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如今,学生和家长逢年过节赶着给教师“送礼”似乎已成定制,广为流传的广告语“黄金搭档送老师”或可作为明证。这种“送礼”的定制颇似我国旧时官场上的“潜规则”。“潜规则”的出现在于某些人掌握了“合法伤害权”和“合法恩惠权”,并运用这种合法伤害权创造了正式规定之外的规则。据此,我们似乎也可以认为给教师‘送礼”这种“潜规则”的形成也在于教师拥有这种“合法伤害权”和“合法恩惠权”,而且某些教师确实也运用了这种合法伤害权。事实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唉,现在工作太难找了!”“就这种单位,就这种待遇,我才不去呢。””不管怎样,我就这样了。我就不信找不到!”  相似文献   

3.
Hey! COVER BOYS     
李悦  施婷婷 《音乐世界》2010,(7):104-10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将美男“Double化”一起“捆绑销售”成为了影视作品最为流行的“促销手段”,这种“买一赠一”的模式尤其以日剧最为突出,日本各种畅销杂志也开始以这种噱头为卖点,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构建高中语文新课程必须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我们认为这“三性”是选修课这种课型设计的理论基础,也应是这种课型具体实施的旨归。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课堂教学上,“少”“慢”“差”“费”等现象还很严重。这种现象导致学生不爱学习、不懂学习、不会学习。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改革课堂教学,而采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几千年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中国人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儒家还是道家,“气理”和“神韵”都是其修为的至高境界。中国文学就是中国人文化上的一种追求,而这种追求,很多时候是一种意境的达成。从《诗经》、《离骚》到唐宋诗文、明清小说,以及鲁迅、郭沫若、茅盾,都表现出了这种“气韵”、这种“意境”,如“建安风骨”,如杜工部的“沉郁”,韦苏州的“淡雅”,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以及鲁迅“幽默的才能,讽刺的手腕,貌似冷峭而内实热烈的气质”和“于清峻中寓朴茂,于简约中见恣放”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近来审视现在的大学教育制度,觉得不外是一种“快餐式”或者叫工厂化的“人才”生产制度。这种“产品”是按标准生产的,规格相同,一张面孔。这种标准就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试题,统一的考核方式,甚至是统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这个富于创造性的“生产者”的个性完全被掩没在这种标准之中。这样做来,教师轻松了,学生也轻松了。  相似文献   

8.
在陈丹青眼里,鲁迅无疑是“好玩”的,但大先生的这种“好玩”,是一种寓庄于谐、大智若愚的好玩,是一种人格的张力和维度,是“好玩”中的至高境界。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好玩”中走过来的,尽管这种“好玩”不能与鲁迅先生的“好玩”相提并论,但它同样是我们成长的养分,  相似文献   

9.
春秋乱世,礼崩乐坏,“信”这种实践品格经受了巨大冲击。本文以《论语》“信”字为切入点。对“信”字的文化含义进行了重新归并。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信”这种实践品格的文化内涵,简要评述了“信”这种实践品格的历史与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人们想要表达“身上没有钱”这个意思时,常用“身上没有一分钱”或“身上没有一毛钱”这种说法。这种用法其实就是“一量(名)”表示主观小量的否定格式,这种否定格式是一种强调性的质的否定,表达的是完全否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精神与"大一统"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中国传统化的核心精神,正是由于这种“和”的精神的无所不在,从而引发出中华民族强烈深沉的“大一统”情结,并为此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这种根深蒂固的“大一统”情结,也昭示着台湾一定再次回归祖国的怀抱。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差异高天顺针对原来“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现在提倡“素质教育”。这种提法、这种导向,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落实“素质教育”,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的教改课题。那么,“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3.
阅读唐代诗歌,经常会发现一些汉代名称,如“武帝”“李广”“楼兰”“昭阳”等。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借汉代唐”,即借汉代的名称说唐朝的事情。这种借代主要有以下两种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这两年,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已经有口皆碑,因为大家亲眼看到了变化。通过评估验收的“达标”学校,不光“硬件”变了,“软件”也变了。特别是那些几乎被遗忘的学校,如今能让人为之一振。于是,这种成就感很容易“生成”胜利的喜悦,由大家共同分享;这种成就感又不自觉地“生成”工作的满足,让大家松一口气,  相似文献   

15.
沈从“精神失常”时期,存在着孤独与绝望,造成这种“精神失常”有其外部原因,更重要的是沈从的内心世界,正是这种“绝望的抗战”的精神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文章调查了中古时期的“为A之所v”、“为A所见v”、“被A之所v”、“被A所见v”在汉译佛典中的表现,表明“之”、“所”等不仅起凑足音节的作用,而且这种现象具有强烈的时代性,集中体现在南北朝时期,而这种时代性和汉译佛典翻译的成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蓬莱路第二小学在学生的学习评价上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借分制”,反映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数”可以有“借”有“还”。在由此引出的纷纷议论中,两种观点较有代表性。一种观点认为,“借分制”是一种创新,这种学生评价方式、方法上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另一种观点则持反对意见,认为这种方式缺乏教育学依据,不是创新,可能促使学生对分数的过分追求,这种“借来的分数”不但不会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反会成为学生继续学习的精神负担。暂且不论这些观点到底孰优孰劣,仅从产生“借分制”这种做法的原由来看,就…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教学中,课程被界定为“规范性的教学内容”,是“学科或各门学科的综合”,这种课程被称为“文本课程”。这种观念到了绝大部分一线教师的工作中,课程又被进一步“神”化,一般的教师认为课程即教科书,而教科书就是“圣经”,教师只有去接受和“传递”它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常永梅 《教育》2010,(9):50-50
前不久,全国多家电视台纷纷推出“相亲”类节目,而在这种新的婚恋模式中赤裸裸的“拜金”狂潮,使得中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那么,学校的德育课堂应当如何应对这种“拜金”狂潮呢?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这种说法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实际上,无论在封建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从理性农民假说和现代产权理论的观点看,这种说法都是不科学的。对于现代农民来说,“收入”才是“命根子”。因此,破解“三农”问题,必须冲破传统土地“命根子”说的束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