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跟”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的语法化过程是其功能扩展的过程。"跟"经历了"名词〉伴随动词〉伴随介词〉并列连词"这样的语法化链。其语法化过程从上古时期就已经开始,在清代基本完成。在此过程中,句法位置、重新分析等都起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广泛考察各个时期语料的基础上,研究了连词"一旦"的语法化历程及语义特征。通过研究发现:连词"一旦"是由线性序列上前后出现的两个词结合为一个名词,在特定的句法环境中逐渐虚化为副词,副词"一旦"再进一步虚化为连词,但这个虚化过程并未完成,现在仍处在这个过渡阶段。副词语法化实现的基础是名词"一旦"所表示的"(将来的)某一时点"这一特殊的语义特征,而位于后一分句主语后谓语前的语法位置则是语法化完成的关键。"一旦"语法化的动因则是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3.
连词"不管"的形成是其长期语法化的结果,它先由偏正结构语法化为动词,再进一步语法化为连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不管"的语用特点,并进而指出连词"不管"与"不论"的异同。  相似文献   

4.
假设连词"即"成词于战国时期,语法化完成的标志是:位于假设复句从句的句首,且在分句主语前。从用法上看,连词"即"所领的假设分句常表示"不如意"的情况。其语法化过程经历了从动词—时间副词—假设连词的历程,从时间副词到假设连词的语法化过程则体现了从可能性认识情态到虚拟性认识情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的推论因果连词"既然"来源于副词"既然",而副词"既然"来源于偏正式的动词短语"既然"。"既然"的语法化过程就是功能的扩展过程,"既然"的语义由实到虚,形成了一个渐变的序列。本文就此,通过具体例子展示其语法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明清时期具有山东方言背景的文献材料为基础,对指示词"这""那"和"这么""那么"的用法作出共时的描述和历时的比较。发现这两对指示词都存在着语法意义的虚化现象,但虚化程度具有不对称性:"这"与"那""那么"发展出连词用法,而"这么"还没有形成这种用法;而且"这""那""那么"在语法化过程中也表现出多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性。文章从句法位置、语言环境、语义变化、语法化过程等方面对指示词的连词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可是”的语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是"经历了从偏正短语到副词到转折连词的演化过程。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和使用"可是",本文考察与分析了"可是"的语法化过程及其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8.
"跟"在现代汉语中有多种用法,能用作名词、动词、介词和连词,这应该是它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平面上同现的结果。文章尝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究"跟"的词义发展和语法化过程,并简要分析其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中的"再说"可以分为动词性短语、动词、连词、助词四类,各有其句法特点和语义表达功能。"再说"经历了长期的词汇化和语法化历程并仍处于这一进程中,词汇化和语法化程度跟分布环境及使用频率密切相关,语义经历了由行域向言域的转化,主观性增强,语义突显发生了转移。  相似文献   

10.
"及与"是汉译佛经中特有的一个双音节并列连词。它很可能是通过词法途径,并列两个同义语素——并列连词"及"、"与"形成的;也可能是由介词性的结构通过"邻词粘合"的构词手段粘合起来,再沿着"伴随介词→并列连词"的语法链发展成为并列连词,随着汉语双音化的趋势,在佛教诵经传统的语用要求下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双音节单位"与不"常附着在表示行为或性质的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正反两方面的意义,可用于陈述句或反复问句,由并列连词"与"的一个常用结构"X与不X"派生而来。在语言的经济原则、"不"的指代性、语音节奏、韵律框架作用几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经过使用者的重新分析,"与不"逐步完成了它的语法化过程,从"并列连词+表否定意义的后项"这一结构,变成了一个新的双音节单位。  相似文献   

12.
“搭”作为并列连词和伴随介词在云南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文章先对“搭”的词性作了明确的界定,继而描写“搭”的语法化过程,认为“搭”在元代出现语法化的趋势,到了明朝,真正开始语法化并完成了语法化过程,“搭”的伴随介词和并列连词的功能是由“搭”的“联结;连带”义基本上同时派生出来的,连动式这一句法结构是促使其语法化的句法环境,并使重新分析具备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共时和历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义素分析法对连词“所以”的语法化过程及其条件作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得出结论:连词“所以”是由表工具的所字结构“所以”经历了从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样一个漫长的语法化过程后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语法因素和认知因素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连词“虽然”词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在最初时是让步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线序组合,功能上相当于小句,后来逐渐词汇化为表让步类转折意义的双音节连词",虽然"的连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本文试图说明连词"虽然"的词汇化萌芽于汉代,并探讨其形成过程、原因及其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联词语中以连词居多。本文从语法化的角度,具体探讨了十多个因语法重新分析凝结而成的连词。这类连词可分为并列式、附加式、压缩式三种。  相似文献   

16.
"当"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助动词—副词—连词"的发展路径和演变模式。在其语法化过程中,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均起着重要作用。就情态范畴而言,"当"是沿着"动力--道义--认识"的路线发展的,从语义机制来看,"当"从动词到助动词是隐喻在发挥作用,而从动力情态到道义情态、从道义情态到认识情态都是转喻在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类型学视角介绍英语句法成分的两两组合与结构递归以及句法形式的趋简表现。在句法形式的趋简表现方面描写和分析了一系列语法化现象,包括介词省略、介词短语语法化为连词、副词语法化为连词、结构语法化为构式、动词组语法化,并简要介绍了部分常规句法省略现象。  相似文献   

18.
"缘"是中古时期新兴的一个表因连词,它的语法化经历了一个由表"凭借、依据"义的动词到工具介词再到表因连词的过程。这个语法化之所以能够完成,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而且这种演变完全是在汉语内部完成的,与语言接触无关。  相似文献   

19.
"如同"的语法化经过了"如……同"→"如同"的发展过程,句法结构和语义的改变是"如同"语法化的主要因素,如同语法化的过程还是一个主观化的过程。此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双音化趋势、语言省力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20.
“自然”本为短语结构,东汉时期词汇化为形容词以后,开始了语法化过程。六朝时虚化为状态副词,清朝时发展出语气副词用法,现代汉语阶段演变为连词。语法化的动因主要是语法位置,机制主要是语用推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