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正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母语的语文学科更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与学的主要目标来进行教学活动。而在语文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不是空洞说教,也不是突兀冒出,需要寻找立德树人的支点,才能把立德树人融入语文教学中去。支点一:寻找课文文本中的"德",以德育德立德树人的"德",应该是"大德、公德、私德"之总称,与德智体美劳中"德"的含义相同,包括政治、道德、法律,即理想信念、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初中学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实践主体不仅仅是校长、班主任和各科任教师应尽的职责,也不能忽视学生家长的作用,学校和家长齐心协力抓"立德",万众一心抓"树人".校长在全校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好统领功能,班主任在班级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好引领功能,科任教师在课堂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好育人功能,家长在家庭落实立德树人中发挥好第一责任...  相似文献   

3.
十八大报告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中学教育中,"立德"是核心,"树人"是目标,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更要培养"人"。在农村县城推进"立德树人"的实践中,应将"立德树人"意识贯彻落实到中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其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方式与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工作,首先应明确立德树人要"立什么德"和"树什么人",并从师德师风、高校本身、社会大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提出了实现立德树人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立德树人为大家所熟知,成为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教育共识。立德树人不仅说明"立德"是"树人"的必要条件,而且也说明"树人"是"立德"的目的。站在教育学的角度看,立德树人表明,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树人",在于成"人"。第一,道德教育何以成"人"?道德教育何以成"人"?问的不是道德教育要成什么人,而是人为什么需要道德。  相似文献   

6.
<正>"立德树人"的思想古已有之,且在古代教育思想中占有半壁江山。"立德"出自《左传》"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也不朽"。"树人"语出《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是强国之基,是为人之本,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  相似文献   

7.
"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的根本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立德树人"理念,一是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提供风向标,二是更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即助力实现中国梦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以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路径来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立德树人"的实施,发挥"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有的魅力及其价值,进而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大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十八大则进一步明确要"立德树人",从之前的"崇德育人"到如今的"立德树人",一崇一立之间,折射出由之前的有德可依到当今的无德可据而需立德的地步。本文以伦理学为视角,从完全利己思想、合理挫折应对、过程依赖到结果依赖探讨大学生意志锻炼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是教之本,必是师之范。教师只有德行高尚,才能道行天下。本文从立德树人的意义入手,探讨立德树人在高校工作中实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校立德树人,是为全社会立德,为全社会树人。立德,首先立师德;树人,首先树人师。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高校的镇校之宝,是高校的"关键少数",也是高校德之本、学生德之源。本文就高校教师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践行职业道德修养做些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作为实现我国经济政治发展的一大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身边可接触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提升学生对于医德的感受度。在"立德树人"的视域之下,应该将"立德树人"作为培育护理人员的教育标尺,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这是一种未来能够造福于大众的教学理念。从"立德树人"的基本概述、"立德树人"的研究动态、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创新性、有效性以及实践策略六个部分,对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进一步突出"立德树人"的研究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2.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十八大从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立德树人"的目标,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根本指针。要全面把握"立德树人"的内涵、理解其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在"立德树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实施师生双向的德育养成活动。要做人,先立德,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君子不器"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育人理念与人才标准,"不器"既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方法,对当代学校的"立德树人"具有启发意义。近年来,个别学校校园暴力事件频发、攀比之风日盛,引发了不少人对学校"立德树人"效益的质疑。立"怎样的德",才能树"大写的人"?是立"德的精神",是规范"德的行为",是外控人的行为,还是内生人的素养?这些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而孔子的"君子不器",对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观念和方法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冰清 《学周刊C版》2019,(18):191-192
文章重点分析了新时代小学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当前小学教育"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实现状,并从五个层面阐述了"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渗透路径,将"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对于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立德树人"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初中英语与人文的联系更为紧密,所以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我,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作为英语教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融入"立德树人",是需要我们重点研究的问题。希望论文的研究,对促进初中英语教学融入"立德树人"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承担着新使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时做出审思与转变:一方面,要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思政教育灵魂之"心",对标立德树人,坚守育人初心;另一方面,要理解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之"新",增强网络思维,探索教育模式,在进行思政教育"创新"的同时牢牢守住"立德树人"价值引领的"初心"。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立德树人"已成为我国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立足于文化自觉的视角,从历史溯源看,"立德树人"体现了对中华文化历史地位的深刻认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寻根、继承和弘扬;从实践反思看,"立德树人"是对知识本位教育的自觉扬弃,"立德树人"重塑立德为先,修身为本的人才培养基本逻辑,是对人才培养的规律把握及其在信息时代人文价值更加彰显;从价值引领看,"立德树人"是党的教育基本方针,体现了对教育创新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是引领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王少光  刘雪寒 《教师》2020,(6):50-51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其中,"立德"是核心,"树人"是目标。唯有先立德,方能树人。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在使用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时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呢?文章依次从策略和途径两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将立德树人落实到语文教学各个环节中。  相似文献   

19.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高职院校辅导员,要担起"立德树人"的使命,率先垂范,以"德"育人;关爱学生,以"爱"感动人;提升素养,以"文"化人。为学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大国工匠精神的营造和传承,为中国智造注入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贡献自己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立德树人"教育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从教育的基本问题、本质、方法、价值的逻辑理路去把握好: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中心环节、"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这三个重要论断。必须准确理解"立德树人"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人的全面发展四个方面的关系,并确实落实好"立德树人"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