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生学习质量是衡量本科教学改革成败的重要指标,是化解本科教育质量危机的关键."学习质量取向"的美国本科教学改革,积累了秉持"关切质量"的学习理念:思维转换,教学质量转向学习质量;认知强化,深化学习质量认知水平;价值塑造,确立辩证融合的质量观.探索"自主综合"的学习模式:明析"能力优先"的学习目标,供给"统整融合"的学习内容,探索"胜任未来"的学习方式,实施"系统多元"的学习评价.建设"优质适切"的学习资源等先进经验:强化学习硬件建设力度,提升师生学习交往温度,增强学习质量文化浓度.  相似文献   

2.
正"变教为学"的课程与教学研究,特别强调学习目标(Objective)、学习任务(Task)和学习活动(Activity)这样三个概念。其中"学习目标"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学习任务"是学习目标的具体化,用于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与教师设定的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备课中首先要思考的不是"学习活动"如何设计,而应当集中精力思考"学什么"的问题。换言之,也就是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可以分为"总目标"和"子目标",总  相似文献   

3.
研究基于"模型"与"模式"概念辨析,探讨了幼儿律动学习中"模型"学习与"模式"学习的差异性与契合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及其教育价值,并借助案例阐释了从"模型"学习到"模式"学习中幼儿律动学习角色的变化,有助于教师在音乐活动中更好地通过上述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幼儿从"模型"学习到"模式"学习的转变从而逐渐成长为探究创造学习者。  相似文献   

4.
正"学习单"是由备课组教师集体研究课标和教材、设计学习问题、帮助学生学习语文而编写的一种课堂教学工具,一般是由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疑问、学习自测和学习反思等部分组成。上课前,教师将学生做的"学习单"收上来。一看"学习单"上的空白题,二看"学习单"上的错题,三看"学习单"上的拓展开放题,从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会学"、"爱学",掌握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在教学中,要真正让学生从单纯的"接受学习"转变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的有机结合,积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发挥教师角色的作用下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铁补 《教育》2015,(3):10-13
"项目学习"也称为"基于项目的学习",英文译为"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关于PBL,国内有"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课题的学习""课题式学习""专题式学习"等多种不同译法,但较为通用的译法是"基于项目的学习"或"项目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在许多时候也指"基于问题的学习",前者是由项目背景引出问题,后者是由问题出发构建项目背景或问题本身就是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学习"方式",应试教育"又使这种学习方式变为单纯的"机械记忆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探究式学习方式则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工作场所学习实践的深入,工作场所学习逐渐为各界学者所关注,对于工作场所学习模型的认识与探索亦不断提升。从"输入-输出"模型到"系统学习"模型,工作场所学习模型经历了动态性的演绎,并昭显工作场所学习研究领域的变化。从研究范式看,其经历了"学习作为一种习得物"到"学习作为一种参与"的转变;从学习情境看,其经历了"单一情境"向"多元情境"的转变;从学习方式看,其经历了"正式学习"向"非正式学习"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随着"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的逐步转型,教师应该建构适应转型的新教学思维,从知识传递式教学思维转向知识建构式学习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教学,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终身学习能力。建构新思维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过程思维:从"先教后学"到"先学后导";内涵思维:从"知识教授"到"问题学习";模式思维:从流程式的传递型模式到内涵式的建构型模式;方法思维:从"讲授教学法"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学习思维: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角色思维:从"接受者"到"体验者";方式思维:从"单打独斗式学习"到"团队合作式学习";生态思维:从"静态学习"到"动态学习";复习思维:从"线性复习"到"回归复习";期望思维:从"感知学习"到"理解学习"。  相似文献   

10.
"快乐学习"主要包括"快乐地学习"和"学习(的)快乐"两层意思。在"快乐地学习"中,快乐是学习的工具,即"乐学",与"厌学"相反,与"苦学"相邻;在"学习(的)快乐"中,快乐是学习追求的目的,即指学生学习需要满足、学习目标实现的内在体验。在我国现实的学生学习活动中,"厌学"多见,"苦学"少见,而"乐学"罕见,学生也较少地获得"学习(的)快乐"。以"厌学"为主要特征的学习不良症候群在校园上空弥漫,已是不争的事实。为了改变校园中这种学习现状,克服"厌学",扬弃"苦学",倡导"乐学",让学生获得"学习(的)快乐",意义毋容置疑。而让"要学"、"会学"成为学生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学得好",以及让学生学习活动蕴含自由精神,或将主动、超越和本体(纯粹)的精神特质融入学生学习活动中,是学生克服"厌学",扬弃"苦学",走向"乐学",进而获得"学习(的)快乐"的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