育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幸福知识、幸福技能的传授是必要的;幸福品质、幸福人格的养成是必须的;幸福教育的实践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幸福的实现——课程的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幸福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具有相对性和抽象性的特征。幸福的实现受多种因素共同制约。要想通过学校教育实现人们的幸福,应将课程的设置、实施、评价进行合理地重构,重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实施和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幸福是生活实在的全部意义,是人实现其存在的终极目标。虽然对幸福的理解众说纷纭,然而幸福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教育中,学生幸福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教育者给予学生的关爱、公平的对待、理解、自由及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是实现学生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也为学生创造幸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生幸福感缺失现象更加严重。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学生的幸福感教育,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幸福观,拥有幸福人生,对处在青年时期的高职学生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基于一定客观条件而产生的快乐和满意等情感体验.追求幸福是人的目的和权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幸福可以从个人生活幸福和职业生活幸福两个层面考察.作为个体的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个人生活幸福源自于对善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特殊群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生活幸福源自于对职业意义、理想和社会价值的追求.幸福是一种能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尽力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人生境界、德性水平以及教育教学科研实践工作能力以实现人生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