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指导学生学习小说的过程中,老师一般都会引导学生了解小说的情节,感受小说的情感,分析小说的人物。但是却往往会忽略让学生分析小说的环境描写。其实如果能深入探究小说的环境描写,则能以之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主旨,对小说的认识会更加深刻。环境描写指的是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利用环境描写作者能介绍社会背景,暗示人物心理,反衬人物形象,因此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其实是十分重  相似文献   

2.
人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学习或者活动的,为了表现人物的思想或性格,往往需要通过描写环境来烘托。那么,如何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呢?同学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的情绪。人物生存离不开具体的环境,而特定的环境总是能烘托人物伤心、悲  相似文献   

3.
<正>早在北宋年间苏轼就将"诗中画"作为论诗的一种标准。而时至今日,我们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重视诗歌内容的本位教学而对"诗中画"却常常忽略。那么,"诗中画"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诗中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在诗歌中举足轻重,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环境描写对诗歌的重要作用及赏析的方法。一、主体作用诗歌中的"诗中画"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  相似文献   

4.
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场面描写的写作教学在中学教学中涉及的较少。人教版必修一课文《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盛大的场面描写拉开了慷慨悲歌的一幕。本文结合"易水诀别"对场面描写进行拓展探究,并归纳其写作方法,以运用到日常写作中。  相似文献   

5.
正人物描写中的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进行描写。在实际生活中,由于每个人的出身、职业、地位、教育、经历、性格等的不同,必然会在人物的外形上留下不同的痕迹,因此,肖像与性格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成功的肖像描写是深刻解读人物性格的一把钥匙。它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出人物的外貌特征,而且还能够以形传神,进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体现人物的身份和生活际遇等内涵。那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中的"举三反一"就是指教学中先给学生提供多个范例,让学生反复阅读,并在老师的点拨讲解下融会贯通,然后让学生独立地有创意地进行作文的一种方法。如何有效应用这种方法呢?请看下面的外貌描写教学案例。一.案例描述师: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的容貌、衣饰、神态、姿态等进行描写。人物的外貌描写,往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  相似文献   

7.
分析人物形象是小说教学的重点,而人物形象的分析离不开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因此,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便显得至关重要,其效果的好坏往往决定着教学的成功与否。本文所介绍的“人物换位”即是引导学生分析人物与环境的有效的方法。 一、何谓“人物换位”。 所谓“人物换位”,即通过设想,把小说中的人物从作者所创造的特定环境中分离出来,置于另一个读者假设的环境中,推想人物在新的环境中的命运。我们知道,典型的艺术形象往往是特定的时代、社会的产物,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物,社会环境决定人物的思想、命运,典型的人物  相似文献   

8.
正高中语文教材收录的小说文本往往篇幅较长,内容较多,教与学的难度也就相对较大。如果每一篇小说的解读都能选准一个切入点,设计一个"主问题",教学就可以删繁就简,事半功倍。所谓"主问题"是相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短暂的应答式问题而言的,是指能从整体上引发学生对一部作品进行思考、理解、品析、探究的重要问题(提问),它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基于小说大多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教学"主问题"的设计往往就不能脱离人  相似文献   

9.
鲁迅的《祝福》作为现代小说经典,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现行人教版语文必修第三册将其作为精读课文选入第一单元中外小说单元。按照惯常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讲授方法进行课堂教学,一般都是高度重视对作品中鲁镇"祝福"的景象、"雪"的环境描写、祥林嫂三次外貌描写的鉴赏。[1]这些的确都是重要的鉴赏点,是解读作品主题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有多处“引文”,它们是文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描写刻画人物、表现文章主旨以及行文运思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师生在阅读和解读文本时,却很少顾及这些引文,  相似文献   

11.
邱勤江 《广西教育》2013,(33):54-54
文本细读强调抓住细节对文本进行深入、透彻地解读。这种解读不是没有目标和重点的探究,而应该是一种正确、深入、富有创意的细读,以引导学生领悟文本的深刻内涵。那么,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对文本细读呢?一、抓住细节描写,领悟人物形象在课文中,细节描写是指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具体描绘和生动地刻画,以突出人物的个性和特点。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课文《最后的姿势》时,  相似文献   

12.
<正>小说中,次要人物与环境描写和故事情节都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次要人物关联着小说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和主题。但是在小说类文本教学中,因为小说中次要人物的着墨不多,存在感不足,作者描写次要人物的文字零散而且不集中,导致在语文课堂上对小说人物形象的解读"聚光灯"对准了浓墨重彩、性格丰满典型的主要人  相似文献   

13.
<正>在记叙文写作中,很多同学着重于描写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却忽视了心理描写。其实,描写人物的心理,往往更能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记叙文在写作中如何运用心理描写。一、直接描写心理,揭示人物品质心理描写,一般运用第一人称,把人物想  相似文献   

14.
中学阶段,小说阅读教学主要聚焦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四大内容板块。一般步骤是先理清人物关系,然后梳理情节脉络,再者赏析环境描写,最后揭示思想主题。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按部就班的教学步骤在常年累月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类型化的小说教学模式。小说阅读教学存在着多重语境,如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认知语境、社会文化语境等,不同语境往往反映着小说的独特风格,影响着小说的教学解读,甚至可以说,对这些语境要素的把握一定程度上就决定着小说阅读教学的水平高低。  相似文献   

15.
我们评价一个人,往往会综合考察他的言谈举止,既要听他怎么说,又要看他怎么做,即如《论语》所言:"听其言而观其行。"在作文中写人也是这个道理,不仅要描写一个人的语言,还要描写他的行动。行动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现,实际上,一个人的行动往往比言辞更能真实深刻地表现他的本质。因为有的人会言不由衷,言而无信,言行不  相似文献   

16.
记叙文写作,既可以侧重写人,也可以侧重写事,侧重写人的即写人记叙文。写人记叙文中,事件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其目的是为了凸显鲜明的人物形象。在具体的写人记叙文中,要引导学生从"四个特定"方面去构设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一、特定的环境营造氛围在记叙文写作中,环境描写往往能营造一定的氛围,特定的环境描写还带有特殊的含义,使得人物  相似文献   

17.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风景和社会环境中某些物体(包括建筑、设置)的描写。它是记叙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人的活动总依赖一定的环境,这些环境景物往往会影响人们的爱好、习惯和作风,甚至影响性格的形成。准确传  相似文献   

18.
《雷雨(节选)》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读常新的经典篇目,然而在日常教学中,许多老师对人物形象的解读往往流于表面,要么给人物贴阶级的标签,要么以道德的标尺将人物分为绝对的好人和坏人。本文试图通过对课文中一个难点的解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追求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来改变教学中的简单化、单一化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绝少有原生态的,大抵可以分为两种:一是直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景物描写,一是融入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情感的景物描写.前者借助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而后者,不是直接地展现作者的情感,而是借助景物,来表现作品中所刻画的人物的情感.前者一般不会给读者带来阅读障碍,这里单说后者.此种景物是作品中人物眼中之景,此种景物之“情语”也是作品中人物之情.例如,鲁迅的《社戏》,写小伙伴们划船去听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写景,就是在写人物“心情”.在阅读过程中,如何界定景物描写与人物刻画的对应关系,往往会成为阅读中的难点.下面就以小说《芦花荡》为例,试作说明.  相似文献   

20.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受到教师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的《春酒》。梳理相关的文献,可以发现对这篇散文的解读的切入口是多种多样的,在这些解读当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从共性角度来看,解读者都能够发现这篇散文是关于春节的相关描写,同时在描写的过程当中作者又有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情感。从个性的角度来看,解读者往往会从课文的不同关键词入手,然后进行相关的演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