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驴的形象憨傻,因此"驴"(donkey)字在中西方文化中均有"蠢笨"的含义。随着其在语用环境中的使用,衍生出的很多与驴相关的习惯表达,也多为贬义。但因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驴也有其他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翻译与驴相关的表达时,了解驴在中西方的文化意义必不可少。本文通过分析驴在中西方文化中内涵的异同,对翻译与驴相关的习惯表达提出了三种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  相似文献   

2.
我们似乎很难在想象中把风流飘逸的诗人与驴联系在一起,然而自魏晋“王好驴鸣”(“王”即王粲)以来诗人的确与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驴与诗人的不解之缘,尤以唐为盛。唐以后,世间盛传诗人骑驴图及其题画诗,都是摹写李白、杜甫、贾岛等人的骑驴故事。  相似文献   

3.
从语源学、文化学视角考察了司空见惯之畜物驴在中国传统文人笔下和民间语言文化中的不堪形象及特殊意蕴,意在深入理解驴作为一种原型意象在文化、文学中所透露出的国人特别是文人灵魂深处的生命颤动及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驴作为特殊的意象,频繁地进入文人诗歌创作中,并逐渐具有了特定的文学和文化内涵,成为诗人(包括贫士、隐士)特定的坐骑,甚至在某些诗僧的诗歌中还带上了禅意。唐代诗歌中的驴意象对后代诗人,尤其是宋代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文化对教师的教育信念、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文化与教师密切相关,教师理应成为文化者.为此,教师需积淀文化,即成为文化的学习者;教师内化文化,即成为文化的研究者;教师应用文化,即成为文化的实践者;教师创生文化,即成为文化的创新者.  相似文献   

6.
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  相似文献   

7.
人类驯化驴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记载是《史记》。把文人和驴子连在一起,则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 ‘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好驴鸣”是一种怪诞行为,却是魏晋名士“风度”的真  相似文献   

8.
文人和驴     
人类驯化驴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记载是《史记》。然而,把文人和驴子连在一起,则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第十七》,据载:“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好驴鸣”在今人看来是一种怪诞行为,却是魏晋名士“风度”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9.
牙筝和古筝同属于齐特尔琴类.牙筝是朝鲜民族弓奏弦鸣乐器,古筝是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弹拨弦鸣乐器,两者作为弦鸣乐器,历史悠久,共处于儒家文化圈,在文化与艺术特点方面既有共性又有鲜明的个性.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法,通过对牙筝与古筝的历史流变、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对把握中朝两国音乐文化发展脉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人和驴     
人类驯化驴子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记载是《史记》。把人和驴子连在一起,则见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王仲宣好驴鸣。既葬,帝临其丧,顾语同游日:‘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好驴鸣”是一种怪诞行为,却是魏晋名士“风度”的真实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世说新语·伤逝>中的第一条和第三条,均为吊者以学驴鸣来吊丧者,本来庄重严肃的灵堂被弄得笑声一片,甚至还有骂声,毫无哀悼之气氛.刘义庆编撰曹丕、孙楚等人吊唁之事,就是希望世人能效法魏晋时人,在居丧守礼时,不要被礼教所束缚.  相似文献   

12.
钱孟钿,乾嘉年间著名女诗人,善词,工绘事。著有《浣青诗草》《浣青诗余》《鸣秋合籁集》,深受袁枚的赏识并成为诗弟子。通过对其诗歌成就成因之探析,发现家族因素是其主要原因。以其为个案,可以看出清代乾嘉年间常州女性诗坛的兴盛,得益于江南文化的发达,得益于家族文化的积淀与涵蕴。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校间竞争的日益加剧,学校品牌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学校品牌建设的关键是学校文化,因为学校文化是学校品牌的灵魂.文章从校训--学校精神文化之核心、学校制度与行为文化和学校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分析了学校文化与学校品牌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乡村文化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与工业文化、城市文化等长期互补、和谐发展的文化.乡土文化不仅一直是现代乡村文化不可缺少和代替的组成,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和乡村振兴,其更将成为有强大生命力的稀缺资源.推进农村及其教育现代化、乡村及其教育振兴,必须重视乡土文化建设,重视农村教育对乡土文化的传承,通过课堂教学、兴趣活动等,促进乡土文化和乡村文化发展及其与城市文化的融合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会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基于某些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失衡或被忽视的现象,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成为应有的视点.和谐校园文化应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组织文化四方面协调有序的发展;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与互补;新兴文化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在校本文化和校际文化之间的合作与竞争中形成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共同弘扬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教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主体文化,是一种活动文化,也是一种关系文化,它成为文化哲学规范和反思的基本内容之一.文化哲学对教学文化的规范功能体现在:它的时代精神规范教学文化的价值转换,它的宽容兼纳的品性规范教学文化趋向多元开放,它的中性思维方式规范教学文化的"和合"智慧.文化哲学与教学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双向建构的,一方面文化哲学成为教学文化发展的理论支点,另一方面,它又成为教学文化追求的理论旨归,在文化哲学的导引下,教学文化凝练出教学文化哲学,成为教学文化的精神内核,指导着教学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17.
班级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它体现了一个集体的价值观、思想、和行为准则.班级文化是构建和谐班集体,实现学校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工作者应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班级文化无形的教育功能,使班级文化建设成为推动学生成长与成才行之有效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18.
智力魔方     
读读下面的诗句,在空白处填上鸟儿的名字,并写出诗名和作者。1.两个()鸣翠柳,一行()上青天。2.故人西辞()楼,烟花三月下扬州。3.旧时王谢堂前(),飞入寻常百姓家。4.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深树鸣。小孩无罪车上放着一个盆,盆里放着一个瓶。乒乒乒,乓乓乓,瓶碰盆,盆碰瓶,不知是瓶碰了盆,还是盆碰了瓶。不知是盆碰破了瓶,还是瓶碰破了盆。我来试一试——读绕口令王于到李纯那里去做客。他把骑的驴拴在门槛旁边,而驴脱开缰绳跑了。王于和李纯急忙去找。他们在途中碰到了一个小孩,便问他是否看到了一头驴。小孩问道“:什么样的驴?是不是左眼瞎,前…  相似文献   

19.
龙岩市虽然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构成了客家、红色、生态三大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但是全市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方面存在着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不够、文化资源整合提升不足、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紧密度不深等问题.为此,提高重要性的认识、构建文化旅游品牌、加强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组建专业文化团队成为推进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幼儿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幼儿园教师对园文化认同的缺失正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幼儿园文化缺少认同、个体内化缺失和可操作性不强.幼儿园教师文化认同缺失的直接原因是幼儿园文化传递过程中信息重构与信息编制的背离,间接原因则包括园文化与自我意识背离、园文化与内隐概念背离、隐性制度与显性制度背离、教育实践与园文化背离等,应该从幼儿园文化领导、教师、制度等多个维度增强幼儿园教师对园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