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7 毫秒
1.
学校一直有英才情结,教育与优绩主义密切相关。实践中教育优绩主义促进了学校的繁荣,但也异化了教育的本质,并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超越教育优绩主义不是抛弃或废除优绩主义,而是不能简单地把“才能加努力”作为“成功”的最佳策略,应在承认人类天赋的不完美和后天环境的不确定性基础上,通过不断改进政治和社会制度安排,以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充分且适合的教育,享有体面的工作和有尊严的生活。从实践出发,在教育公平与优绩主义之间,合理的选择只能是坚持教育公平的理想,并正视精英阶层居于统治地位的现实。教育改革的应然取向不是完全抛弃或废除优绩主义,而是要使优绩主义的运作尽可能地合乎教育公平的理想,以便在追求教育公平的理想与优绩主义的现实之间保持恰当而持久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优绩主义是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正义观念,主张在教育中以个人的智力和努力作为资源分配的原则,深刻地影响了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优绩主义主张开放教育机会,实现了教育的形式平等。以优绩为标准的分配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的合法性,体现了道德应得。优绩主义肯定了自由意志,给予了个体改变命运的希望。但在现实中,优绩主义对教育公平的承诺沦为了空头支票,并且激化了教育内耗。优绩主义给大多数人打上了“失败者”的标签,造成一种文化上的羞辱。优绩主义塑造了“公正世界信念”,一味迎合社会现实,掩盖了结构性不正义。教育要想从“优绩的暴政”中突围,必须营造宽容的文化氛围,接纳多元的价值追求。同时破除公平即正义的观念,超越教育公平的话语。最后要承认教育的限度,不能仅把教育视作利益分配的工具和阶层逆袭的杠杆,使教育回归育人初心。  相似文献   

3.
针对愈演愈烈的教育升学竞争,相关研究构成了跨国家、跨学科的讨论。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桑德尔和耶鲁大学法学教授马尔科维茨在他们各自新作中不约而同地将矛头指向教育竞争的理论根源——优绩主义。当我们教育界不假思索地基于这个概念来分析讨论中国教育竞争生态之前,有必要澄清一些容易混淆的前提。 优绩主义或优绩制(Meritocracy)是1958年英国工党社会学家迈克尔·杨在他虚构的社会幻想小说中创制的概念。针对贵族制社会根据先天命定的家庭出身、财富阶层或者种族血统来分配统治资格,优绩制社会根据一个人自己的才能、努力和业绩来配置社会地位。作者想要表达的本意是,优绩制虽然比贵族制先进,却仍不能实现彻底平等化的理想。在小说中,大众日益累积的不满还是造成了政治风险。现实中,优绩制的构想与美国二战后的政治经济形态以及高等教育扩张十分契合,可谓大行其道。 “选贤任能”对中国人来说并不新鲜,它并非20世纪小说中的乌托邦,而是在历史经验中形成的文化传统。从西周至春秋战国,“贤贤”原则便逐渐上升到与“尊尊”“亲亲”相当的地位,更不用说历朝历代以科举为代表的政教制度所巩固下来的社会心理。2016年贝淡宁出版了《贤能政治》专门阐释中国尚贤制的合理性,在国际学界强化了这个英文词与中国现实的对应关系。问题在于,虽然拥有高学历在中美两国取得社会认可与职业发展中都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国高考制度和美国的大学入学招生机制完全不同,那些针对美国教育系统而论的优绩制特性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理解中国的情况? 不论是古代科举制还是现代高考制,中国的“选贤与能”在各个时期都是由中央政权来定义的。高考命题宗旨表明,中国教育选拔制度坚持的是“为国选材”的价值导向。不宁唯是,在领导性地位的分配中“统一选拔”“德才兼备”始终是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信念。在美国,优绩制的理想图景是诸多社会团体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推举人才,由此形成一个“和而不同”的精英集团。美国教育界对何为优绩的认定是分权的,具体表现在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以及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几家主要机构的测试权。 更本质的区别在于,统一的贤能定义能够代表“整体权威”和“致公去私”的教育追求,而分权的优绩定义代表的是社会中不同局部的偏好性价值观。前者开辟的赛场是奥运竞技式的,所动员的学习努力是公开和同向的;后者营造的场域是拍卖会式的,所激发的竞争首先是目标取舍与策略规划能力,其次才是学业努力。 从贤能制与优绩制所注重的具体才能来看,选拔区分度主要落实在数理化等客观知识还是人文艺术等没有客观答案的文化素养方面,其教育立场和社会影响也会具有质的不同,这构成了一个比较分析维度。简言之,在教育竞争中,重理还是重文要区别看待。前者的选拔评价客观明确,后者却无法避免依靠文化精英做出裁量。另一方面,就学习成本投入和学以致用的价值而论,侧重不同知识和素质的优绩竞争会带来不同的社会效应。 由于政治体制、教育选拔制度、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即使大原则一致,美国的优绩制在诸多侧面与中国的贤能制旨趣不同。中国的贤能制研究恐怕不能完全建立在国外优绩主义研究的基础上。相应的改革建议、对过度竞争的调节措施更要考虑到教育动员、社会影响和政治形态的本土根基。  相似文献   

4.
优绩制为分析教育内卷的发生根源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作为优绩制的透明遴选机制,教育被视为促进社会流动、实现阶层跃迁最主要的通道。然而,随着优绩制的推广,教育的“选才”功能逐渐凌驾于“育人”价值之上,进而导致教育内卷的加剧。教育内卷的背后存在三方面的优绩制根源:一是精英阶层在教育角逐中对额外资源的占有导致竞争加剧扩散;二是优绩制的竞争逻辑所带来的系统性暴力使人们陷入西西弗斯般的奋斗“轮回”;三是优绩制的成就逻辑使优绩主体为了维护个人尊严和获得社会承认陷入自我盘剥的牢笼。成功者在“自我实现”的理想幻象中奔竞不息,失败者则不得不背负“平庸”的符号艰难跋涉。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期“规范真空”、传统“技术主义”羁绊以及现当代“效率至上主义”理念的植入使行政主体逐步游离于伦理规范。伴随我国社会转型与伦理转制的失调,行政主体“公共人”特性和伦理自觉性日益式微乏力衍生了繁多复杂的不虞效应,行政伦理呈现出失范与冲突的困境。设计和建构合乎现代治理理念的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并成功输入到现实行政系统中,是现代公共行政走出伦理失范窠臼的实践理路,也是契合行政现代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进路和期待。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的伦理特性受到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挑战的今天,强调"以善律教"是办好公共教育的重要基础。只有教育伦理规范体系自身是合理的,且其设定的内在基础为广大教育者所理解和自觉认同,教育伦理所追求的教育善才是可能和可行的。教育伦理规范的合理性含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两方面;其内在依据在于教育伦理之应然是现实社会的一种价值表达和价值期待,是教育主体间人伦关系和谐的本质要求,是丰富的教育经验积淀而成的教育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7.
评价的价值取向是评价活动中所持价值观的体现,它支配或决定着评价的具体模式和操作取向。从社会取向到“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学生本位取向的变化,反映了学生评价取向上从只追求教育的外在价值到对教育内在价值和人自身发展的关注,从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甚至否认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肯定和尊重,是学生评价上的伦理回归。  相似文献   

8.
管理主义是20 世纪70 年代后在特定背景下发展起来并产生广泛影响的政府治理理 论。管理主义的核心在于“控制”,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处于一种权力不平等的地位,其推崇管理技术。 在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评价是一种管理主义取向的学生评价,以效率为中心,强调价值中立, 过于强调科学研究范式。从伦理立场来反思,管理主义取向的学生评价忽视了教育公正、多元价值, 压抑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符合伦理的学生评价应该是公正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其旨归的。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生命价值取向问卷”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现有两所高中仫佬族学生的生命价值取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多数仫佬族高中生能正确理解生命的特征,他们的生命价值取向主流积极向上,他们对生命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高于社会价值的追求,对“现实”价值的关心高于对“未来”价值的思考.仫佬族地区高中学校需加强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教育与引导.  相似文献   

10.
儒家伦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思想体系,其积极因素主要体现在独立的人格节操、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与责任意识、天下为公的整体主义价值取向与恕道精神等。发掘其积极因素的现代价值,寻求儒家伦理的精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取向之间内在的契合点,在继承优秀道德传统时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使传统的资源现代化,这对建设社会主义伦理道德,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08年以来云南省开展的“三生教育”实践探索,使广大师生接受了现代教育理念,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新了素质教育的内容,有效整合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实施“三生教育”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应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制,加强教材、课程、学科、师资队伍、实践基地、校园文化等方面建设,从而全面推进“三生教育”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全面实施“三生教育” 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   总被引:33,自引:15,他引:18  
“三生教育”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为目标的本真事业。实施“三生教育”需要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大教育理念、终身教育理念、开放教育理念和主体教育理念的要求,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需要从体验、实践、认知、感悟、内化、外显等方面着力,从体制机制、研究和宣传、师资培训等方面强化基本保障措施,从认识上正确处理“三生教育”与素质教育、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从工作上处理好课程资源整合等关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也在拓展,语文教育的视野也更加开阔.我们不但学习语言与文学艺术,而且在语文教育中也应该注意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的修养与传播,在语文学习中学会运用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启迪我们的智慧,自主学习,关爱生命,充分发展,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撞击,因此,探索语文教育中人文内涵与途径是培养人文素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在田野调查和有关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裕固族学校教育功能进行较为深入的、整体性的社会人类学分析后发现:裕固族学校教育应该有两个基本的功能,一是传授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知识,促进社区发展,使学习者适应主流社会生活,并通过筛选和分配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二是传承本民族文化,使学习者通过文化濡化适应所在社区生活,从而维系民族认同和所在社区的存在与稳定。  相似文献   

15.
Abstract

Concerned that public schooling leads to mediocrity rather than meritocracy, many middle-class parents are seeking other options such as private schools, alternative public schools, and charter schools to develop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creative, and athletic talents. Based on a mixed method investigation of school choice among parents (N = 1,871) in the two largest cities in the Province of Albert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ogic, values, and concerns that inform parental decision-making and the impact of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s. Issues surrounding the placement of gifted students in various school op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6.
王云白 《江苏高教》2021,(1):106-109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三方面的困惑:追求私利,无法担当自我;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群体情感淡漠,公共参与缺失;生活方式西化,缺失人类关怀与世界格局。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应从人类价值的最高立意来澄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以人与社会自由发展的共同理想、平等真诚的共同话语、多元文明的共同价值、推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责任等四个方面作为主要内容,通过重申人文主义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重塑教育话语体系等三个层面作为主要路径,构建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新图景。  相似文献   

17.
EQ(Emotional Quotlent)即情绪智商,简称"情商"。IQ是人类成功的指数,但并不是最主要的,也不是唯一的,而最重要的是——EQ.EQ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要培养较高的EQ,要依靠学生主观方面的努力和学校家庭、社会客观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高水平的情商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运动是体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学校普及奥林匹克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向,即树立全面发展的观点、集体主义观念、公平竞争的理念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奥林匹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了思路,带来了生机;奥林匹克教育与素质教育目标一致,对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全民素质水平具有推动作用;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理念对培养青少年学生热爱环保,弘扬人文精神和献身科技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9.
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两个层次。社会空间概念的提出使得对于空间的认识脱离了具体层面并更为体现现代性的特点。教育空间作为社会空间,在不同的社会境脉下,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从书院到学校再到网络,教育空间在现代性的推动下不断进行着转换并以不同形式为行动者提供活动场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