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景贵 《江苏教育》2023,(34):30-31
班华先生倡导教育要“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在积极育人的实践中自觉地融为一体。以人为本、为学而教,助人自助、育人至上,育心与育德有机融合,是班华先生的教育智慧之魂,积极育人之道。  相似文献   

2.
关于心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班华教授心育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表达了对心育的理解 ,文中剖析了心育的几种取向 ,表达了心育取向融合的主张 ;分析了心育与“五育”的关系 ,阐述了心育的地位 ;认为心育实践的关键是课程问题 ,应建构较为系统的心育课程框架 ;提出了心育的本土化及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心育模式问题。  相似文献   

3.
心育,即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心育这个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位置,不应和德、智、体、美并列为“一育”,它们不是同一类型的事物,而是它们更深层次的、内在的心理机制,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因。因此深入研究推行素质教育应以心育为其核心。研究探索心育定位与内涵,才能更好地去育心。  相似文献   

4.
心育,即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心育这个素质教育组成部分的位置,不应和德、智、体、美并列为“一育”,它们不是同一类型的事物,而是它们更深层次的、内在的心理机制,它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内因。因此深入研究推行素质教育应以心育为其核心。研究探索心育定位与内涵,才能更好地去育心。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南洋中学是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校,百廿年来,学校一直坚守“知行并进,为己积福,为家增光,为国桢干,为天下肇和平”的育人思想。自1896年建校以来,在“知行并进”育人思想引领下,学校以文化自信推进文化育人,植根中华传统文化,坚持立德树人,形成了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心理和谐,共同成长”的心育文化。学校心育工作起步于1992年,经历“课堂心理环境育人”“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设境体验,知行并进”三个阶段后,形成了“五育融合立德育心”心育模式,实现了心育与五育的全面融合,并公开出版《设境体验知行并进--中学心育实务ABC》《五育并举立德育心》两本心育成果。  相似文献   

6.
关注“心育”渗透 优化“德育”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与变化,青少年学生面临的社会心理适应问题尤为突出,如网络迷恋、独生子女的骄纵、性观念淡漠、不能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等,这些都表明了,关注学生的“心育”问题显得更加重要。所谓“心育”,即心理素质教育或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从心理教育对象看,可将其分为社会心理教育、学校心理教育和家庭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7.
心育主体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育"即心理教育或心理素质教育.心育是"以人为目的"的教育本质的回归.心育要培养受教育者的心理素质,使之成为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的和谐的完整的人.心育注重实践,注重过程;强调对全体受教育者进行全面的心理素质教育;强调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紧密联系及全面渗透.所以,心育具有主体性、实践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心育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8.
“心育”即心理教育,是心理素质培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简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看到美术教育中的心育功能,对美术教育在人文素质发展方面所起到的影响力和促动力引起高度的重视,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热情,树立学生的信心,重视学生健康心理和成功感的培养。本文从实施“心育”的课程优势、实施“心育”的策略研究两大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9.
高品质的心理教育呼唤自主育心。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自主育心的辅导模式:以科学化的制度管理为保障,多元化的课程为支持,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为指导,为实现高品质的心理教育铺设通途。不仅保障了心理教育的及时性,也通过自主育心让教育的延时性得到拓展,从而提升个体的终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心理教育是时代的迫切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心育的优势,遵循心育原则,讲究心育策略和方法,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广东省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自建校起,就将拥有“国际社会通行证、现代公民合格证、身心人格健康证”作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逐渐探索出一条“五线心育助成长,资源融合促发展”的特色心育之路。作为深圳市政府2009年重大民生工程之一,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高度重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人格养成,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的核心引擎和专业引领作用,将校园内外和学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积极资源汇聚起来,形成制度暖心、教师匠心、朋辈贴心的校园成长氛围,营造家长有爱心、社会有关心的社会心育气氛,集智聚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托起学生的幸福人生。  相似文献   

12.
朱海云 《成才之路》2009,(11):74-75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心育与德、智、体、美、劳诸育并驾齐驱,同步发展,是教育整体工程中的不可缺少的一个子系统。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发挥美术的心育作用,是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相似文献   

13.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多年来,我们一直进行教育实践的探索,寻找教育的真谛。我们始终认为教育应从“心”而发.把自然的人培养成社会的人,促进个体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我们依据新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在“厚德启智、以心育心”教育理念的指引下,进行了长期深入的教育实践探索,开拓了一条学校心理教育技术化之路。  相似文献   

14.
德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人的社会倾向性,即“个体品德的社会化”。德育的内容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心育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即“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心育的内容包括学习心理辅导、青春期教育、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教育、耐挫力教育、职业准备教育等。现代认知发展理论的创始人皮亚杰曾说: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实施后,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教育管理者和广大教师的重视,以心育为课题的教育研究成为各校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打造特色文化的战略工程。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实验小学本着“知心育人,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发心育校本课程,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心育活动,精心培育学生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工作必须是三心合一——爱心、良心、责任心。”1987年,走出济南师范校门的我带着这句话,“三心合一”,启程教育之旅。当今知识较量的时代,是智力赛跑的时代,也是心理素质竞争的时代,回味二十五年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生活,我深深体会到“心育”的重要。孟子最早提出:尽心、知性、知天。尽心是人发展的基础。我认为“心育”就是汲取传统文化的积极思想,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诠释教育必须从“心”开始,引导师生、家长不断地修身心,养性情,让每一个人获得心灵的滋润与幸福。  相似文献   

17.
"艺术化心育",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相结合,以艺术治疗为心理知识基础,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生活设计心育方案.以音乐情绪管理课为例,探讨在中职心理课堂中如何实现"艺术化心育":走近音乐,内容艺术化;视听奏唱,形式艺术化;心育延续,课后艺术化.  相似文献   

18.
德育与心育脱节,是导致当前学校德育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针对于此,我们华阳中学选择了从“人”的教育解读入手,围绕“人本关爱的育心文化”建设,将心育与德育结合,确立了“育德育心,育心养德”的德育核心价值和力量取向。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被认为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成为“五育”融合的突破口。以劳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五育”融合需要打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最好以“食育”为突破口,以此连接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和社会劳动。让学生承担学校的绝大部分劳动,由此形成学生自治的基本责任和担当。劳动教育引领的“五育”融合需要发挥社会教育力,建构“五育”融合的社会协同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深入,心育活动课已经成为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同时,心育活动课已经进入“高原期”,成为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瓶颈”。什么样的课才是“真正的”“专业化的”心育活动课?心育活动课到底是“指导性”的,还是“非指导性”的?心育活动课是否要和当前的“班会课”“思品课”等划清专业界限,坚守自己独有的“专业标准”?一系列问题困扰着当前的中小学心理教师及班主任。本刊将从2014年起,陆续刊发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钟志农的系列文章,从一线专家的视角,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为您一一破解心育活动课实施进程中的难题,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